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天去上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妈妈问:“孩子,今天老师都教你些什么?” 儿子说:“他什么也没有教给我,反倒问我‘一加二是几?’我就教他说:‘是三’。”  相似文献   

2.
约翰从学校回到家,一家人聚在舒适的饭厅里吃饭。 “我说,约翰,你在大学里都学什么了?”父亲问。 “哦,学了很多东西呢,”儿子说,接着他列举了一些科目,“我还学了逻辑。”  相似文献   

3.
轻松一刻     
《社区》2014,(10):64-64
够意思 去朋友家做客,给六岁的孩子买了不少好吃的,孩子也够意思,在朋友两口子去厨房的时候小家伙偷偷地给我一把东西神秘地说:“这玩艺儿特好吃,爸爸都合不得给我。”我尝了一个,很腥,味挺怪。过了一会朋友出来了,我问他是什么,他一看回头冲厨房大叫:“老婆,你把我鱼食放哪了,儿子又偷吃了!”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百姓生活》2014,(5):70-70
爸爸哪里好我问两岁的儿子:“爸爸好不好?”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好。”我心里正美着呢,老婆也问儿子:“爸爸哪里好?”只见儿子看着我老婆说:“爸爸的老婆好!”玛丽太太因闯红灯上法庭。法官盯着她看,问:“玛丽太太,您以前在西区小学当老师?”“是的,你怎么知道?”法官笑了:“我曾是您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社区》2009,(26):34-35
他叫我爸爸 有一个菜鸟问我:“MM是什么意思?” 我乱答:“妈妈!”她又问:“PLMM是什么意思?”我又乱答:“婆婆妈妈!” 然后。问她怎么了?她答:“有一个人加我为好友,他问我是‘婆婆妈妈’(PLMM)吗?我说不是。他又问我是‘妈妈’(MM)吗?我又说不是。接着。他就叫我‘爸爸’(88)!”  相似文献   

6.
中国真性感     
罗西 《社区》2012,(8):51-51
我喜欢与老外交流。早年采访美国人潘威廉教授,平常他一说“谢谢”。中国人总是“纠正”他说“不用谢”.他很委屈地问我:不用“谢”,那要用什么字?问我工作如何.我谦虚地说:马马虎虎啦!他伸出大拇指夸我:厉害!我解释说。马马虎虎就是“很一般”的意思。他一脸无辜而疑惑:马马虎虎,是两匹“马”两只老“虎”,这不是很棒很棒吗?  相似文献   

7.
情感小故事     
梅莉 《社区》2013,(13):53-53
1小时候,他的偶像是爸爸。一次爸问他:“长大后想当什么?”他天真地答:“当爸爸!”逗得爸爸哈哈大笑。如今,他真当了爸爸,而父亲却永远离开了他。一天,他儿子问他:“爸,您这辈子最想当什么?”他久久抚摸着父亲的遗像,微笑着说:“当儿子!”  相似文献   

8.
《可乐》2007,(2)
阅读下列题目,做出“有趣”或“无趣”的选择。1、问:“什么东西又黑又白又红?”答:“一匹害羞的斑马。”2、一位哲学家在弥留之际,喃喃地问:“答案是什么?”他的学生听了,耸耸肩说:“问题是什么?”3、病人:“帮帮忙,医生,我害怕失去记忆力。”医生:“嗯,你这种担心有多久了?”病人:“什么担心?”  相似文献   

9.
先生下班回家,一眼瞥见的是儿子。 “你妈呢?”先生诧异地问。 “老妈出去了。”我在书房里屏住笑听儿子逗他爸。“你妈去哪儿啦?吃过饭了?什么时候回来?”先生换着鞋一迭声地问。一种特别宜人的温馨涌上我的心头,弥漫全身。  相似文献   

