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多媒体技术及其发达的现代商业社会中,商家们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达到宣传自己商品的目的,其所用的广告手段也是五花八门,让人瞠目结舌.其中,谐音成语的使用就是一个近来极为热门的手段.广告谐音成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流行语现象,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底,谐音成语的使用,是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呢,该文就试图从社会语言功能角度探析谐音成语广告的利弊问题.  相似文献   

2.
广告谐音成语有三种研究观:(1)修辞观——认为广告谐音成语是一种临时运用成语的异乎寻常的修辞活动,达到了广告意图明确而幽默别致的修辞效果;(2)结构观——从语言结构本身即语音、语义和语法的角度去分析广告谐音成语的内部结构;(3)认知观——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完形趋向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来阐释广告谐音成语特别吸引公众眼球以及广告意图突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广告词利用谐音来更换成语中的某些成分,用这样的"新编成语"进行产品宣传.但是,商家在实施宣传策略的同时,也必须遵守语言规则和遵守语言使用的社会道德规范.广告词中的成语化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化用,它体现了美词--积极修辞的效果;一种是消极化用,它要么违背了语言本身的规律性,要么违反了社会道德规范.所以,对广告中成语化用要加以规范,做到既符合语言自身规律,又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成语广告的新内涵;全面系统地归纳了成语广告有三大类七小类表现形式;指出并简要分析了成语广告运用了九种修辞格;从修辞心理的角度分析了成语广告吸引公众眼球、凸显广告意图的深层原因;指出并剖析了谐音成语广告的修辞影响。  相似文献   

5.
广告词利用谐音来更换成语中的某些成分,用这样的“新编成语”进行产品宣传。但是,商家在实施宣传策略的同时,也必须遵守语言规则和遵守语言使用的社会道德规范。广告词中的成语化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化用,它体现了美词———积极修辞的效果;一种是消极化用,它要么违背了语言本身的规律性,要么违反了社会道德规范。所以,对广告中成语化用要加以规范,做到既符合语言自身规律,又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走在大街小巷,或者打开电视机,都能看到诸如"衣衣不舍"、"一网无前"、"随心所浴"之类的广告。利用汉字的谐音改编成语制作成广告语,成为了众多商家津津乐道的创意。针对这一现象,海南省新近出台了相关办法,规定广  相似文献   

7.
与其他语篇中使用一般词语构成双关不一样,品牌命名主要利用成语、惯用语、日常口语等熟语条件构造谐音双关,并且表里两种意义都是表达的重点.品牌名称中谐音双关的语言特点较好契合了品牌命名的语境,能有效实现指称产品类别、暗示品牌利益、引起消费者联想的品牌命名目标,并通过表达混合型广告诉求实现品牌的营销功能.  相似文献   

8.
成语文化有"成语的文化"和"文化的成语"两种内涵.前者是指"成语化了的文化"即以成语为载体的各类文化;就其外延而言,只有那些被凝练到成语中成为成语意义内容的那些文化元素,才是所谓成语文化.后者是指"成语这种文化"或"作为文化的成语",它是语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外延是与成语的外延相当的.从价值论的角度说,任何有价值的成语文化研究,必须是合乎研究目标的求真原则、研究任务的求善原则、研究成果的求美原则.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不断变迁产生新的词汇,并赋予已有词汇新的含义。"鸭梨"是如今网络上以及社会上甚为流行的词语。"鸭梨"作为"压力"的谐音词,成为人们表达心理情绪的新词。"鸭梨"一词的产生反映了语言变异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从两个角度初步分析了汉英广告语中的谐音双关的变异使用,一个角度是汉英广告语中成语习语的谐音双关变异使用,另一个角度是汉英广告语中商品名的谐音双关变异使用。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谐音双关的词汇变异度较高,能较充分地体现广告语体的语体效应,是广告商比较青睐的广告文案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