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程恩富  王中保 《领导之友》2009,(6):27-29,36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引起世界的关注,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连续30年的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年均GDP增长率达到9.6%,就经济增长的时间长度和速度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是首屈一指的。200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达到3292美元,步入了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尤其在2007年肇始的金融、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陷入衰退时,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在这一关键时期,困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总结了不同类型国家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教训,从而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借鉴,更好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居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王飞跃 《科学咨询》2003,(15):18-19
中国在1980-2000年间,GDP年均增长10%左右,是同时期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人均GNP从290美元提高到840美元,踏人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P为756-9265美元)行列,创造了世界20%的人口迅速摆脱贫困的经济发展奇迹.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制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现代化历时一个世纪有余。相对于从传统农业走向工业文明而言的现代化过程,首先是经济的有效增长和国民福利水平的迅速提高。与可参照的国家和地区比较,中国应当跨入了上中等、并接近高收入国家行列,但除港澳、台湾地区外,大陆的人均GNP只有860美元,人均国民收人尚不足700美元。按照人均GNP低收入国、下中等收人国、中等收入国、上中等收入国和高收入国划分,再考虑到中国大陆GNP指标掺水的严重情况,中国仍然没有走出低收入的陷阱(低收入785美元或者更少,下中等收入786~3125美元,上中等收主3126~9655美元,高收入9655…  相似文献   

5.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等收入国家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日本在20世纪成功地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功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本文就着重于对日本经济这段时期的研究,重点分析日本是如何解决好这段时期经济发展问题,总结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找出合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那些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4,(16):17-17
11900美元:“十三五”中国有望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4月23日,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表示,目前,我国人均GDP达到6700多美元,已经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希望通过“十三五”的努力,使我国人均GDP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接近或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2020年有望达到世界银行规定的人均GDP高于11900美元的高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1980—2000年间,GDP 年均增长10%左右,是同时期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人均 GNP 从290美元提高到840美元,踏人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 GNP 为756—9265美元)行列,创造了世界20%的人口迅速摆脱贫困的经济发展奇迹。但是,这并不是世界发展史中的最好纪录。历史曾有过“日本奇迹”。从1965年至1983年,日本人均 GNP 从876美元提高到10120美元,相比为11.6倍,翻了三番以上,其间只用了18年。即使扣除同期美元通胀因素(年均6.2%)也基本达到了翻  相似文献   

8.
企业面临的形势与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清泰 《管理世界》2004,(8):1-7,36
<正> 一、我们正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 据世界银行分类,人均GDP少于650美元为低收入国家,人均650~2555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2003年,我国已经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就总体水平而言,我们已经越过了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了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新的发展时期。从国际经验看,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对各个国家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建设成就显著,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处于中高收入水平,已经接近高收入水平。目前国际上仍有部分人质疑中国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面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不过中国具有经济结构合理、科技创新活跃、政治社会稳定、文化自信保障等条件,必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GDP增长率由2010年的10.4%下行到目前的7.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唱衰中国、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概率增大等声音又起。那么,步入新常态后,我国能否以及如何实现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跨越?对这个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符合发展规律的研判。"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依然存在"中等收入陷阱"是2006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的概念。该报告通过对二  相似文献   

11.
1995年之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提高,许多学者将其归因于快速的信息技术发展。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导出了信息技术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和对劳动生产率增长贡献的模型。然后,根据美国1991~2000年期间的数据,对信息技术投资、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明,1991~2000年期间,信息技术投资对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在1996~2000年期间对1991~1995年期间的增长差异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来自信息技术资本深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力资本增长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中间产品种数扩大型内生经济增长Romer模型中添加人力资本变量,并对产品开发成本不变和生产成本不变假定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导出了一个内生增长稳态解.解的政策含义指出了人力资本投入或教育部门的效率及资源投入在提高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中的重要作用.模型还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角度给出了最优人力资本配置比例.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some of the factors behind the trend towards growth by acquisition. It examines the financial rationale of the industrial holding companies and conglomerates, suggests reasons for success and failure and ind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applying the lessons learned in sound planning related to financial objectives and targets.  相似文献   

14.
试论品牌成长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市场态势,阐述了我国已初步告别"短缺经济"时代,进入"相对剩余经济"时代,并形成品牌竞争的格局.创建一批国际级、世界级名牌,实施正确的名牌战略,已是我国一大批企业的重大决策课题.本文提出了可供企业选择两大类品牌成长战略方案,以及在战略决策中要研究和解决正确把握品牌的经营定位、营造品牌的竞争优势等六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two-sector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with a dual labour market, based on efficiency wages. Growth is driven by intentional R&D performed in the high-tech and high-wage sector. How a change in rivalry among firms affects simultaneously growth and unemployment is examined. On the one hand, an increase of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between the product varieties of different high-tech firms reduces market power and leads to higher growth but reduces job prospects. On the other hand, if barriers to entry exist, an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rivals in the market (due to removal of entry barriers) leads to lower growth, whereas the effect on aggregate employment is ambiguous.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基于水平创新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讨了人口增长、自然资源耗竭、内生技术进步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对模型的社会最优均衡分析和竞争性市场均衡分析,分别求出了均衡解、均衡解存在性条件以及在人口增长和资源约束下经济可持续增长所需的条件,并证明了分权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均衡解往往是非帕累托最优的,进一步分析了导致市场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及其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generalize the notion of Pareto efficiency to make it applicable to environments with endogenous populations. Two efficiency concepts are proposed: ℘‐efficiency and 𝒜‐efficiency. The two concepts differ in how they treat potential agents that are not born. We show that these concept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otion of Pareto efficiency when fertility is exogenous. We prove a version of the first welfare theorem for Barro–Becker type fertility choice models and discuss how this result can be generalized. Finally, we study examples of equilibrium settings in which fertility decisions are not efficient, and we classify them into settings where inefficiencies arise inside the family and settings where they arise across families.  相似文献   

19.
在工作和生活中,一个人难免会因为阅历浅、能力弱、思想单纯而造成失误和偏差,或是在思想上产生困惑和迷茫.往往在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对其进行及时点拨和引导,从而改正失误、修正偏差,为成才立业奠定基础.作为领导者,为下级的成长提供正确的指导,是责任也是义务.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就要具备为下级指点迷津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4个方面、以19个指标为基础构造了衡量中国经济转型(即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制度变量——市场化相对指数,从该指数的数据特征和图形分析的结果看,新构建的指数较好地描绘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该市场化指数作为制度变量,运用协整理论和动态建模方法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模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了1978~2003年间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确实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也证实了资本和劳动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市场化改革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虽然将经济制度视为外生因素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丰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体现经济转型对增长的影响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