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财务监控是对资金流的监控.由于资金流管理的重要性,在供应链中进行资金流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又由于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相对独立、平等的关系,供应链中的资金流管理较为复杂,财务监控是供应链资金流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再进一步考虑,由于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应由它来担任监控主体,监控的对象是整个供应链中的资金流,监控客体是战略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2.
基于供应链金融中资金流的复杂性,提出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供应链金融资金流整合平台,针对供应链中的各类目标客户,将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流管理系统进行模块化整合研究,使资金流信息能够更大限度、更广泛地传递给各目标客户群.同时,以包商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实务操作为案例,建立供应链金融资金流整合平台进行实证研究,为各方创造价值,降低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3.
<正>跨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问题应引起企业和各供应链成员的重视。供应链是基于计算机、互联网以及许多更经济有效的信息传输技术,由通过协同合作来共同制定战略定位和提高运作效率的一些相互关联的企业组成。供应链管理则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知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ERP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思想,连接企业业务流程,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了对螫个供应链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管理.ERP成为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体的现在企业的运作模式,企业实施ERP是一场管理变革,引入ERP的企业要有变革的勇气,要在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绩效考核这.四方面作出积极的调整,以便发挥ERP的巨大威力。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是连接"供应"和"需求"的桥梁,它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了一个整体,它与生态链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供应链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群落,其成员就是不同类形的种群,供应链及其所处的环境则构成生态系统.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供应链的结构与其成员在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可能发生核心种群移动、链条断裂、供应链消亡等多种情况.供应链的生存与发展依托于供应链成员的演化和成员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比传统手工物资采购模式的不足,介绍了矿业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目标和主要功能模块,在信息系统设计中实现供应链管理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  相似文献   

7.
基于资金流服务商的供应链资金运作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的资金运作能力是决定一个企业乃至一条供应链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提出了资金流服务商这一概念并重点分析了它所具备的两种资金运作能力:资金回收期压缩能力和采购资金占用压缩能力。在一个单周期的报童模型中,研究了资金流服务商通过给制造商提供这两种资金流服务能够给供应链整体收益带来的增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二者的利益分配问题。通过进一步比较这两种资金运作能力,验证了各自对于供应链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8.
吴永红  但斌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491-494
在分析和论述e-供应链概念和核心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e-供应链的一种体系结构,分析了e一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并从采购、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及客户服务和物流配送四个环节阐述了其实施要点.最后,分析了中国雅芳公司基于e-供应链变革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因为随之崛起。我国对于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进行研究时主要是以资金流和产品信息为中心展开,而终端客户是供应链利润的来源,人们却忽略了对终端客户的研究。目前关于供应链金融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因此在对其进行研究时往往是通过多个角度来对其进行研究。不同企业之间围绕供应链进行竞争,最终取得利润配比。实质上银行或是其它的金融机构对供应链中的各个部分的融资活动一直都在进行。本文将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阐述了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的类型管理和融资,实现了线上交易担保和上级扩展。  相似文献   

10.
物流金融是面向物流运营全过程,有效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组织和调节供应链运作过程中货币资金的运动,从而提高物流和供应链效率与效益的一系列经营活动。本文从物流企业延伸物流核心业务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在分析物流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物流金融业务的主要模式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包括代收货款、垫付货款、仓单质押、保兑仓、物流保理等。  相似文献   

11.
王俊霞 《决策探索》2009,(20):52-53
供应链协同是指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在向最终需求客户移动的全过程中,通过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创造出大于各环节价值简单总和的供应链整体价值,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供应链协同要求节点企业打破原有的静态合作模式,建立新的动态合作的模式,实现供应链的重新整合,以利于企业间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12.
以物流金融为研究对象,选取融通仓作为具体模式,对供应链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分别建立动力学方程组,并以数值仿真比较有无融通仓条件下供应链的总产出、库存平均水平、现金结余、周转率,结论表明融通仓的主要贡献是减轻了供应链上游厂商的资金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13.
卫楠 《经营管理者》2014,(26):32-33
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被国际性商业银行所大力发展。它依托核心企业,通过有机的整合供应链上下游的节点企业,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通过有效结合实体经济和商业资本,将现代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了连接,将完善的金融服务提供给供应链上下游,进而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互利共赢和良性合作的新局面进行开创。如果供应链上的金融产品不能被商业银行所适时的推出,则会对整个银行系统带来危机,所以有必要系统的分析供应链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供应链电子化、协同化加速,越来越多的核心企业逐步构建"产—供—销"电子商务平台,和外部的商务活动高度融合,包括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企业与物流、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协调等。而在利率市场化、息差收窄等背景下,各家银行都开始发力供应链金融这一新兴产业市场。供应链金融通过银行与物流企业双方系统的对接,将金融、物流功能无缝嵌入供应链交易过程中,实现了资金流、物流与商流的有效集成,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系统与物流监管系统正式进入实时数据交互时代。文章分析了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发展中的问题,结合我国现状分析这一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是一条关系到纵向很多企业的产品流和资金流,其中存在着很多可以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的方法。供应商管理库存就是一种实用性非常广而且有效的方式,本文利用动态博弈论知识,理性地分析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VMI谈判中的过程的得益情况,站在订货商的角度分析利益最大化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随着生产专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供应链金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利用供应链中的金融工具降低融资风险,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开拓新型融资渠道,最终达到逐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价值链理论下的财务问题逐步细化为以物流为载体的资金流问题。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财务供应链与物流供应链同时发生,并分别表现为资金流与物流。当前,价值链理论日益完善,价值链管理思想更加为企业财务管理所用,为了更好地优化整合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企业财务管理应愈加重视价值链的发展和运用,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谢企华 《管理学报》2004,1(3):249-254
战略供应链作为一种基于"竞合"理念、强调分工合作的准市场组织,有别于市场交易型的传统供应链及内部交易型的一体化供应链,追求企业间的战略协同,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纵向整合,具有协同、快速、差异化的功能特征,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通过对市场竞争机制下的战略供应链的形成机理、内涵及特点的分析,对照中国产业特别是钢铁供应链组织现状,探讨企业通过构建战略供应链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必要性以及基于战略层面上的相关策略.强调指出,我国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树立竞合理念,加快系统创新,构建战略供应链,谋求长远的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管理     
所谓供应链即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通常,供应链设计以产品为中心。在构建基于产品的供应链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确认市场需求、产品类型及特征、市场竞争者等各因素分析企业内部供需管理现状,寻找企业可能影响供应链设计的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李鑫  于辉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12):43-54
产品与服务融合缓解了"供需错位"矛盾,使得产品服务供应链探索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供需结构性匹配的重要路径。本文刻画产品服务视角下供应链组织结构的本质特征,构建产品服务供应链合作模型,探讨合作机制下"帕累托改进"区间存在性,揭示合作机制对产品服务供应链效率的作用机理。核心研究发现:供应链多元化组织结构加剧收益分配冲突,并导致服务规模与供应链效率"倒挂"现象,而合作机制下"双重收益共享"合作模型能提升产品服务供应链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