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养生≠进补     
一提到养生,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进补.其实,养生并不等于进补,进补只是养生的一个手段.养生人人都需要,但进补则不是人人都适合. 养生对象主要分为三大类: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体弱多病者. 健康人群在饮食上不能一味"补",而应遵从适量、均衡、多样、常变的原则,同时辅以适度锻炼,保持健康体魄,方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袁艾 《家庭科技》2013,(10):36-36
秋季是进补好时节,很多人进补时会根据自身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身体状况来选择药材。而进补药物数人参、阿胶、鹿茸、冬虫夏草"四大补药"最为有效,如果搭配合适的食物同吃,进补效果更佳。人参+酒:补气虚中医认为,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两经,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3.
冬季来临,许多人都开始注意进补健身.各种补品中,阿胶就是其中倍受青睐的冬令滋补品.  相似文献   

4.
对无病者来说,补益也是必需的。无病者进补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保持旺盛精力。无病者由于有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差异,故其补益药膳的方法也不同。有的放矢地选用,才能取得最为满意的效果。 1.不同体质的进补 气虚体质 表现  相似文献   

5.
张雅 《家庭科技》2013,(12):32-32
人的体质分为“气虚、阳虚、阴虚”及“平和”4种,不同体质对进补的需求不同。中医师提醒,要先辨别体质,再选择适合的食材进补。  相似文献   

6.
正适当进补能够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不过进补有讲究,如果进补不当,会影响进补效果,有时不仅起不到滋补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损害身体健康。以药代食不可取药补不如食补,其实,许多食物是很好的滋补品,有些食物的滋补效用比药物更加好。例如,萝卜具有健胃消食、顺气宽胸的功效;山药有补脾胃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适当吃胡桃、芝麻、花生、红枣、扁豆等。而且"是药三分毒",以药补代替食补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冬季进补,开春打虎”。进补有药补、食补之分,养生家认为“药补不如食补”。我国人民创造了许多食补处方,并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确是行之有效的。下面介绍几款冬令滋补菜肴。  相似文献   

8.
每年阳历的1月5日前后是小寒节气,此时太阳黄经为285度。每年的农历立冬到立春时节,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但是进补并非只是吃大量的滋补品,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滋补通常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气血阴阳虚  相似文献   

9.
《家庭科技》2002,(1):20
我国民间素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民谚曰:“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在经历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人体脏腑的阴阳气血有所偏衰,如冬季能适时进补,既可以及时补充人体的气血津液,抵御严寒的侵袭,又可使来年少生病或不生病。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请中医师辨证,度身量体定制适合自己体质的补膏方。作为最适合冬令进补的传统剂型膏方,具有药物浓度高、体  相似文献   

10.
龙哨 《家庭科技》2010,(12):29-29
妇女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功能退化,往往出现不同程度身体不适,即所谓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肾气渐衰,冲任亏损,精血不足,脏腑失于濡养,体内失去平衡所致。中医依此提出可以按照不同证型,进行冬令进补,有利于保持和促进身心健康。具体说,以下三类证型的更年期综合征适宜于冬令进补。  相似文献   

11.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进补。可有些人进补忽略了一个大前提,就是补前先要通——身体经脉通畅了,才能补进去。而锻炼是打通经脉最好的办法。大家可以练一练传统的健身术,比如八段锦。其中有一个动作叫两手托天理三焦,可以让身体经脉通畅起来。  相似文献   

12.
冬日吃狗肉     
狗肉又称香肉,不仅细腻、鲜嫩,而且营养价值高,除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外,还含有嘌吟类、肌肽及钾、铜、氯等物质。狗肉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脂类,可产生较高的热量,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是冬季进补的理想食品,尤其适于中老年人冬令进补。  相似文献   

13.
正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很多人都会选择在冬季进补养生,那么冬季进补吃什么好呢?冬季由于持续低温,使得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的工作量增大,容易诱发高血压和心脏病。同时,干燥寒冷的气候,还使老年人容易患感冒、肺气肿和支气管炎,而这些病症都会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并可诱发心绞痛。中医素有"虚则补之""寒则温之"之说,对于老年人来说,海参是个很好的选择。海参是名贵滋补珍品,列为"海八珍"之首,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成分,海参多糖有广谱抗肿瘤的功效,具有降低血液黏度、防止动脉粥样硬  相似文献   

14.
如今,中老年人盲目服用滋补药者很多。不少人认为中药比较安全,故用中药作滋补品的现象尤为突出。事实上,滥用滋补药而发生不良反应者屡见不鲜,医学专家们特地提醒中老年人,进补时需注意以下四点。 1.健康勿补 健康的身体并  相似文献   

15.
说到进补,很多人就想到冬虫夏草、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觉得进补是件很奢侈的事儿。其实,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药补不如食补,食补花钱少,但同样能起到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的作用。医学专家表示,药补是中医治疗虚证的方法之一,主要运用补益药物来调养机体,扶助正气,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机体阴阳平衡,使其发挥正常功能。采用药补调理身体一定要在  相似文献   

16.
正冬季寒冷,自然界生机闭藏潜伏,因此中医《摄生消息论》对冬季保健有"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的论述,提出寒冷季节饮食"三加一",即保温、御寒和防燥,附加进补。保温一般冬季进补,以温补为主,就是一方面食用药材(如桂圆、红枣),另一方面通过饮食保持体温,即增加热能供给、补充蛋白质。营养学研究发现,富含蛋白质  相似文献   

17.
陈颢 《家庭科技》2014,(1):36-36
正冬令进补,是人们防病强身、扶持虚弱的传统自我保健方法。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以滋补养阳为主。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这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包括:粳米、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谷豆类;韭菜、香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等蔬  相似文献   

18.
冬季,妇女进补宜采用进食药膳的方法,以增强体质,防病健身。 妇女进补药膳,应针对其生理和体质状况来选用补药和食物。中青年妇女有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生理特点,可选用当归、熟地、党参、大枣与乌鸡炖食,或用桂圆肉、花生米、鸡蛋、红糖炖食,也可用阿胶、核桃仁、米酒炖食,以补血养血、舒筋活  相似文献   

19.
《家庭科技》2012,(9):37
秋分节气时值9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黄经为180度。秋分时节,人们在饮食养生中应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以"阴平阳秘"为宜,反之为忌。秋分饮食进补要因人而异,防止实者更实、虚者更虚而导致阴阳失衡。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痰湿质者应忌食油腻;木火质者应忌食辛辣;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  相似文献   

20.
冬令时节,体虚的人习惯采用进补法以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然而,不少人吃了补药,就出现口舌生疮、失眠、胃脘疼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此症状属“虚不受补”,多因体质虚弱,不能承受峻补之品,进补后先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影响吸收机能,致机体营养不良,气虚血弱;气虚血弱反过来又影响消化吸收机能,于是吃了补药补品就引起不良反应。 其实,虚不受补症状是可以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