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末西藏地区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推翻了封建政府、寺庙和贵族三大领主对土地的所有权,广大农奴摆脱了人身依附、乌拉差役和高利贷的束缚,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新的时代。本文在田野调查和档案研究的基础上,以朗塞岭村为中心,对西藏乡村的土地改革及其经济变迁进行论述,以说明西藏民主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乌拉     
“乌拉”这个名词在蒙古语、满语和藏语中都有,是差役的一种称呼,源于突厥语。汉文记载中,最早见于唐人慧立撰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傅》,写成“邬落”;在元朝译作“兀刺”,管理这种差役的人叫“兀刺赤”。“乌拉”原来的内容是指驿站上供应来往使臣、客商乘骑的马匹,后来引申为一种差役或多种差役的名称。在蒙古族地区还是指支应马差,但已不限于驿站上;在东北地区,清代有一种专门  相似文献   

3.
本篇节录任乃强为开发西康交通运输、解除藏民乌拉差役疾苦而在西康倡办"牧站联运"实践的整个历程,对了解任乃强经世济民的思想、实践及民国时期西康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民主改革的重要政策 “三反双减”运动:西藏农区民主改革政策之一。指反叛乱、反乌拉差役、反人身奴役和减租减息。未叛地区实行“双反双减”。  相似文献   

5.
乌拉制度作为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根本制度,在漫长的西藏历史长河中曾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也给西藏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损害。近代以来,乌拉制度依然影响着西藏社会,中央和西藏地方尝试着改革乌拉制度,消除或者减轻其对西藏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然而,这种变革只是前近代时期相关整顿的延续和重演,并未从根本上废除这一对西藏社会影响深远的制度。西藏民主改革废除了乌拉制度,极大解放了西藏的社会生产力,开启了西藏社会发展的崭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旧西藏的高利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下的旧西藏,人身依附、乌拉差役和高利贷,是百万农奴身上的三种沉重的负担。探讨这三种负担给农奴们造成的痛苦,给西藏民族带来的深刻影响,是认识封建农奴制度的一条途径。笔者仅依据①多种历史文献;②当代学者的实地考察和著作;③笔者先后在西藏三十  相似文献   

7.
简析西藏噶厦时期的差乌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差乌拉是旧西藏领主庄园制的产物。本文以国家财政理论为指导 ,借助大量历史资料考察证明 ,最初 ,差乌拉是包括徭役、领主地租和政府赋税在内的混合概念 ,噶厦设立前后 ,庄园领主的内差和政府的外差有了明确划分 ,外差成为具有国家法规性质的差乌拉制度 ,差乌拉由混合概念演变为涵括庄园领主剥削和国家税赋的复合概念 ,既体现了中央政权的管理意志 ,又显现出鲜明的地方社会经济特征。本文突破了历史和社会工作者对差乌拉一直以来从表象和形式方面的研究 ,转向对其本质的探讨 ,从财税角度再次证明西藏从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英国对中国西藏的侵略与西藏建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年 《西藏研究》2004,8(3):15-20
20世纪初期 ,英国加紧侵略中国的西藏地区 ,先是发动第二次侵藏战争 ,后又妄想乘辛亥革命之机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人民坚决反抗英国的侵略 ,西藏地区的爱国军民奋起抵抗 ,内地人民给予大力支持。为了守土固边 ,清末明初的中国中央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政策 ,改变西藏行政管理体制、设立行省就是主要内容之一。由于种种原因 ,2 0世纪初未能在西藏改建行省 ,但对 1914~ 194 9年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西藏与邻省的关系产生了直接影响 ,也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西藏人民同祖国各族人民首先是汉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很早以前就已开始。这种往来自唐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经济文化交流外,政治上也建立于亲密关系。 元朝把西藏作为中央朝廷的一个行政区域,并设立了专管西藏事务并可在必要时设立“分院”的宣政院,既管宗教也管军政事务,有权任命高级僧俗官员。元朝先后设立  相似文献   

10.
西藏喇嘛进京朝贡是清朝统治阶级对西藏僧俗上层所采取的爵赏、朝觐、厚往薄来优礼喇嘛的制度。并以此加强联系,绥服藏众,巩固清朝在西藏之统治,成为清代治理西藏地区的一种有效制度。因此研究喇嘛朝贡制度是藏族史不可忽视之内容。可是,至今却很少有人全面探讨这一课题。本文对西藏喇嘛遣使朝贡之内容以及对其所制定的各项规定之变化等方面作一浅述,兼评理查逊的所谓“西藏喇嘛朝贡为外交和贸易关系”的谬论。  相似文献   

11.
西藏民歌,为藏族人民所创造,是一种很有特点的文学体裁,是藏族劳动人民发自内心的声音。千百万首不同时代的西藏民歌反映了藏族人民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思想见解和政治态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历史、时代生活、风土人情以及文学艺术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况。西藏民歌的内容纷繁,题材广泛,主题鲜明,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有的民歌,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繁重的乌拉差役,对奴隶主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强烈的控  相似文献   

