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前,即1981年8月,全国西夏研究学术讨论会在银川召开,其时《宁夏社会科学》发行试刊号。试刊号的重点内容是登载了一组有关西夏研究的调查和论文,引起了参加会议的学者和专家的极大兴趣。他们认为:西夏建都银川近200年,对宁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宁夏应该成为西夏研究的中心,应该建立西夏研究的情报和资料网络,应该有专门刊物发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自治区领导部门和社会科学院负责人认真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并尽可能的将这些意见符诸实施,其中显著的成效就是《宁夏社会科学》的编辑方针把“西夏研究”列为重点栏目之一,自创刊号始,几乎每期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西夏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5年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后的5年间陆续出版论著、资料10余部,发表论文140余篇,内容涉及西夏社会历史的诸多方面。本文即对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作一简要介绍,并选择较有代表性的论文50余篇,分为关于西夏法典《天盛律令》的研究、社会制度和军事、经济和地理、民族起源和民族关系、语言文字、文化与宗教、考古与文献考释、学术动态等8个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3.
1982年春,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罗福颐主编,李范文释文,纪宏章拓款的《西夏官印汇考》(以下简称《汇考》)。1982年《宁夏社会科学》创刊号发表了李范文的《西夏官印考释》(以下简称《考释》)。这一书一文,集西夏官印之大成,是老中两代学者心血的结晶,受到西夏学界和治印爱好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西夏军律重典《贞观将玉镜》考胡若飞西夏军律重典《贞观将玉镜》(或译《贞观玉镜统》,以下简称《统书》)由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于1990年在慕尼黑出版,我国西夏学者始有机会看到缀附该书书末的西夏文的全部影印件。其后在《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发表了陈...  相似文献   

5.
西夏文《新修太学歌》考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新修太学歌》原藏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是黑城遗址出土文献中的一种。1986年,日本学者西田龙雄予以抄录并用日文翻译,作为论文《西夏语“月月乐诗”之研究》的一部分,发表在《京都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25卷上。这首诗赞美的是西夏仁宗乾祐二十三年(公元1192年)重建太学(国子监)的事情,其中叙述了西夏太学的形制和功用。鉴于有关西夏太学的资料史书失载,近年来的文物考古也没有这方面的发现,所以它仍不失为了解西夏太学的一份绝无仅有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6.
回回是一个人口数居我国56个民族第4位、分布范围极广、并具有优秀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自40年代初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民族研究会编写出版了《回回民族问题》一书起,回族问题研究就被视作推动回回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后,人们对研究回族问题的迫切感与使命惑,由于十年动乱的磨砺进而得到激励与升华。新中国成立后,曾涌现出以白寿彝为代表的一批回族研究学者,发表或出版过《回民起义》(白寿彝,神州国光出版社1953年)、《回回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白寿彝、丁毅民、韩道仁,民族出版社1957年)等一批重要论著,但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形成专门发表回族研究论著的固定学术苑圃。因此,当1982年秋以研究回族问题为重点之一的《宁夏社会科学》问世后,  相似文献   

