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谁能诉说远去的历史 地球从诞生之日到现在大约已有46亿年,而人类的历史不过300万年左右。达尔文对此有过形象的比喻:“如果用现在的1年代表5000万年,地球已经相当于92岁。最早的植物和动物是在地球84岁时才出现的,人类的出现不过是8小时之前的事情。而人类却在不到2小时前便开始了农业活动,如此推算,工业革命经历的时间还不到5分钟。”但仅仅在这5分钟里,人类的文明进程却大大改变了地球本来的面貌,当然也改变了地球气候系统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2.
地球除自转外,还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由于地轴是倾斜的,并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太阳光的直射点便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这样地球上就有了春、夏、秋、冬四季。四季的不同,不仅体现于气温与降水的不同,而且更直观地表现为自然景观的差异,于  相似文献   

3.
魔杖文化     
为什么海市蜃楼特别容易震撼人心?因为大自然将本来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时空中的两件事物巧妙地组合了起来。为什么魔术的变化比自然的变化更吸引人的跟球?因为它将大自然从无到有的漫长变化过程掩蔽了起来。时间赋予了生命无穷的意义,但也掩藏了世界变化的奥秘。当飞机以接近地球自转速度向着东方飞行时,我能感觉到的白天和  相似文献   

4.
房屋抗震创奇迹 2月27日,当地时间凌晨3时34分,南美洲智利中部近海岸发生了里氏8.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55公里,震中距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赛普西翁100公里,离智利首都圣地亚哥320公里.据测定,地震造成了康赛普西翁向西平移了3.04米的距离,使康塞普西翁沿岸的圣玛丽亚岛被抬高了两米.另外,它导致绵延数百公里的岩块位移数米,引起地球的质量分布发生变异,地球自转轴线因此偏移了2.7毫弧秒,使得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变短,一天的时间缩短1.26微秒,也就是百万分之1.26秒.  相似文献   

5.
《老人世界》2013,(12):60-60
2亿多年前,地球迎来了巨型恐龙的时代,体长十几米、体重数吨的恐龙随处可见。这样的情景会再次出现在地球上吗?科学家表示,如果全球变暖持续下去,蜥蜴可能进化成恐龙那样的巨型爬行动物,地球可能再次迎来“恐龙时代”。  相似文献   

6.
3月27日,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1200多个知名地标在晚间8点半至9点半.进行了熄灯1小时活动。主办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希望借由这项活动.促使各国政府加强节能减碳立法.一起关爱地球。从2007年开始的地球1小时(Earth Hour)熄灯活动,今年得到热烈响应.一到晚间8时半.澳洲地标悉尼大桥、  相似文献   

7.
乐在其中     
《伴侣(A版)》2013,(10):48-48
两个小兄弟决定在屋后挖一个深洞。他们玩得正欢时,两个大孩子停在一边看热闹。“你们在干吗呢?”其中一个问道。“我们打算挖一个洞,一直把地球挖穿!”小兄弟中有一个兴奋地搭腔。大孩子们笑起来,告诉小家伙们把地球挖穿是不可能的。沉默了好一会儿,一个小孩子拿起一个装满蜘蛛、蠕虫和各色昆虫的罐子。  相似文献   

8.
一天永远只有24小时吗?河流是活的吗?岩石会生长吗?对于我们天天生活在上面的地球,你也许认为自己已经很了解了,可是未必,有一些神奇的事实你也许不知道,或者一时想不起来,下面就是一些地球的事实问题,你试着回答一下,看看对地球知道多少。  相似文献   

9.
国外资讯     
《金色年华》2013,(10):6-6
瑞士科学家将在未来五年内发射一颗拥有灵活触须的卫星,为外层空间大扫除。据估计,目前37万件卫星火箭残骸和卫星碎片正在以时速28万公里环绕地球轨道,这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名为“清洁太空一号”的打扫卫星的任务便是用触须抓住这些残片,把它们送回地球大气层烧毁。  相似文献   