12.
与元朝相比,明朝对西藏的政策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明朝取消了元朝在宫廷中以西藏宗教领袖为“帝师”的制度。因而,在明代,元朝那种以“帝师”为首的西藏宗教团体在中原政体中享有巨大政治影响和宗教特权的情况已不复存在。二、明朝放弃了元朝在西藏所实行的那种独宠和单纯扶持某一教派政治势力以作为自己统治和管理西藏的代理人的做法。相反,明朝在西藏实行了一种“多封众建”的政策,即对西藏的各主要教派和地方势力首领均予以分封,并通过分封以及袭职、替职和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末,廓尔喀军队侵犯我国西藏,清军将领福康安率兵赴藏予以抗击.取得胜利后,针对西藏封建农奴制度日趋腐朽,某些寺庙僧侣、地方官吏无偿滥用乌拉差役,使农牧业生产萧条,民不聊生的实际,召集相关人员议定治理西藏章程.随着章程中的各条款的实施,尤其是整顿吏治与减免租税等条款的实施,使西藏地方的一些现行政策、法律得到较好的规范,进一步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边疆的稳定,促进了西藏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止贡噶举是噶举派中最为兴盛的支派之一,止贡万户曾在元代西藏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在元代诸万户中,止贡万户是与帕竹万户、蔡巴万户并驾齐驱的三个最强大的万户之一。元代前期,止贡万户曾联络西蒙古,与忽必烈支持的萨迦地方政权抗争;元代后期,止贡万户则与逐渐崛起的帕竹万户连年构兵。止贡万户长一职的担任者“贡巴”(sgom-pa),在元代西藏历史上非常活跃。 “贡巴”,全称“本萨贡巴”(dpon-sa-sgom-pa),又称“贡钦”(sgom-chen),是秉承止贡座主旨意、掌管止贡地区行政事务的最高官员,性质与萨迦本钦类似。“贡巴”一职早在西藏分裂割据时期即已出现,元朝在西藏设立止贡万户后,它又是历任  相似文献   

15.
西藏地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在曲折中迂回前进,不断地积累文明成就,为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做出贡献,总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高潮"和"两个低谷"。其中,第一个高潮出现在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中叶,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结束了青藏高原地区邦国林立、发展相对迟缓的历史。第二个高潮出现在公元13世纪中叶,延续到19世纪中叶,元朝时期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中央王朝行政管辖之下,结束了西藏地区400年混战的局面。第三个高潮出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让西藏地方社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专门召开5次西藏工作会议,研究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问题,使西藏社会数十年时间的变化超越以前数百年、上千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两个低谷中,第一个"低谷"是从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到13世纪中叶元朝统一以前"分裂割据,战乱不已"的时代;第二个"低谷"出现在1840年以后,西藏地方人民既遭受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的残酷统治,又遭受外国侵略者的蹂躏,西藏社会陷入了长期的停滞状态和内讧争斗之中。  相似文献   

16.
元代入藏驿道考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早在成吉思汗时,为便于各部落之间的联络,即仿效中原地区的驿传制度,在其辖境内设立驿站(蒙古语称作“站赤”),并颁布乘传的有关规定。及元朝建立后,为通达边情,宣布号令,遂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驿站。据至顺H年(1331)成书的《经世大典》记载,当时全国驿站总数已达1500多处(尚不包括西北诸汗国的驿站在内),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稠密交通网。驿路东北通到奴儿干之地(今黑龙江口一带),北方通到吉利吉思部落(今叶尼塞河上游),西南通到乌斯藏宣慰使司辖境(今西藏),其范围之广为前代所未有。①驿站“星罗棋布,脉络相通”,公…  相似文献   

17.
高原、民族与宗教:清代西藏城市发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一民  赖小路  付志刚 《民族学刊》2010,1(1):95-104,166
西藏地区城市出现较早,但发展相对缓慢。清代是西藏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商贸的发展,清廷对西藏统治的加强以及政教合一制度的继承和发展都对西藏地区城市体系的初步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清代西藏的城市多分布于河谷低地区域,呈现沿河流、湖泊分布的地域特征。西藏的城市空间布局也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寺庙等宗教场所成为城市的中心或重心所在。西藏地区的游牧经济也深刻地影响到城市发展进程,与内地相比,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形态不完善,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单一。  相似文献   

18.
徐君 《西藏研究》2007,(2):10-15
清政府晚期为了达到“筹边援藏”、“固边图藏”的目的,在川边实行改土归流与新政,而“利交通、速文告”便是其中的重要施政之一。为此,清政府在川边与西藏之间采取了辟治道路、安设店栈、改革乌拉制度、设立塘站、架设邮政线路等措施。文章对相关的过程进行了仔细地梳理,认为清政府实施的开通“边路”等开边新政措施不仅深得边地民众人心、促进了川边藏地的发展,更是川边藏地现代化的先声,同时,对于整个西南边疆尤其西藏地方的稳定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元明两朝治藏政策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和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元明两代中央政府的治理下,当时的西藏社会取得了重大发展,可以说两朝对西藏都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元朝和明朝的治藏政策既有共同的一面又各具特色,文章仅从"独尊一派"和"多封众建"来分析元明两朝治藏政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元朝噶玛巴研究二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噶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一个重要支派。有元一代,它是仅次干萨斯迦派而与元朝皇室关系异常密切的一个教派,噶玛巴的许多高僧都曾到过中原,并在元朝宫廷中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噶玛巴在元代首创的活佛转世制度对后世的西藏社会更是影响巨大。因此,噶玛巴的历史不仅在元代西藏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就是在整个西藏史上的地位也是十分令人瞩目的。正因为如此,迄今为止已有不少学者对噶玛巴的历史产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