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我国助学贷款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于有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上学难、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但主体缺失、制度缺损、信用缺失等问题已成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严重的障碍,建立高效率的银政合作机制,以弥补监督机制的缺失、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信用建设体系发展等,有助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司晓悦  王超敏 《理论界》2007,(1):238-238
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全面推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优势,并具体提出通过制定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规范贷款的发放手续、建立有效的担保机制、采取合理方式偿还贷款、加强贷款的监督管理力度等方式可以保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3.
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的缺陷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贷款性质、学生就业难、收入低、贷后管理难度大、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决定了其高风险性,需要完善风险控制制度来化解。但现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违约预防制度不健全、风险补偿制度有缺陷。应从以下两大方面予以完善:健全违约预防制度,包括建立严格的风险防范环节、建立国家助学贷款资信查询系统、个人资信征询系统、失信惩戒制度;科学构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包括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国家担保制度、私人担保制度、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作为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是我国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体现教育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与国家助学贷款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但在当前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困难和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保证新贷款政策持续发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模式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渠道,自1999年启动以来,一直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强力推进的政策措施.近年来,我国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不同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国家助学贷款基干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和基本要求具有三种模式.一是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模式,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三是政府担保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其优势,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各自不同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从1999年开办至今已六年时间。在六年中,国家各级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地对助学贷 款管理办法进行完善,推动了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各种资料显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全国有200多万大学 生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支持。但从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开展情况来看,并不尽如人意。 2004年8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级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确保高校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并  相似文献   

7.
制度分析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但由于认识的偏差,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实践与理论形成了强大的反差,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加强制度建设无疑有助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开发家庭及生源地贷款制度、完善学生减免还款制度、强化银行责任制度及建立国家担保制度,可以促使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美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存在重点内容、评级制度、贷款程序、审贷要求、人员素质、信用环境、贷后管理、电子化程度等八大区别。美国银行信贷管理对企业的影响:融资成本低、违约成本高;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对企业的影响:融资成本高、违约成本低。改善中国银企关系并实现双赢,要建立以企业现金流为核心的信贷审查机制;真正做到审贷分离;建立针对企业财务的评估模型;提高现有信贷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贷后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在推行过程中遭遇瓶颈,暴露了高校助学贷款的信用危机。文章列举了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进一步分析其形成原因,对如何防范信用缺失进行了多层次、深广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海南省县域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推行难的根本性原因,以及关于在海南省县域全面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于今年发布了《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按照该意见,学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既可以到家庭所在地的金融机构申请担保助学贷款,也可以等到学校后再申请信用助学贷款;既可以在家庭所在地申请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又可以到学校后申请国家  相似文献   

12.
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发展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莉 《理论界》2005,(10):130-131
目前,制约我国助学贷款发展的原因有体制背景、环境因素、信用机制、诚信意识等诸多方面。其中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度差是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发展的重要障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建立健全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制度,进一步使诚信规范化,对切实抓好抓实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高校助学工作机构设立、政策宣传,档案建立、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几个方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探讨了高校助学工作内涵和助学工作的重要性,提出高校助学工作应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信用教育,“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要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失灵的契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是贫困生人力资本与银行货币资本的契约,地方高校助学贷款失灵的原因在于契约谈判成本和实施成本高、高校隐性补贴难持续、地方政府承诺难兑现,银行风险管理加强。化解困境的对策是强化政府责任、完善缔约环境,改进贷款管理,提高办学效率等。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属高风险贷款,且受社会因素及贷款学生个体因素影响,拖欠、逃避等违约行为凸显信用危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存在着违约预防制度不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存在缺陷,以及社会环境和个人不利因素的缺陷。应科学构建政府、银行、高校三方权责分明的风险防范制度体系,以期对国家助学贷款机制的改革与完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敏 《理论界》2008,(2):90-91
学校是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重要环节,在借款学生、贷款银行和政府之间发挥着联系纽带作用。然而近年来,悄然出现的“学校慎贷”现象,表明政府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权利义务安排上赋予了学校较多的义务。本文重点分析了学校法律地位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提出进一步明确学校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行政主体资格,理顺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学校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相似文献   

17.
官员责任追究制度作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中重要的制度创新,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制度化水平、责任追究范围、权力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政治文明进程,规范了官员的行为,促进了良好行政生态的生成。但官员责任追究制度也存在着制度需求与制度环境缺陷之间、制度安排与实施能力有限之间、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种种矛盾。破解这些矛盾,需要加强责任追究制度的研究,强化权力运行的责任取向,实现责任追究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风险较大,导致商业银行普遍不愿发放助学贷款。人们普遍认为银行助学贷款的制约瓶颈是大学生信用差,而事实上是由于目前助学贷款制度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利用社保基金信用体系,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能够从制度上遏制助学贷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信用观念,从属于道德范畴。表现在借款人如何认识和支配自己的借贷行为,能否如期履行偿还贷款本息的责任。贷户信用观念将直接影响银行信用社贷出资金的效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促进贷户信用观念的建立和强化,是银行信用社不可忽视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我省国家助学贷款现状,认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滞后所形成的还贷风险是制约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主要瓶颈,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信用观念、建立大学生信用体系的构想,以期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持久、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