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立平  吴贝佳 《职业》2020,(9):17-18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在增强文化传承责任意识、提升育人实效、促进现代化学校建设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学校以“六大工程”为抓手,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注入持久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刘伊  陈蕾 《现代妇女》2014,(2):44-45
网络文化安全是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凸显的新课题。鉴于我国网络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内容低俗、网络犯罪等问题,胡锦涛同志提出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为青少年营造安全的网络文化环境;以创新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等一系列思想观点,这些观点对于维护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推动我国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肖佳怡 《职业》2014,(12):21-22
本文从湖南省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入手,论述了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即使职工离退休后,也要对他们进行管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从他们的文化生活上入手,加强思想领导,深入基层,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如举办各种书法、绘画以及各种技能的比赛,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收获快乐,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同时要坚持创新精神,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一切行为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前,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发展面临着舆论环境复杂多变、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廉洁文化建设队伍缺乏专业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程度不高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努力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完善新媒体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建设队伍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融合,从而促进新媒体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如今,新媒体已逐渐成为我国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主流方式,它已经是高等教育研究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载体,高等学校教师应针对运用新媒体在研究校园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发展应用状况,重视其与传统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式的融合,进一步丰富学校艺术氛围,积极举办更多吸引师生且健康向上的艺术文化活动,健全对学校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努力形成文明积极、美好和谐的学校艺术文化气氛。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对校园艺术文化的影响,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创造新环境,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的创新,提出和完善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7.
孟光雪 《职业》2013,(18):117-119
职业院校要实现与企业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的对接和融合,除了在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方面与企业和现代城市文明对接外,还应结合专业的特点,预知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企业,探究其文化共性,有所侧重地进行不同类型的文化建设,并渗透地域文化,培养学生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奉献、诚信的价值理念和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班级文化的内涵,强调了基于积极心态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社会需求、学校发展需求、班级发展需求、学生人格塑造需求,并且从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任课老师的引导作用、选拔一支优秀且稳定的班干部、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教室环境文化建设、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五方面阐述了基于积极心态下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群众文化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各类文化活动。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群众文化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丰富人民业余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了研究探索,希望为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议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积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永红 《职业》2011,(12):102-102
近年来,各类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得轰轰烈烈,形成了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血肉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打造职业院校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力地提升了职业院校的文化品位。但近些年职业院校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对照新要求,目前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方面尚有欠缺;二是校园文化活动还需提升档次和品位;三是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四是体现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的文化活动还需拓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应当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以良好的校风与学风,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建设的核心。本文结合相关理论与教学实践,总结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及特点,分析了文化建设在规范学生言行、陶冶学生情操以及引导学生心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出应当通过从建设良好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精神氛围以及交往环境等方面,促进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进程,发挥文化建设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今年开展的“文明诚信”建设活动是在去年“解放思想、优化环境”所奠定的思想基础上进行,是一场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的“文明重铸、诚信再造”的“文化基因工程”。“文明诚信”建设活动正是顺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既是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物质小康的重要保证,也是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实现精神文化小康的有效载体。基于这样的认识,市委、市政府果断采取措施,全面启动了惠及未来、影响深远的“文明诚信”建设活动这一城市形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体育的开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传统思想牢固、体育意识淡薄、体育文化资源较为匮乏、体育文化活动较为单一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韩晓东 《职业》2012,(20):59-60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学校活动、学校秩序和学校环境的集中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有中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有与教育目标相适应的特色文化内涵,只有把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才能形成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叶晶晶 《职业》2015,(2):115-116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注定了其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学利用课堂活动以及课外文化活动的开展,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积蓄力量,进行人文教育,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以实现语文教学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王彩娣 《职业》2012,(36):24-25
教育从大的方面讲就是提高国民素质,从具体角度说就是培养在校学生的素质。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水平,一打就垮;没有坚实的文化水平,不打自垮。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学校的竞争,其本质就是文化的竞争。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文化积淀是硬道理。在目前传统的教育现状和观念中,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不容乐观。所以,技工类学校则更应注重这方面的挖掘和营造,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和亮点。  相似文献   

17.
文化艺术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能够帮助高校贯彻办学理念,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目前,部分高校领导人员尚未意识到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性,未能将其纳入学校文化建设方案,使文化艺术活动的育人价值没能得到有效利用。基于此,介绍文化艺术活动对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和作用,旨在充分挖掘文化艺术活动的育人功能,以帮助学校营造高层次的人文环境,提高大学生的艺术审美兴趣、增强艺术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班集体是高职学生学习技能、交流思想的主要场所和环境,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营造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对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结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经验,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就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在构建班级文化、加强情感交流、建设班级制度、开展班级活动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左进哲 《职业》2016,(6):40-41
技工院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一般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部分组成.本文从技工院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建设途径、具体内容三个方面,对技工院校制度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并简要阐述了制度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及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什么、怎么培养是团学工作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其中是否存在贯穿团学工作始终的主线?本文认为,这条主线就是具有特定核心理念的学生文化。文章通过构建与学校文化相一致的学生文化体系,把学生文化贯穿到团学工作的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强化管理三个方面,让团学工作在学生人文素养的成长过程中发挥出有魂、有合力、科学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