10.
一天永远只有24小时吗?河流是活的吗?岩石会生长吗? 对于我们天天生活在上面的地球,你也许认为自己已经很了解了,可是未必,有一些神奇的事实你也许不知道,或者一时想不起来,下面就是一些地球的事实问题,你试着回答一下,看看对地球知道多少.  相似文献   

11.
南极成水湖可能存在生命;地球为什么“发福”;  相似文献   

12.
地球大灾难与彗星 当地球受到彗星或小行星袭击时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计算表明,如果彗星碎片总质量为350万吨,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003克,以每秒40千米的速度和30°的入射角进入地球大气层,那就可以引起大规模的爆炸。据科学家们估计:每经过1亿年左右,就会有大批彗星天体进入太阳系的范围,其中最大的彗核直径超过10千米,撞击速度可达30千米每秒。要是有这么一颗彗星到达地球,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相似文献   

13.
星空的畅想     
宇宙的奥秘是永恒的诱惑。当我们仰望星空时,谁能抗拒头顶黑色夜空中那些深隧悠远的神秘星光的吸引呢?但是,夜空为什么是黑的?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总使它半个球面上的生灵看不到太阳吗?如果不是,那原因又是什么?一旦你领悟了夜空为什么是黑的,你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认识也就会更深、更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电磁转换原理,通过模拟地球电荷运动及磁场运动方向,试图揭开地球自转的奥秘。从而猜想磁铁和煤炭的形成原因。激发学生追求真理,探索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闫浩 《职业》2015,(10):10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一些科学研究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为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对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来说,其被大量的应用在我国的各大领域上,其中包括:环境领域、资源领域及工程领域等,本文将对于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方法、应用等发面进行研究,并针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2010年3月27日,和往常一样,习惯了在晚餐后出门散步的邻居王大爷依旧出现在小区的广场上.然而,这一天他的手里却多了一样东西:手电筒.原来,在这一天的晚上8点半到9点半,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全球熄灯活动再次启动,于是王大爷和家人关掉了电灯、电器,走出户外共同体验.  相似文献   

17.
漫话年历     
生活在大自然里的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太阳的东升和西落,月亮周而复始的圆缺变化,寒来暑往的规律性循环……随着牧业、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人们便有了测定时间的需要。通过有意识的观察实践,逐渐产生了年月日的概念,制定了历法。历法分阳历和阴历两种。阳历是以太阳年为计量单位。一个太阳年合365.2422天,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是地球自春分点绕太阳公转一周仍回到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因此太阳年又称回归年。阴历则是以月亮月为计量单位。月亮月是两次新月出现之间的时间,即29天12小时44分3秒。一年十二个月,这样阴历年就是354天6小时48分  相似文献   

18.
哥伦布的功绩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关于他的事,不管多么荒诞,人们都会相信。 例如,人们所知的哥伦布最大的贡献,就是他使人们相信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平的。1961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还在其出版前言中说:“在哥伦布证明地球是圆的之前,人们一直以为地平线就是大地的尽头,现在我们当然知道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交际》2007,(6):58-58
此奖,旨在授予那些其研究成果,不可能或不应该被承认的科学工作者花生酱对地球自转的影响编者按:在发表本论文时,我们特修正我们一贯对待合著者的政策。以前我们不录用合著者在10个以上的任何研究论文。我们的许多撰稿人指出,在某些领域,特别是高能物理学和临床医学试验,科研杂志照例发表合著者上百或百人以上的论文。  相似文献   

20.
地球在心中     
《地球运动》这一章节,是地理必修课的第一章,但是在高中地理中是个难点,是最难得一章,是学生拉开差距的一章,这一章很抽象,怎样学好这一章对于学好地理至关重要。要学好这一章我们就要把抽象的地球化为学生能够自己观察到的具体的实物图,化抽象为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