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新年伊始,对脱贫攻坚工作发出的庄严号令,温暖朴实,催人奋进,振聋发聩.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心贫困地区群众生活,去年8月,亲临青海视察工作时,要求我们"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贫困地区掉队,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条贫困村脱贫奔小康的新途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里,涵盖了扶贫的新方向和新要求。扶贫的重点和难点正是广大的贫困村,而贫困村的大学生村官则是新时期扶贫开发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向广大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村官敞开关注、关爱、关心的怀抱。一帮70多岁的老人,衣食无忧,都患有这样那样的疾病,为了给党和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接班人,用智慧的结晶和生命的余热为大学生村官们搭建向上的阶梯,为推进“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带去火热的希望,改变着一个个贫困村大学生村官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覃志敏 《中国扶贫》2017,(19):26-2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村和贫困地区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现实需要,更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提出了全面小康的主要任务。一系列民生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重要前提。住房保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民生议题。文章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解析,提出住房保障问题在实现全面小康进程中的重要分量,进而对住房保障体系的现状以及如何完善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2017年元旦,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的一句"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道尽了对贫困群众的牵挂与关心,阐明了党中央对抓好脱贫攻坚、带领各兄弟民族快步迈向全面小康的坚定信心,同时也强调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战胜贫困"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一名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在聆听了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后,我真切地体会到:贺词中饱含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执政为民宗旨的一颗不变初心;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承担实现民生发展新突破的重任担当;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6.
钟自然 《中国扶贫》2017,(11):22-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战略高度,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吴莹  金鑫 《城市观察》2021,(1):68-79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社会保障作为重要的再分配机制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和制度保证.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需求上升的现实,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完善更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和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维度.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梳理养老保障体系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分析发现在我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从温饱小康、总体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同时,养老保障体系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稳""从稳到全"三个阶段.在实现全面小康和建成世界上覆盖面最大的养老保障体系之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仍需在提升可持续性、公平性、效率性、规范性和前瞻性方面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紧奋斗。  相似文献   

9.
杨英杰 《中国扶贫》2017,(21):42-4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系列重要讲话,聚焦"精准",落脚"精准",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既具雄浑的历史高度,又有丰厚的理论深度和生动的实践维度,是指引我们取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
沈军 《中国扶贫》2016,(9):71-73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用这句通俗质朴的话语,明确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地处川滇黔结合部边远山区,是全省88个重点贫困县之一。按照“脱贫是基本要求,防止返贫是核心要求,奔小康是最终要求”的总体要求,兴文紧盯贫困人口,整合项目资金、创新扶贫模式、拓展扶贫途径,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路子。  相似文献   

11.
何雄 《中国扶贫》2017,(21):27-30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如今,决战贫困最后千日冲刺的新起点已经来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吹响了决胜全面小康的激越号角. 濮阳市是河南省"三山一滩"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所辖5个县和开发区都有贫困人口,涉及74个乡镇、349个贫困村、53298户贫困户171081人.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也为扶贫领域执纪监察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一、中央高度重视扶贫腐败监察工作 近年来,扶贫工作更是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在2015年11月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2016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切实落实"扶贫攻坚责任制",指出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要以硬措施保障硬任务.这为我国的扶贫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只有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中国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社会运行正产生深刻影响,它能在社会发展中加强经济利益的协调,促进政治和谐稳定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充分论证并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树立"四个自信",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为更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补齐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短板,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产业扶贫是为贫困地区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建设内生保障的根本举措,早在2013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发布了《关于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的意见》,提出在贫困地区加强信息服务应用、通信服务提升、基础能力培育和产业项目扶持等四大工程.新时期,以《决定》为指引,进一步落实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意见,为贫困地区谋划布局适宜产业,明确产业发展路径,成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回顾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展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向贫困宣战”的坚定决心。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没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把扶贫开发作为巩固执政基础的责任担当,作为扩大内需的有力抓手,作为增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扶贫开发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7.
"小康"是中华儿女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拼搏向上。"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社会状态,指引着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不断进取,中国共产党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具体奋斗目标加以追求,将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逐渐转变为现实。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将完成,中国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因此,总结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把握其演进脉络,能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对贫困群众深情的关怀和美好的祝福,让我们基层一线的同志备受鼓舞.身为一名在贫困山区工作的县委书记,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要带领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目标,就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和时间"赛跑",与"硬骨头"决战,始终把"让贫困群众将幸福写在笑脸上"作为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明确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并对扶贫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对教育扶贫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全新的扶贫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我国教育扶贫实践精准施策,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2月29日,黑龙江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强调,全省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宗旨所系、中央的政治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同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