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心理压力是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也符合国家提出的和谐社会的战略。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种类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适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心理压力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高校教师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对教师的期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自身素质的缺陷等都成为教师的心理压力源。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高校教师个体差异性明显,工作、生活的环境条件和自身能力结构也各不相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因此,从高校教师自我冲突、社会变革、管理缺陷、心理压力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归因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关键所在,高校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对于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近年来正在认真、系统、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心理健康与压力问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进一步缓解教师心理压力,还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多方协作,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从根本上化解教师心理压力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的科研压力及其缓解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部和东部六所高等院校教师的心理压力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高校教师科研压力排在诸多压力之首.从高校的自身发展和职称评定制度两方面分析了高校教师科研压力的主要来源,并提出了应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及完善评价机制的相应措施来缓解高校教师科研压力.  相似文献   

6.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知识共享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约半数以上教师对目前知识共享现状表示不满意;一些教师具有矛盾的知识共享要求和意愿;学校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和平台不健全。影响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因素主要有知识特性、个体的动机、意愿和能力、组织结构与环境,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等。针对高校教师知识共享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应从文化、机制和操作三个层面挖掘渠道和资源,形成文化引领、机制创新、操作形式多样化的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管理促进模式。  相似文献   

7.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知识共享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约半数以上教师对目前知识共享现状表示不满意;一些教师具有矛盾的知识共享要求和意愿;学校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和平台不健全。影响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因素主要有知识特性、个体的动机、意愿和能力、组织结构与环境,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等。针对高校教师知识共享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应从文化、机制和操作三个层面挖掘渠道和资源,形成文化引领、机制创新、操作形式多样化的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管理促进模式。  相似文献   

8.
从汶川地震的媒体报道看网络时代的危机传播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机传播研究是上个世纪中发展形成的新领域,其首要责任就在于帮助政府和组织机构提供危机应对计划、促进媒体协作、缓解公众心理压力、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危机传播的过程包括危机潜在期、突发期、蔓延期和解决期四个阶段.根据该四段论模式,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四川地震报道过程中媒体的新特点,以及应该引起传媒关注的新问题,如危机潜在期的防患于未然;危机突发期不同传播渠道的互补;国内外危机报道方式的比较;危机解决期对于危机形成因素的进一步分析,以及危机报道对儿童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及其化解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以及教师自身的不适应等方面分析了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列举了高校教师在身体、心理和工作上存在亚健康、焦虑感,人际关系障碍等心理压力问题的表现,提出了化解教师心理压力问题的具体措施,对于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师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免疫能力,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性别、年龄等人口学变量,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以及角色冲突和模糊等个体因素都可能影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而职业压力通过影响教师的人际交往,造成教师社会支持水平降低,进一步损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组织环境是教师感受到的最大压力源,它通过教学要求,教学科研资源分配,教师间、上下级间的合作与支持水平,教师对学校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够预测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与学校评价及其带来的学生问题、工作负荷、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均从社会环境层面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针对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可从教师改变自身不合理观念、接受心理调适技能训练入手,通过建立并完善更人性化的制度,进行科学的校内人事管理,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提供在职学习机会等方式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另外,转变社会对教师群体的不合理期望,完善高校教育教学体制,增加教学投入,建立并完善教师心理援助系统,可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浅论高校教师压力来源及缓解压力的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教师的压力来源并提出了缓解压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益问题日显重要,许多行业开始将环境匹配这一模式应用到了人力资源的管理调配中,以达到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这一模式在许多高校的教育中也逐步得以应用,有效提升了高校教育师资的调配效率,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高校青年教师中,有75%患中度心理压力,4.6%患深度心理压力。环境匹配模式引入教育教学管理,有缓解青年教师心理压力一面,也有增强青年教师心理压力一面,对此,一方面,青年教师应努力改进教学方式,调适教学与管理维度;另一方面就是充分有效理解利用环境匹配模式有利一面,从而缓解青年教师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3.
高等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投资体制目前基本上以国家投资为主,辅以多渠道投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应采取新的措施来完善其投资体制,突破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4.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录用了大批本科、硕博士研究生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发展的生力军,关系到高校的竞争实力。为此,本文以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心理特点为切入点,运用心理契约理论,探索寻找高校青年教师的激励策略,以求发挥他们的积极性,真正成为高校发展的力量储备。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进行分析 ,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并指出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 ,重视挫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教育 ,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和综合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心理契约违背是指组织违背心理契约后员工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管理作为高校教师管理的一部分,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运用利益相关者的理论研究了高校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利益诉求,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构建了心理契约违背及其干预理论模型,从心理期望、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工作参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文化与社会环境角度来探究对教师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充分沟通、绩效反馈、归因管理、构建信任,可以降低教师违背情绪,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履行。  相似文献   

17.
高校青年专任教师是学校建设发展的生力军,但其在工作、生活及个人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多重压力已成为制约该群体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学界关于青年教师压力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是聚焦青年专任教师压力的系统性研究相对匮乏。基于此,文章以北京市某高校342名青年专任教师的压力状况为例,通过里克量表的形式,对其展开系统性研究。发现当前高校青年专任教师面临教学、科研和职称评定方面的工作压力,住房、婚恋和子女教育方面的生活压力,思想政治建设、身体健康和未来职业规划方面等其他压力。为此,可以采取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完善的培训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外部成长环境及教师提升自我抗压的能力的措施来缓解高校青年专任教师面临的各种压力。   相似文献   

18.
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注重大学生的心理认同过程,指出只有建立在心理认同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实效性。在调查9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状况的基础上,从情感与体验出发,紧密结合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提出以利用一个主阵地、把握一个契机、创建一个平台三结合的方式来构建大学生心理认同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校招生宣传策略探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做好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确保招生数量与质量已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热点,高校招生宣传工作涉及宣传内容、方案策划、资料编制、宣传形式与途径、队伍建设等方面,切实把握好招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协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搞好招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国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教师的需求,综合大学办教育学院与高等师范院校内部非师范专业的迅速发展等问题,认为高等师范院校应顺应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努力发展成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大学、综合性师范大学、相对独立的高等师范院校等不同类型的教育实体;高等师范院校改革发展的战略途径应包括学科结构调整、专业设置转型、人才培养转型和学校中心工作转型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