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口状况是最基本的国情之一。人口既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又是服务对象。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健康及人均水平等事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地区安定。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都把人口数量、素质、构成情况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对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来说也如此。了解海南州人口现状及特点,对认识州情、制定全州规划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一定的人口结构受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经济、文化政治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制约。人口的自然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人口的年龄结构属于人口的自然结构,是分析社会人口问题的重点,研究社会力量的互动关系基础。对劳动力的研究、人口变动趋势、进行人口预测意义深远。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在这样少数民族集住区研究人口年龄结构,了解少数民族人口变动趋势更有实际意义。本文以新疆人口为主研究新疆人口的年龄结构与特征。  相似文献   

3.
孙霖 《四川省情》2003,(8):13-16
三、未来20年,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任重道远 未来20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得的机遇期,也是我省人口有序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从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5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也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人口增长起伏波动、社会伦理和若干社会运行机制需要调整重建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想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三个方面摆到重要位置,做到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我国作为一个正处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所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更大,实现经济建设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因此,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  相似文献   

5.
最优人口数量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影响最优人口数量的因素,除了自然资源以外,最主要的是社会因素。由于因素的复杂,对最优人口数量只能采取估算的方法。本文根据我国的主要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水平及人口历史资料,估算出我国最优人口数量在4亿左右  相似文献   

6.
所谓人口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不因人口问题而受损害,能够避免或化解人口方面可能出现的局部性或全局性危机.其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以及人口迁移等因素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发展要求相协调,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人口安全是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人口安全不是指某个生命个体而言,是一个集合概念.本文将对浙江省的人口安全状况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分析人口发展变化的历程对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具有深刻意义。一、建国以来,人口发展六阶段 国以来,许昌人口总量由1949年末的213.69万人增加到2008年末的456.41万人,这期间许昌人口数量的增长大致形成了“三起三落”的六阶段,影响人口发展的因素中主要的是社会经济条件和计划生育政策两因素。  相似文献   

8.
地级以上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社会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全省城市人口增加快,尤其是暂住人口上升突出。2004年,18个市年末户籍人口总计7994.76万人,比上年仅增加0.7%;其中,非农业人口达1823.65万人,比上年增加7.1%;暂住人口155.76万人,比上年增加23.8%。同期18个市辖区暂住人口数量比2003年增加38.7%。全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市辖区城镇化率上升快。城市化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国际上,城市化发展通常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低于30%的低速增长阶段、30%—60%之间的高速增长阶段和高于60%的成熟…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以来,随着国家计生政策的深入贯彻实施,邢台市在控制人口数量、降低出生率与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伴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却持续升高,已成为邢台市人口结构变化最突出的问题.性别比长期居高不下,违反男女平衡的自然法则,将导致一系列严重的人口、家庭和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人口、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和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大致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大于70%,已步入后城市化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起步晚,  相似文献   

11.
孙霖 《四川省情》2002,(3):8-11
中共中央8号文件明确指出,“稳定低生育水平是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人口过多仍是四川省首要的问题,“十五”期间,四川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预计年均自然增长50万人以上。另外,人口素质不高,劳动就业压力大,人口老龄化加速,出生性别比偏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依然尖锐等问题更加复杂化、多样化,使得解决问题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纵看横比,摸清家底,多角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艳 《浙江统计》2008,(12):19-21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关于城市化的确切概念和内涵,我们认为城市化是一种综合的发展过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①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化和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②城市化是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和第一产业劳动力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⑧城市化是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传播与渗透的过程;④城市化是农村生活行为方式、物质文化逐渐向集约高效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   城市化是指某区域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熊倩 《统计教育》2009,(6):45-49
根据文献资料法,以第28和29届夏季奥运会获得奖牌的国家或地区作为样本,本文研究了国家经济实力、人口数量、体育实力、政治稳定因素、社会发展程度、国家体制和东道主效应等七个因素对获得奥运奖牌数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稳定因素及体育实力对奥运成绩有显著正向影响,东道主效应和社会主义制度将促进国家在奥运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人口因素、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人口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等人口内涵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广东省四大区域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珠三角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活力强,协调度高,东翼、西翼和山区发展弱,协调度低,并且广东省人口与经济的发展都有向珠三角地区集聚的趋势。因而,统筹四大区域的人口合理再布局及产业合理转移,是促进四大区域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主要数据已公布。人口普查资料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重大国情、省情,人口的现状是过去人口与社会经济互动的结果,现阶段人口的变动又会对未来的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本文将从不同的视角,以贵州和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主要数据为主,结合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十多年来贵州人口变动的几个主要特征和问题,以及未来人口变动趋势对社会经济各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图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人口问题进一步的关注。在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时期,了解并能动把握人口现状和未来变动及影响,对搞好贵州的大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的基本态势是:数量多,基数大,增长快,人口总体素质低。人均资源短缺与劳动力素质低下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有关统计,1998年末,中国人口总计12.48亿。当前我国的生育率已经降低到了更替水平,但是由于人口惯性,每年仍以1300多万的平均增长量增长。尽管执行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人口学家预测,人口增长仍会持续到下世纪中叶前后,届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6亿左右。人口数量膨胀会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的减少,人口压迫生产力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的推进和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8.
人口问题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首先取决和依赖于人的自身发展,最终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市人口数量、质量及结构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主要根据“五普”和“六普”人口普查机器汇总资料,对黑河市(以下简称我市)人口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同时对我市人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科学地制定人口发展政策,统筹人口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苏远琳  邱楚 《四川省情》2002,(12):16-18
人口与经济问题是人类社会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劳动、就业、人口投资和经济技术投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均有深刻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的许多方面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四川省是中国的西部大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5.09%,居全国第5位;人口8600多万,居全国第三。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占西  相似文献   

20.
有资料显示,从2000年开始,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已开始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这将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第一,采取适宜的人口政策,加强人口再生产的计划性,既要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又防止人口过分老化。人口老化是受人口发展规律制约的,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提高人口出生率,增加婴儿比例的办法,缓和人口老化的趋势。这种办法对人口较少的经济发达国家可能是有效办法。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和人口密度都大的发展中国家,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和耕地面积都远远不如发达国家,因此在今后比较长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