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迪"字是《尚书》(据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中的常用字,今本《尚书》中凡45见,其用法颇为复杂.由于字书对"迪"字释义比较含混(如《说文》"迪,道也"之训),故占人往往随文训释,如孔传释"迪",或释为天道的"道",或增字释为"蹈道",甚或释为言道的"道",因此疑义甚多.清王引之经梳理后提出新说,认为"迪"字有可释为语词之"用"、发语词及句中语助者.[1]王氏见解有其独到处,但亦有疏失,本文即针对部分尚存疑义的"迪"字,结合出土文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吕惠卿(公元1023年-1111年)字吉甫,福建晋江人.在北宋熙宁期间,宋神宗、王安石发动的变法中,他是最活跃,最有建树的人物之一.由于古代一些史学家将宋朝的中衰归咎于变法,因此变法派上层人物除王安石外都被归入奸臣之列.吕惠卿则是所谓"奸"中之"巨奸",而被唾骂千秋.现在,王安石变法已得到公正而高度的评价,然而吕惠卿的千秋功罪,曾几何人予以公正评说?自宋以后历代评论家,反对变法者自不必说,即是肯定变法者亦以王安石任用章悖、吕惠卿等所谓"小人"为非.明人章衮撰《王文公集序》说:"……所以不惜众论,而用章、吕者,亦曰取其才以济吾事尔.然岂有欲求善治而用小人,既用小人而无后悔者耶?数者,公之罪也……".后代  相似文献   

3.
管子非一时之书亦不出于一人之手太史公云予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曰详哉其言之也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是汉初已家有其书太史公所读牧民山高等篇必管子之本书也刘向叙录云九府书民间无有山高亦名形势凡管子书务富国安民道约言要可以晓合经义据此则汉初世多有之之管子至西汉末已多散失刘向称其道约言要可以晓合经义则向所校录者必皆纯正无疵可  相似文献   

4.
郝敬(1558-1639),字仲兴,号楚望,今湖北京山人,世称"郝京山先生",乃晚明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思想家.其学术思想可概括为:依循圣人之道而倡实事、实践.郝敬以气与理原本无二亦无先后为基本观点,认为"性善又岂有二","离才情无复有性",主张天理与人欲、心与身的相互依存、统一.  相似文献   

5.
鲍桂星(1764~1826)的<唐诗品>因以"二十四诗品"选诗,颇受注目.但此书甚为罕觏,而书名又易滋疑窦,故多有以之为诗文评者.<清诗话考>(中华书局2007年版)将其收入"待访书目",解题云"此书各家目录皆有著录,然竟不知其书藏于何所,疑已亡佚不传",态度极为审慎.<新订清人诗学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则仅注明卷数、作者及版本形态(钞本),与其他条目附有详细解题之体例不侔,似亦未见原书.  相似文献   

6.
赵完璧,字全卿,号云壑,晚号海壑,胶州人,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有诗文集<海壑吟稿>,被清人收入<四库全书>.王三锡在<海壑吟稿>序言中述其因抗忤权奸锦衣卫都督陆炳获罪,于狱中与杨继盛唱和一事,推重其志节;<胶州志>谓其"执法不避权贵";四库馆臣亦称其"可谓志节之士",惜其"徒以名位未高,史不立传,遂几于湮没不彰,仅赖此集之存,犹得略见其始末,亦足见正真之气,有不得而销蚀者矣",并揄扬其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绝无叫嚣怒张之态,亦与有明末造矫激取名者有殊."评价颇高.  相似文献   

7.
荀子"隆礼重法"观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体上说,荀子乃至整个先秦儒家的国家管理思想、政治哲学理念,都可以概言为"礼治"或"礼义之治".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般也多取<荀子>中的"隆礼重法"四字以名之,这似亦未不可;然而,倘若将其释为既"隆礼"又"重法",礼法并提,德法并举,进而又如时下所风行的,认为荀子既重"德治"又重"法治",则未免失其本义.但此说至今却相沿不改,几成定论,本文是以为辨.  相似文献   