10.
保持联系     
佚名 《社区》2012,(35):36-36
儿子打来电话,没聊上几句.我就急着问他:“坎蒂德怎么样了?他走了吗?”儿子笑起来:“妈,你怎么这么惦记他呀?我都嫉妒了!”儿子在英国剑桥CSR公司工作。刚一上班的时候,他就告诉我说,与他对坐的是一个葡萄牙人,名叫坎蒂德。坎蒂德的工号是12号,年纪不大,尚未娶妻,却是这个公司地道的元老级人物了。公司排前20个工号的只剩了三个人,只有坎蒂德一直没有当官。不是因为他缺乏能力,而是因为他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1.
轻松一刻     
《社区》2009,(36):38-38
臭鱼 有一个人到市场上去买鱼,他随手从鱼摊上拿起一条鱼在鼻子上嗅了嗅,卖鱼的人怕他闻出自己的鱼不新鲜,就生气地说:“先生,你不买鱼没关系,还闻什么?”那人回答说:“我没闻,我是跟鱼说说话。”“你跟鱼说了些什么?”“我问鱼,海里最近有什么新闻?”“鱼怎么说?”“鱼回答我说,它不知道海里的新闻,因为它出海很长时间了!”  相似文献   

12.
夏爱华 《可乐》2011,(5):78-79
凌晨3点,我被儿子痛苦的呻吟声惊醒。走进他的房间,他说,胃疼。我问,你吃了什么?他朝窗台一指。 窗台上的一个纸杯里,装着速效伤风胶囊。你吃了多少?50粒。还剩一些,吃不了了,胃疼。他平静地说。我听了,无比震惊。  相似文献   

13.
和儿子一起听电台的辩论节目,双方唇枪舌剑,斗争激烈。我问儿子:“如果是让你上去辩论,你愿意做正方还是反方?”儿子说:“其实各有各的道理,在我们学校也有这样的辩论会。正方反方都是抽签的,抽到哪一方就得替哪一方辩论,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会说,把对方驳倒你就赢了。”  相似文献   

14.
六岁的儿子问我:“妈妈.你为什么把我爸爸的妈妈叫妈妈?你又不是我奶奶生的!” 我说:“我和爸爸是夫妻啊,就是一家人了。那爸爸的妈妈当然就是妈妈的妈妈了。”  相似文献   

15.
重视生活     
三毛 《社区》2011,(8):11-11
我认为写作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有人问我:“你可知道你在台湾是很有名的人吗?”我说不知道.因为我一直是在国外,他又问:“你在乎名吗?”我回答说,好像不痛也不痒,没有感觉。他就又问我:“你的书畅销,你幸福吗?”我说.我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福,这些都是不相干的事。又有别人问我:“写作在你的生活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吗?”我说它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分。他又问:“如果以切蛋糕的比例来看,写作占多少呢?”我说就是蛋糕上面的樱桃嘛!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月19日,正在旅游公司上班的张丽华忽然接到儿子强强打来的电话:“妈妈,你让我吃的是什么药?好难吃……”强强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没了声音。张丽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对着电话“喂!喂!”地大喊起来,只听电话里传出一个声音:“不好!你的孩子口吐白沫昏倒了,我帮你送去医院,你快点来!”  相似文献   

17.
和儿子一起听电台的辩论节目,双方唇枪舌剑,斗争激烈。我问儿子:“如果是让你上去辩论,你愿意做正方还是反方?”儿子说:“其实各有各的道理,在我们学校也有这样的辩论会。正方反方都是抽签的,抽到哪一方就得替哪一方辩论,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会说,把对方驳倒你就赢了。”  相似文献   

18.
唐生智 《金陵瞭望》2005,(14):14-15
“一天下午,蒋介石找我去,对我说:‘关于守南京的问题,要就是我留下,要就是你留下。’我说:‘你怎能留下呢?与其是你,不如是我吧!’他立即问:‘你看把握怎么样?’我说:‘我只能做到8个字:临危不乱,临难不苟’。”  相似文献   

19.
单刀赴会     
小俊 《山西老年》2011,(12):35-35
刮镜子 儿子生气地对妈妈说:“爸爸又喝醉了!”妈妈问:“你怎么知道的?”儿子说:“你去看看,他用剃须刀刮镜子已经刮了半个多钟头了。”  相似文献   

20.
晚上就寝时,我们的“床上运动”好平淡,他竟然说:“我俩的身体好像越来越没有感觉了。”此话一出,我就想哭了。真的,我就是这样子动不动就要流泪的小女人。我捏着他的手臂问:“是不是你爱上别的女人了?”他笑了:“说什么呢!我们天天在一起,我天天晚上都在你身边,我哪有机会爱上别的女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