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周初太伯迁居江南,开创吴国,这块土地便与“吴”字结下不解之缘。尔后,江南大地曰吴地,居民曰吴人,少年曰吴儿,美女回吴娃,水牛日吴牛,良蚕日吴蚕.丝绸曰吴绫,利刃曰吴钩,民风日吴俗,方言曰吴语,总之离不开一个“吴”字。江南称吴,肇始于周代吴国。但是吴国何以称为吴国,即吴国的得名之由,却并非人人可得而闻。下面试为考述。据《史记》记载,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古公父.有子三人:长曰太伯,次曰仲雍,少子曰季历。季历生昌。古公在父欲立季历以传昌,子是大伯、仲雍二人乃奔江南。“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①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一史载周族古公亶父之子太伯、仲雍南奔荆蛮,“自号句吴”,至其十九世孙寿梦时“称王”,始为强国。然而,“句吴”究竟因何取名,其含义是什么?史家争议颇大。有的说是地名,《史记·吴太伯世家》刘宋裴骃《集解》引宋忠语谓:“句吴,太伯始所居地名”;有的认为“吴”是国号,而“句”则为夷语之发声,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称:“句音钩,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于越也。”《左传》“宣公八年”孔颖达《正义》也说:“句吴,句或为工,夷言发声也”;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太伯传》:“古公卒,太伯、仲雍归赴丧毕,还荆蛮,国民君而事之,自号句吴。吴人或问:‘何像而为句吴?’吴太伯曰:‘吾以伯长居国,绝嗣者也。其当封者,吴仲也,故自号句吴,非其方乎。’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有余家,共立以为句吴。”如此,则  相似文献   

3.
太伯奔吴,是中国古代中原与东南地区文明交流,华夏与吴越民族相通融合的重要标志。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丰富和弘扬,对于长江下游吴文化区域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一、以让季历,至德风范孔子赞颂:“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撰《史记》,作《世家》三十篇,列《吴太伯世家》为第一,在“太史公日”时,一开头就引述孔子的这句赞语。他们如此推崇太伯,是很值得后人认真思索的。在中国历史上,一次次频繁的改朝换代,往往伴随着狼烟滚滚,刀光剑…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三、从文献记载看“昔周邑”的历史背景下面要讨论的是这个区域里争论最大的一个问题,无论是从考古资料和史料的角度上都还不好取得一致。但是,要想说清“昔周邑”的问题又不得不涉及到这个问题。这就是夨国到底是不是吴国?太伯奔吴是到了宝鸡还是到了江苏?吴太伯、仲雍奔“荆蛮”,是周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个问题不仅是西周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而且也是探讨“昔周邑”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大历史背景。《史记.周本纪》在谈及太伯奔吴时说: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  相似文献   

5.
唐代的文身风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文身,就是在人的皮肤上施以彩绘,形成固定的图迹.此事起源甚早,大抵可以追溯到夏代.《事物纪原》卷八云:”今世俗皆文身做鱼龙飞仙鬼神等像,或为花卉文字,旧云起于周太王之子,吴太伯避王季历而之句吴,断发文身以象龙子,避蛟龙之患。而《史记·越世家》言,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封于会嵇,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证此则是兹事始于帝少康之子,因知文身断发之为吴越之俗也,旧矣”。据此,则文身至迟在少康时期就已经在吴越一带出现了。  相似文献   