8.
李纪祥 《文史哲》2008,10(2):65-90
"史"字在先秦时期本指"史官",并无称"书"之义;"史"之称"书",合称"吏书",也有其复杂之变迁过程.<太史公书>本非"史书",亦无今日<史记>之名."史记"一词在先秦时期原指"吏官之记",后始成为<太史公书>之专称.而<太史公书>转为<史记>专名化之过程,实亦即<太史公书>在属性认知上逐渐史书化之过程.司马迁之<太史公书>亦由私人家言的"子书"而逐渐演变为所谓"史书",并被称之为"史记"与<史记>.  相似文献   

9.
船山认为,历史的意义在于"垂于来今以作则者也"(<读通鉴论>卷二十),因而研究历史的目的就应当是"述往以为来者师也"(<读通鉴论>卷六),把历史作为镜子,"以为力行求治之资"(<读通鉴论>卷未).如他曾说过:"读史者鉴之,可以知冶,可以治德,可以知学矣."(<读通鉴论>卷二十)因而,研究历史的态度应当十分严肃,"求安于心,起顺于理,求适于用"(<读通鉴论>卷末);而研究历史的方法,也必须实事求是,力戒虚夸,对历史人物的功罪是非的评断,不能仅着眼于"一时之利害",而应当"通古今而计之",(<读通鉴论>卷三)力求写出"天下之公史"(<春秋家说>卷三).因此,船山秉持"推其所以然之由,辩其不尽然之实","因时度势察心穷效","宁为无定之言,不敢执一以贼道"等鉴史的方法,对历史"引而伸之"、"浚而求之"、"博而证之"、"协而一之",从而"心得而可以资人之通,是以有论"(<读通鉴论>卷末).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王夫之把他的一多“调合”“二重化”的方法论运用于其哲学体系的所有领域,而以人性论体现得最为鲜明。王夫之认为,人之生化,是“气以成形”(《尚书引义》卷三),“天之神笃于生而为性。”(《张子正蒙注》)卷二)人作为自然界的生命体与作为社会性的性命,有同有异,同异相即不离,王夫之说:“夫在天则同,而在命则异,故曰‘理一分殊’。……其同者,知觉运动之生,而异以性;其同者,细缊化醇之气,而异以理。乃生成性,而性亦主生,则性不同而生亦异;理别气,而气必有理,则理既殊而气亦不同。”(《读四书大全说》卷十) 王夫之以为,人有先验(“继善”)之性,亦有后天“日新”(“成性”)之性,它们共存于一体之内。他说:“初生之顷,非无所命也。何以知其有所命?无所命,则仁义礼智无其根也。少而壮,壮而老,亦非无所命也。何以知其有所命?不更有所命,则年逝而性亦  相似文献   

11.
"死所"这个概念,不仅指人死时的空间处所,也包括人死时的时间选择,更涵括赴死的原则与精神信仰在内.李贽所追求的"死所",关键在凸显自我主体的意志,即便生死大事,亦要自我来掌控.李贽的生死现主要是"无生死"之佛说:而李贽自杀的根本原因则是求"烈烈之名".  相似文献   

12.
读史纠缪     
昔孔子之修春秋也所见異辞所闻異辞所传闻異辞其辞既異则其实事亦乖鸟从而定其是非也惟孔子大圣窃取其义而加以制作之精心此为端门受命之特权非后世诸儒所能妄擬故麟经万字彪煌千古游夏莫能赞一辞。然而孔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道乖炎汉去对未远何休已有背经任意反传违泪之叹甚矣传信之难也若夫诸史则三长未备百缪业生欲订其讹罄竹难纪然无关伦纪则亦不妨等诸郢书燕说听其存亡若事属诬圣则有不能不辩者予岂好辩予不得已蓋具崇圣卫道之苦心而实有莫扪朕舌者矣龙门所传古称良史檀弓所记。  相似文献   

13.
甲骨文的北方风名之字当释为"卷",读为"寒".<花东>卜辞的从"(采廾)"从"豕"之字当释为"豢",是指圈养起来的猪;从"(采廾)"从"兕"之字,亦当读为"豢",是指圈养起来的兕.甲骨刻辞中作为人名、地名或族名的"(采廾)",当即<说文>的"(阝卷)",地在山西安邑境内,今山西夏县一带.作动词的"(采廾)"字,可读为"遮阑"之"阑".  相似文献   