7.
2012年6月1日至4日,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期刊中心、出版社的30多万种各类出版物参与展出。由宁夏社会科学院编著的《回族历史报刊文选》《西夏古国的探秘者》《宁夏社会科学》《回族研究》《西夏研究》等多种书刊暨我院作者参与编著的《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宁夏地方史话丛书》《回族研究》创刊20周年精品书系等丛书,在图博会宁夏展厅展出。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在二十多年前,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西北地区治沙规划的需要,在繁忙的教学之余,曾对内蒙占西部地区沙漠化的历史演变情况作了实地考察和研究:一九六○年六,七月间在宁夏黄河东岸的灵武、盐池两县境内(与内蒙古伊克昭盟接壤)对通称为“河东沙区”进行了考察;一九六三年进行了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历史地理考察;一九六四年又对鄂尔多斯南部的毛乌素沙漠以及毛乌素沙漠南沿的陕北榆林地区的沙漠化进行了考察。在上述考察的基础上,先后发表了《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的变迁》、《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汉代垦区》、《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从考古发现论证陕北榆林城的起源和地区开发》等科学论文。这些刚刚开始的沙漠科学考察以及以后陆续发表的科学论著,不仅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显示了历史地理学涉及到沙漠考察这一广阔领域后所具有的生命力,同时也从如何选题到如何进行考察研究,为我们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一个好的学风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西夏是一个已经灭亡的国家,西夏学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若从上世纪末西夏文字的发现算起,西夏研究还不足百年的历史;若从罗福苌、罗福成、王静如等老一辈的研究者进行有计划地研究算起,西夏研究也才有五十余年的历史。五十年中,人世沧桑,风风雨雨,研究工作若断若续。“九曲黄河,唯富一套。”按说,宁夏的西夏研究在如此富足的自然资源哺育下自当茁  相似文献   

10.
一、《夏汉字典》的编撰1972年元月.周总理视察中国历史博物馆,见到西夏文文献时问道:“现在懂西夏文的有几人?”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回答:“仅有一、二老人了。”总理当即指示:“一定要培养人学这种文字,绝不能让它失传。”根据总理指示,王局长接见宁夏文化代表团时指出:“你们宁夏是西夏的故地,一定要指定专人研究西夏文字和历史。”当得知无人愿教时,王说:“北京罗福颐先生在湖北干校.你们派人来,我们可以把他调回教你们。”之后,宁夏文教局对发掘西夏陵墓、研究西夏文史,作出了全面部署.拟派我赴京师事罗福颐先生,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由明人撰写的和明人著录的汉文西夏史籍。明人撰写的包括 :胡汝砺编写、管律重修的《嘉靖宁夏新志·拓跋夏考证》 ,祁承辑的《宋西事案》。这两部留存至今。另外明人李维桢编写的《韩范经略西夏纪》已亡佚。文中还介绍了 3部见录于明朝目录书中的西夏史籍 ,即《西夏析支录》、《西夏民隐志》和《西夏图略》。通过这些介绍 ,为学者全面了解明朝的汉文西夏史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宁夏的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开始起步,那时区内有一规模不大的研究机构——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主要做了一些资料收集工作。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真正形成了一支社会科学队伍。先后发表了不少科研成果,形成一定的规模。1979年恢复建立宁夏社会科学研究所,宁夏大学等高等院校和党校系统也形成了一支力量。这十几年来,宁夏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都发表了一些有价值有影响的成果,培养造就了一批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陈育宁、宋志斌同志的文章“社会科学事业的新篇章”(载《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对此做了全面的总结。当然也要看到,与内地比较先进发达的地区相比,宁夏的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在总体水平上还是比较落后的,突出的表现一是在国内有影响的有较高水平的成果很少;二是对社会生活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各方面都参与少、影响小。回族研究和西夏史学的研究有明显进展和贡献,但同形势发展也还不适应。总之,  相似文献   

13.
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努力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际,李范文先生编撰的《夏汉字典》出版问世了,这是宁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成果,是宁夏社会科学界乃至国际西夏学界的大事.1997年10月16日,宁夏社会科学院邀请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专家学者40余人在银川隆重举行了《夏汉字典》的首发式.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马启智、自治区人大副主任杨惠云、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郝廷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宁夏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张怀武、中共银川市委书记陈育宁等党政领导亲临会场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夏汉字典》的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因故未能派人参加这次首发式,他们专门发来了祝贺信.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3月26日,世界首部西夏学学术期刊《西夏研究》创刊首发式在西夏古都、历史文化名城银川隆重举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政协副主席安纯人,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负责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的话     
根据我现在掌握的资料,最早在标题中使用生态美学这一术语的是约瑟夫·米克(Joseph W.Meek-er)的论文《生态美学构想》,该文发表于《加拿大小说杂志》1972年第2期。大约20年后,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生态美学,并在21世纪最初的10年中发表了数量可观的学术论著。回顾国际生态美学将近40年的研究历程,笔者感到最大的遗憾是缺乏起码的中外学术交流:尽管我国学者一直重视引进和借鉴西方学术成果,却对西方生态美学缺少了解,以至于国内许多学者一直误认为生态美学是我国学者所首创;西方学  相似文献   