6.
镇江市以东丹徒及谏壁至大港沿江一带是起伏的丘陵地带。自1954年大港烟墩山宜侯灵墓出土后,这一地区就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已故考古学家郭沫若和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都考定矢簋铭记“宜”的地望即今丹徒一带。唐兰还认为宜侯矢也就是文献记载中吴太伯之四世孙周章。此论打破了传统说法,为江南吴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揭开了新篇章。通过近年来对大港母子墩、磨盘墩、背山顶、青龙山及谏壁粮山、王家山等周代铜器大墓的发掘证实,这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先秦时期的吴国文化,长期以来因文献记载不足,很少被人重视。即使有所论及,也往往将其作为越文化的一部分。近几年来,由于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发掘了大量新的资料,一些学者对吴国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开始将吴国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共同体来进行研究,提出了“吴文化”这一名称。然而问题并未解决,“吴文化”这一名称也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当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主要原因当是目前对吴国文化的起讫时间、地域分布、基本特点以及在我国古文化中的地位等问题,未得到圆满解决所造成的。既然“吴文化”已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共同体提了出来,而“吴文化”又是我国古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索,以恢复其历史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8.
由于史书记载的缺略,吴国在西周至春秋前期的这段历史,长期以来几乎是一片空白。战国时期纂定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至宣公八年(公元前601年)始出现吴国的记载。作为国别史的《国语·吴语》只记述了吴国的末代王夫差的一些史事。《史记·吴世家》自太伯立国到寿梦称王,所叙也极简略,除太伯出奔、周章受封稍有说明外,其余只是记录了世系的名字。《十二诸侯年表》中吴国的纪年是从寿梦元年(公元前585年)才开始的。东汉初年袁康、吴平编纂的《越绝书》中有《记吴地传》,赵晔撰写的《吴越春秋》中有《吴太伯传》,所记吴国早期史事也没有多少新内容,无法看清其发展的脉络。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试图根据碎见于各书的文献记载,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以及近人的研究成果,对吴国的建立、早期疆土的开拓、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沿革和文化的进步,作一些拾遗补阙、考稽钩沉的工作,以求对吴国自西周至春秋前期的这段历史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从吴文化记载看《史记》的文化综合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科 《文史哲》2002,(2):94-97
《史记》中的《吴太伯世家》等篇章,对吴国的历史文化有较详细的记载。通过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先秦西汉时期吴人尚武好勇、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等特点。吴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区文化载入史册,体现了《史记》的文化综合特点。这种综合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它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创造新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吴国前期,即吴太伯至吴王阖闾前后一段历史,可以说是“文献无征”。只有《史记·吴太伯世家》开始有一点记载,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中《吴太伯传》稍详。此外如《春秋左氏传》、《国语·吴语》以及《越绝书》等仅写吴王阖闾、夫差和越王允常、勾践间的斗争事实,而无先吴史事。 本世纪五十年代,我来到福建师范学院。偶与福建文管会秘书韩阅书同志谈福建省文物普查的情况。说到在福建华安县汰内乡汰溪仙字潭上有一段摩崖石刻,像画又像字,历来认为是仙人的笔迹,故称仙篆,地名取为仙字潭。《漳州府志》记载说此刻石韩愈曾看过,韩文公翻译说是:“诏还视文鲤鱼天公卑杀人牛壬癸神书急急。”,不知何据?也不知何意?直至1935年,广东  相似文献   

11.
文章先从考古发现上证明“太湖地区的吴文化直到春秋晚期才繁荣”这一现象入手,进而推出一系列考古学佐证,揭示宁镇地区湖熟文化与吴文化之间的传承演变关系;并结合当时地形地貌的推断、“横山”“梅里”等相关地名的记载与传说、“吴”之名称的来源,从考古、史籍以及地理学、古文字等诸多方面加以论证,得出了吴国及吴文化应是以宁镇地区为发源地,继而不断向太湖地区扩张,最终繁盛壮大于此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一)文身·黥面·漆齿 “文身”是古代百越和弥生时代倭人的共同习俗。 “文身”,即纹身,广义是指在人的身体躯干和四肢部分刻刺花纹,作为永久性装饰。狭义是指在躯干和上肢纹刺。在下肢,尤其是小腿部分纹刺花纹,在史籍中称“绣脚”、“花脚” 《墨子·公孟》记载:“越王勾践,剪发文身。”《史记·吴世家》记载:“太伯、仲雍,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汉书·地理志》记载:“其君禹后,帝少康庶子云。封于会稽,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这三条史料都是说我国江浙地带的越人有文身习俗。我国云南古代民族也有文身习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  相似文献   

