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论隐喻的相似性基础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英语修辞中认为,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这是因为事物都具有相似的基本属性,以及人们对事物之间感受上的相似性。由于人们认识的主观能动作用,隐喻相似性又表现出主观与客现两方面差异。隐喻现象可以看作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并且对人类的思维与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隐喻性思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对隐喻相似性的探讨有助于揭示思维、认知与语言的本质。作者拟讨论英语隐喻的相似性基础,并提出隐喻推理的三角模式,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隐喻是目前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研究话题。从本质上来说,隐喻是一种象似性程度比较低的亚象似符。它借助于自己的特征指示事物,即通过描述其他事物中的对应关系来体现事物的表象特征。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具有对应性、互动性和多模态性等认知特征。隐喻意义的理解是在人主观能动的基础上,通过本体和喻体的解释物之间的互动产生新的解释物而实现的。研究表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对隐喻的认知意义理论构建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认知社会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作为认知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其机制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简单的理解就是用一个事物去替代另一个事物。从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角度分析了网络词语中的隐喻现象,认为网民所创作的网络新词,有很大一部分具备隐喻属性,这些网络词汇都是他们的现实世界(源域)对虚拟社会(目标域)的映射。结合网络词语,探讨研究了其中的通感隐喻和经济性原则,从语义邻接和语音邻接等方面分析了网络词语的转喻现象。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它反映了人们交流时的认知思维。因此,人们在互联网这个虚拟平台上的交流中,网络流行语的隐喻属性表现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4.
论容器隐喻的功能及映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容器隐喻的属性着手,论述容器的物理特性,并且发现容器隐喻有如下功能和特点:在容器内意味着安全、得到保护;容器内部的东西往往比较重要;在容器内意味着熟知和权威;在容器内意味着受控制、束缚;在容器内意味着事件的进行等。这些功能在容器隐喻内又形成了系统。容器的属性和功能形成了一个网络,共同制约着跨域间的映射,这也决定了容器隐喻的生成性。  相似文献   

5.
认知隐喻理论的发展为科技语言中词汇隐喻的存在找到了理论依据,系统功能学派提出的语法隐喻则进一步拓宽了科技语言隐喻阐释的广度。词汇隐喻使科技语言“熟悉化”,加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或亲和”,而语法隐喻则使世界事物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描述更具技术性、理据性、客观性。文章主要探讨科技语言中语法隐喻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创造相似性是隐喻的重要特征。隐喻思维是一种认知能力,是通过已知事物去认识和感知未知事物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强化学生语言的敏捷感、训练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图形界面的隐喻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喻可以让一些晦涩难懂的概念或操作过程通俗化.隐喻在图形界面设计中是一种基本的造型观念和重要的表现手法,它主要通过图形符号来传达意义.图形界面设计构筑隐喻的基本方式是归纳与联想,通过归纳和联想来阐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形成恰如其分的隐喻解.隐喻作为认知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与人的认知过程、记忆过程和情感因素息息相关,它能使图形界面的信息交互更加通畅,它也能演化成为一套有效的设计程序与方法,用以增强图形界面的可用性.总之,隐喻是一种设计的潜力资源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其价值.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隐喻认知理论拓宽了语言文字教学的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隐喻认知理论出发,剖析隐喻认知理论的主要功用、思维属性与内在机制,进而深入探究隐喻认知理论在语言文字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语言文字一线工作人员与管理者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研究建议,在语言文字隐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强化原型意识来培养学生词汇扩展与类比能力,建构概念整合来培养学生隐喻的动态整合能力,通过意象图式来培养学生词汇的发散与结构化意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的作用开始获得重新的认识。而且在新兴起的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占据着中心的地位。认知论者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人们用来借助具体事物认知抽象事物的一种有效认知工具。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着重从认知角度对英汉空间隐喻进行对比分析,挖掘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提出一些翻译的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隐喻为基石的隐喻能力研究成为隐喻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概念化的隐喻,是语言的自然属性。隐喻在词的构成、语义转化、字词搭配及文化学习等各领域都有生动形象的体现。