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古兰经》不仅是伊斯兰教的经典,而且是阿拉伯修辞的典范,其某些词语体现出阿拉伯语所特有的伸缩性和广泛性.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探,以求教于有关方家.一、《古兰经》中,某些正偏组合的偏次或被指示名词的省略,增加了词语的丰富内函.例如:“各在—个轨道上浮游着.”(36:40)这里被省去偏次的可以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语段胜负攸关为对象,分别从指示词语,会话含义的各项原则和言语行为三个方面来分析语段的语境,以此来研究言语表达的恰当性和理解的准确性,从而对我们的语言表达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闻标题为了吸引读者,经常会使用一些模糊词语,而这些词语的翻译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标题的翻译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以近半年来《中国日报》对其他英语报刊新闻的汉译版本为基础,研究新闻标题中模糊词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反训作为一种训释词义的手段,在许多古代典籍中都普遍存在,学习和了解反训知识,对于阅读古代书籍也是大有裨益的,本文就将着重分析一下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反训现象种类.  相似文献   

5.
曹小曙  高向鹏 《城市观察》2009,3(3):155-159
城市反文化现象是伴随着城市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作为文化现象的一个方面,本文初步探讨了城市文化与反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城市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形态;同时指出城市反文化现象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一股文化力量,其负面效应愈演愈烈,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公关上有一个常见的悖论难题:正面公关难以引起公众的兴趣,无法广泛传播(“好事不出门”);反面公关虽然能强烈吸引公众(“丑事传千里”),但又会损坏企业形象,怎么办?办法就是进行反借式公关。反借式公关是指先用蓄意制造的“丑事”来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兴趣,达到“丑事传千里”之效果;然后,再通过强有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蓬勃发展,网络词语也随之成为新兴潮流,由于青年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思维活跃等特性,网络词语使用者大部分为青年.网络词语一方面对青年的思想有着良性引导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并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一些不良网络词语对青年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将就网络词语的流行及其对当代青年思想状况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工潮”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工潮”是近年来用以表述农村人涌入城市或沿海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务工的词语。这种农村人涌入城市或改业工商却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即在中国也并不始于本世纪80年代,而是始于上个世纪中叶。本文借用“民工潮”这一词语,描述了近代历史上的类似现象及前人的不同观点、主张,认为这对今天的研究和今天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制度选择上,是可引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和满—通古斯语言的指示代词回指方式进行了比较。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汉语和满—通古斯语言表示回指的方式具有共通性,这主要表现在回指方式与人称代词的相关性上,即第三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的同形或同源现象,并且发现这一同形或同源现象并不为汉语和满—通古斯语言所特有,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与人相处的工作,工作者在工作中难免会因为自身的经历对服务对象产生反移情的现象。反移情若是能及时发现并加以利用可以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解决问题,但是若工作者本身对专业界限模糊,加上对服务对象产生反移情现象,易出现多重关系、利用、涉及性的议题以及伦理责任的违背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政府、机构和社工三方面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语篇中,同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粘合手段.这种粘合手段大致可分为专用连接词语和非专用连接词语两类.  相似文献   

12.
历史虚无主义以反权威、反中心、反主流、反传统的非理性方式在青少年群体中大行其道、肆意泛滥而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充分做好青少年的意识形态工作,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揭露隐藏在历史虚无主义背后的真正意图,为青少年创建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通过一种领域内的词汇来描绘另一种领域内的现象,目的是为了理解、认知新事物。一个词语创造和产生,新意义的扩充压缩增加等,隐喻发挥着巨大的功效。随着社会的发展,隐喻化新词不断出现,即以一定的语音形式用已存在的概念去表达新事物的词语。这样的新词大量出现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尤在网络中突出。这篇文章以网络中出现的新词"X帝"结合语料,对这一新出现的语义特点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已发掘此类词语的发展脉络和走向,并对以后的教学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续一切经音义》为底本,力图找出其引用《诗经》的例子,对这些例子进行训诂研究。《续一切经音义》含有的《诗经》(毛诗)中的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类:自然景观(旭日)、农作产物(稻粱)、飞禽走兽(螟蛉)等,无一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民俗风情。通过训诂,更理解了这些词语在当时当地的意义,以及其的意义和现在意义的相同和差别之处。  相似文献   

15.
《第九个寡妇》[1]是严歌苓创作由理性转向形象的很重要的一部作品。本文就小说词语方面的修辞,从词语的转类、词语的降用、词语的仿用、词语的析用、词语的讳饰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婚姻家庭暴力现象还十分常见.要解决家庭暴力这个社会性难题,需要在较长时期里使社会公众改变传统观念以及取得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为此,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建设和加强执法力度,广泛开展反家庭暴力的法制宣传,建立专业的家庭暴力法律援助机构以及多层次多角度的家庭暴力救助渠道,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最终做到杜绝家庭暴力,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参考消息     
养眼篇NO.1大洋网——透视都市单身女性不婚族日增现象 如今的北京城里流行着一个老“新”词——“北大荒”。诙谐的北京人用这个原本是个地名的词语来称呼都市单身女性这个特定的群体:“北”,生活在北京的;“大”,大龄女青年;“荒”:没有结婚、身边没有固定异性朋友,用北京话说,身边“荒”着的。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语言艺术大师。鲁迅的语言艺术具有丰富的内涵,仅从修辞的角度讲,其语言艺术不仅涵盖了汉语全部的修辞技巧,而且尚有许多修辞现象至今没有得到总结与探究。词语活用是鲁迅修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抵包括:色彩的活用,词类的活用,搭配的活用,结构的活用等几种类型。词语活用常与各种修辞格相交叉,因而具有综合性。  相似文献   

19.
张勇 《现代交际》2010,(6):44-44,43
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里,词语的运用,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在当下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中,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语言运用现象。而所有的这些都和语言运用的大环境,即“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便试从“语境”的角度来谈当下,在语言运用中,影响词语运用的语境中的一些因素。如心理、文化、社会等因素。并就运用中的话语的特点谈下看法。  相似文献   

20.
怎样才能让词语在低年级学生的意识里占有一席之地呢?本文就针对这一学段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进行扎实、灵动而有效的词语教学,在多样又多彩的词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调动他们活跃的思维,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词语教学的效率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