13.
应上海博物馆的邀请,镇江博物馆主办的《镇江吴文化考古成果展览》自1987年元旦至20日在上博展出。结合展览,特邀请长江下游几个省的有关考古工作者20余人举行了一次为期三天的吴文化学术座谈会。镇江地区属于吴国的中心区域。解放以来,由于考古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初步揭示了吴文化的面貌,珍贵的出土文物对于研究吴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世吴王寿梦接位时,吴国为楚国属国。其后,晋国推行"联吴制楚"战略,成功瓦解了吴、楚联盟,吴始伐楚。在其时晋、楚争霸的战略态势中,晋国为巩固所获取的战略利益,紧紧地拉住吴国。为此,晋国多次主持盟会,邀请吴国参加,同时让晋国集团内的其他诸国"会吴"。吴国在这一时期,对晋国集团组织的盟会等事务,却显得冷淡与消极。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三:政治因素、军事因素、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5.
爵位为商周时期天子以下的五等禄爵,即公、侯、伯、子、男.<春秋经>中记载吴君寿梦及其后历代吴君爵位为"吴子".<史记>记载西周初年,吴五世周章受西周朝廷"封之",后世学者注为"武王追封为吴伯,故日吴太伯."<史记索隐>引<国语>则说,"吴本伯爵也".春秋后期吴国君寿梦时,晋"联吴制楚"后,吴国与中原列国通好.在吴与中原列国国君晤面的外交场合,<春秋经>记载中原列国国君爵位时,却不记吴国君爵位,且多用模糊吴爵位的"会吴"及"会""吴人"等记之.<国语>记载关国君夫差在黄池盟会与晋争霸时所说的"孤欲守吾先君之班爵,进则不敢,退则不可",表明了夫差对吴君爵位"吴子"的不满,而这一时期发生的"吴来徵百牢"事件,既反映吴国君夫差以极端形式表现对出吴君爵位排次较后的反弹,同时也表现出对中原文化及其礼制的不满.  相似文献   

16.
吴语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语是汉语的一支重要方言,流行于江苏省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上古时,该地区主要为百越的扬越及瓯越人所居。那么,为什么在后代却流行称为吴语的汉语方言?这支方言是如何形成、发展起来的?本文准备对这些问题加以回答。一先秦时“吴越语”的出现春秋时代,在江苏地区曾建立过一个强盛的诸侯国——吴国。以后,“吴”成为这一地区的代称。浙江一带建立了另一个诸侯国——越国。吴国的统治者,原是周族人。而当地的百姓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述仲雍的有关生平事迹:南方的"吴"本来叫做"虞",是太伯、仲雍所立,故仲雍又名虞仲;《论语·微子》中的"虞仲"非太伯之弟仲雍,而应该是别有其人;太伯是由于仲雍的意见,才最终下定了辞让君位的决心;太伯"端委以治"而仲雍"断发文身",体现了仲雍的聪睿和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8.
夏末商初,公刘居邠(今陕西彬县和旬邑),发展生产,势力渐大,“周道之兴自此始”。商后期,古公迁岐(今岐山周原),筑城垦田,经济、军事力量增长,戎狄被逐,小国归服。“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徐中舒先生在《殷周之际史迹之检讨》中说:太伯、仲雍奔荆蛮,“二人所至即江、汉流域;其后或因楚之兴盛,再由江汉而东徙于吴”;“太王之世,周为小国”,故“太伯、仲雍必率周人远征之师以经营南土”,“亦即太王翦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506年吴、楚柏举大战,吴师以三万余兵,大败楚师数十万之众,直入楚都郢城。楚王仓皇出奔,几至灭国。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其中著名军事家伍员(伍子胥)对吴国军事谋画与指挥的正确,应当说是重要原因之一。伍员在吴的数十年中,对吴国的政治、经济都有很大贡献,而在军事方面的贡献尤其显著。他所提出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对战争的指导,使吴国在对外战争中的形势发生  相似文献   

20.
发生于春秋末期鲁哀公十三年的黄池之会,是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然而,这次会盟,究竟吴国、晋国谁为盟主?这似乎已经成为千古公案。但此事不仅关乎黄池之会的历史真相,而且关系到对《国语·吴语》史学价值的认识,故笔者不揣鄙陋,述闻拾遗,略陈己见,以祈于《国语》研究略有裨益焉。              一 黄池之会,吴、晋孰先?其争端肇自《春秋》经传及《国语·吴语》的不同记载。 《春秋》经曰:“(哀公)十有三年、……夏,……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 《左传》曰:“夏,公会单平公、晋定公、吴夫差于黄池……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