因此,语言的这一特点给我们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带来诸多启示。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是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把隐喻理论应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中并通过一定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和能力,既要避免在教学中直接传授学生词的隐喻意义,又要充分发挥隐喻思维隐喻联想的发散性特征,引导学生通过相似性联想对词义进行猜测,以帮其掌握目标语的隐喻方式,提高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隐喻产生的原因,认为隐喻有时也会对词义发展造成负面效应。首先,在语言发展的初期,人们受当时词汇量所限,被迫借用一事物描述另一事物,有时会把属于不同种类的事物联系起来,当作是相似的事物,在某种情况下会造成隐喻的不恰当。这种隐喻一旦约定俗成,人们往往不愿意去寻找或者使用更为贴切的喻体,从而导致语言中一些令人费解的表达方式存在。其次,由于语言、文化、地域、教育背景、年龄和行业等差异,人们在选择喻体时,如果出现选择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就有可能造成语言交流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有关隐喻认知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隐喻加工机制与一般言语理解相比是否具有独特性以及隐喻理解伴随的神经生理机制是否有其独特的模式? 对此问题的回答需要对隐喻性质进行区分。常见的熟悉隐喻可进一步区分为词源性隐喻与引发性隐喻,其中词源性隐喻的隐喻义属于词语多个词义中的一个延伸义,而引发性隐喻则是将两个分属于不同概念领域的概念进行非字面的语义联结。词源性隐喻句和引发性隐喻句的理解包含了与一般语义句理解不同的加工内容。相比一般句,词源性隐喻句特异性地激活了与语义竞争相关的左侧颞中回、颞上回以及与加工深度有关的额下回,而引发性隐喻句则在左侧额下回有更多激活。隐喻的内在加工过程和神经机制并不单一,探讨隐喻理解与一般语义理解的异同需要考虑具体的隐喻性质。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与隐喻两者之间关系密切。隐喻研究进入心理学的途径至少有以下两种方式:(1)横向和纵向考察心理学的隐喻。每一种心理学形态都有其根本的隐喻。在不同的隐喻基础上,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形态才得以建立并相互区别。此外,可以对于不同层面和水平的心理现象进行隐喻式的考察。(2)对于隐喻的心理基础的考察。隐喻一方面成为反思心理学研究本身的手段,具有方法论意义;另一方面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直接对象,作为研究客体而存在。隐喻作为一种思维的方式或过程,本身有其独特的心理基础。隐喻的心理发生以及隐喻理解的过程,都是对隐喻过程进行心理考察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古本<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回目为语料,分析了其中的转喻和隐喻.研究发现:(1)语言层面转喻用法比隐喻用法丰富;(2)转喻用法可归纳为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地点代人、特征代人或事物、典型代一般、工具代产出物、原材料代成品、结果代原因八个转喻原则;(3)隐喻用法可以概括为抽象概念是具体事物、人是动物或植物、不具有某一典型特征的事物是具有该典型特征的事物三个隐喻概念.最后笔者指出了转喻和隐喻在回目中的修辞及认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隐喻与幽默之间的关系以及说话者是如何为幽默之目的而使用隐喻的,通过对与话语中幽默创造相关的隐喻性认知过程以及对话语中幽默的研究,揭示出的隐喻的特性和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语法隐喻理论为现代隐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根据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隐喻理论,探讨了概念语法隐喻对认知理解的影响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不仅是语言内部的修辞现象 ,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思维的隐喻性孕育语言中的隐喻 ,而语言中的隐喻是认知活动的工具与结果。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 ,是不同语义域互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隐喻能力是人们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应从建构英语隐喻思维模式,积累常规隐喻词汇,加强目的语文化导入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全面增强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综合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心理隐喻的变迁与心理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心理隐喻的变迁,每一种理论、每一个流派背后都蕴涵着一个独特的心理隐喻,支撑着研究领域的共同理解。心理隐喻经历了由物到人、由被动到主动、由消极到积极、由个体到社会的历史变迁,影响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转移、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取向的更替。  相似文献   

20.
隐喻的概念本质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隐喻不仅发生在字词、句法层面,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宏观的概念结构,自上而下构成篇章隐喻。通过对美国黑人诗人Langston Hughes(兰斯顿·休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的研究发现:认知主体把基于源域的经验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投射到目标域的概念结构上,通过充分发挥松散类推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对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寻找出源域与目标域的相似点,从而快速正确地理解语篇的隐喻之意。概念隐喻能力作为人类的高级语言认知能力对语篇推理发挥着核心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