14.
《四库提要》语言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图书目录。《提要》作者在凡例中开宗明义,宣布他们的编录标准:“今诏求古籍,特创新规,一一辨厥妍媸,严为去取。其上者悉登编录,罔致遗珠;其次者亦长短兼胪,见瑕瑜之不掩。其有言非立训,义或违经,则附载其名,兼匡厥谬。至于寻常著述,未越群流,虽咎誉之成无,要流传之已久,准诸家著录之例,亦并存其目,以备考核。等差有辨,旌别兼施。”他们就是根据这些标准,把我国历代的著作分类分等地加以编录的。提要第四十卷是小学类一——训诂书目,四十一卷是小学类二——字书书目,四十二卷是小学类三——韵书书目,四十三卷为训诂、字书存目,四十四卷是韵书存目。我们从这些目录中可以窥见这  相似文献   

15.
<论语>所记孔子的弟子多称"子某",如子夏、子张、子有等.这在<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中也有充分体现.这一章提到76个人名,其中,名、字齐全者74人.  相似文献   

16.
释“崦”     
崦,有的字书只注明读阴平声,音烟(yān)。意义是“日没处的山名‘崦嵫’”,作为地名特有名词,并不单用。有些比较详细的字书、辞书才注明这字有两种读音,除上举的阴平声外,还读上声,音眼(yǎn)。意义则注明“义同”二字,仍指“崦嵫”,这就发生了问题。在唐、宋人的诗中也碰到过这个“崦”字,虽然不太常见,但还是客观存在的。在诗中多是单用。不与“嵫”字相连,均读上声,意义并不指“崦嵫”山名,而是泛指山中的某一地形而言,系作为一般名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1893-1988)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关于其人其学,人们的评价莫衷一是,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其人,有人赞扬他有"知识分子的风骨",也有人讽刺他是一个过时的道德理想主义者.对于其学,有人说他是"归宗佛学",而更多的人则认为他是"新儒家的重镇".当然,详尽地评价其人其学并非本文的意图所在.本文的主旨在于,对梁漱溟先生追寻真孔子的努力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8.
关于李白的出生与籍贯,明季大学问家李卓吾尝有一段颇具波俏的奇文: 蜀人以白为蜀产,陇西人则以白为陇西产,山东人又借此以为山东产而修入《一统志》:盖自唐至今然矣。……呜呼!一个李白,生时无所容入,死而千百余年,慕而争者无时而已!余谓李白无时不是其生之时,无地不是其生之地。亦是天上星,亦是地上英。亦是巴西人,亦是陇西人,亦是山东人,亦是会稽人,亦是浔阳人,亦是夜郎人。死之处亦荣,生之处亦荣,流之处亦荣,囚之处亦荣。不游、不囚、不流、不到之处,读其书,见其人,亦荣亦荣!莫争莫争!(《焚书》卷五《李白诗题词》)作者未必料到,在他身后三四百年,这桩公  相似文献   

19.
怨的产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具有某些在先的情感;二是具有一个归因过程。在孟子看来,一个怨若是恰当的,则其在先情感必然是恰当的。而在归因方面,怨者要找到某些具有能动性的行动者,从而归怨于他。在此过程中,有德者应先"自反",若原因在于自己身上则怨己,若原因在于他人身上则怨人,若找不到一个具体的所怨者,则怨天也可能成为一个恰当的选项。同时,作为孟子非常重视的一种情感,怨与"四端"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近翻览李述来<读通鉴纲目条记>(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有藏,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342册)一书,见卷首有洪亮吉所撰叙文一篇,为<洪亮吉集>(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所不载,亦不为赵厚均先生所辑得(赵先生计辑有<苏门山人诗钞序>等16篇[首],分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2、4期,<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二辑).兹将叙文迻录于下,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李述来,字绍耔,一作少仔,江苏武进人.侨居仁和.诸生.阮元视学浙江时召为幕宾.工书及画梅.诗笔清雅,五言尤胜.卒年九十一.著作另有<蒔乡阁诗草>、<蒔乡诗草>、<陈渡草堂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