16.
《宁夏社会科学》自1982年11月发行创刊号以来,在为宁夏的社会科学事业的辛勤耕耘中迎来了自己10岁的生日。诞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宁夏社会科学》,截止本期,已编辑发行了54期,发表文章1000多篇,达800多万字。这篇篇章章、字字句句,是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勤奋探索的结晶,也凝聚着刊物编辑们辛勤劳动的汗水。10年来,《宁夏社会科学》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和办刊方针,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探索我国特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的各种理论问题,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特别是突出了宁夏经济社会、回族伊斯兰教、西夏文化历史以及宁夏地方史的研究,为繁荣和发展宁夏地区的社会科学事业,为宁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窳《论宗教和艺术》,是马克思1841年末至1842年初夏为《末日的宣告》第二部分所写的一篇论文.该文多次修改,三易题目,一度几乎“写成一本书,”但又被“大大压缩了”.对自己同一篇文章的不断变动,反映了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深巨变化.由于种种原因,这篇论著当时没有发表,手稿也遗失了.但由于该文不仅涉及到马克思同布鲁诺·鲍威尔和费尔巴哈的分歧,而且还直接关系到青年马克思对艺术、宗教、拜物教等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根据马克思当时的读书摘要和与阿·卢格的通信以及这期间在《莱茵报》上发表的论文,对《论宗教和艺术》一文的思想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梁启超《新民说》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烈娟 《广西社会科学》2005,(9):191-192,F0003
梁启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论家、启蒙宣传家和学者。其《新民说》从1902年到1906年首先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发表在《新民丛报》上,后来将20篇论文汇编成册,取名为《新民说》。从1937年到1979年尚无专门研究《新民说》的论文和著作,对其新民思想的评述也只是零星地散见于著述、传记之中。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梁启超研究的深入,对其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新民说》的研究。据统计,有关《新民说》的论文有50余篇,此外,在宋仁的《梁启超政治法律思想研究》,刘邦富的《梁启超哲学思想新论》,以及张灏的《梁启超与中国思…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元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元史研究有了引人瞩目的进展。我们已经有了一只相当不错的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元史研究队伍,先后成立了中国蒙古史学会(一九七九年)和中国元电研究会(一九八○年),并分别召开了几次年会,在组织推动元史研究,交流元史研究信息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尤其应当提到的是:陆续出版了一些重要的专著、论文集、若干外文史料和论著的汉译本,创办了专门研究元史(包括蒙古史和北方民族史)的刊物,发表了不少有创见有水平的研究论文。专著如《中国通史》第七册(内容主要是元代史)、《中国史稿》第五册中的元代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元史》卷,《蒙古秘史》校勘本》、《〈蒙古秘史〉词汇选择》,陈高华同志的《元大都》,高文德同志的《蒙古奴隶制研究》,等等;闻由已故韩儒林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部元朝断代史专著《元朝史》也即将出版,论文集如《蒙古史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20.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一个最大流派,先后统治中国文坛二百余年,南北影响十几省,前后作家有六百余人。桐城派自清初产生起,就毁誉繁兴,但自“五四”时新文学运动兴起,被斥为“桐城谬种”以后,除在一些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有专章进行评介外,很少专门研究和讨论。一九五七至一九六二年间,《江海学刊》、《天津日报》、《安徽历史学报》等报刊先后发表了一些关于桐城派的研究、讨论文章,大都收在安徽人民出版社六三年出版的《桐城派研究论文集》中。这以后,很少有关于“桐城派”的文章发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八○年发表了《桐城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