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社区》2007,(16)
干面胡同,名字并不响亮,包含着老北京的市井气息,多少还有点调侃的味道。然而它与北京大多数胡同一样,名称也有一番来历。据考,明朝时的北京地方志书里就记载了这个名字。其由来有着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说,干面胡同东面出口外的地名叫禄米仓,再远一点还有一  相似文献   

2.
从小羊圈到圣詹姆斯广场──论老舍早期的思想信仰曾广灿老舍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是在非常狭窄闭塞的北京胡同里度过的,这种充满浓厚市民气息的旧北京胡同社区文化环境,一方面使他保持了同穷苦下层市民的深刻联系,为他日后成为一位卓越的“市民诗人”打下了基础,另一方...  相似文献   

3.
元尚 《北京纪事》2009,(3):76-81
报恩寺变孔庙府学胡同不是一条单纯的供人们行走的夹道,有两个故事构成了它的起源,其中一个传说还有点儿阴差阳错的意味。为什么这条胡同能够名学?《春明梦余录》里讲了一个故事——元代的时候,这里建有一座  相似文献   

4.
若说北京的胡同,哪条流淌的洋腔洋调最多,我的答案是位于北京古城中轴线上的钟鼓湾胡同。不是忽悠,我敢说在这里游历的人,二三十人中,准保有一个外国人,尤其是白皮肤、蓝眼珠的外国人。我问在钟鼓湾胡同已经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一位老大爷为什么?老大爷没有回答,只是告诉我自改革开放以后,来这里参观游览的外国人一天比一天多。他们一是喜欢钟楼鼓楼这两座古建筑,二是喜欢胡同里的四合院,三便是喜欢胡同里的京味餐饮了。  相似文献   

5.
马甜 《社区》2014,(13):24-25
“什么时候咱们这胡同的养犬问题才能解决啊?”一提起胡同的养犬问题,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隆福寺社区居民刘女士就头痛不已,而这同样也是不少社区居民的心声。胡同里的居民最反感哪些不文明的养犬行为?针对这些不文明现象,社区居民又有哪些好的方法应对呢?  相似文献   

6.
法顶禅师 《社区》2013,(14):52-52
今年的春天来得有些迟了。早已经是春分时节。这座深山却依然被覆在冰雪之下.瑟缩着身体等待春的气息。  相似文献   

7.
李娟娟 《北京纪事》2010,(5):108-109
50多年前,剃头的老郭和打鼓儿的老马都是我们胡同里的常客。提起当年他们穿大街进胡同,出了这门儿进那院儿的那些直接为老百姓服务的事儿,胡同里的老人真是太熟悉了。  相似文献   

8.
高文瑞 《社区》2008,(9):48-51
北京宣武区虎坊桥西南有一片胡同,大致包括:梁家园胡同,梁家园西胡同,梁家园东胡同,梁家园北胡同。以前,胡同名没这么统一规范,除南边的梁家园胡同外,其他的曾叫梁家园西夹道、梁家园西大院、梁家园东大院、梁家园后身。为何如此?因为中心是梁家园。  相似文献   

9.
画说老北京     
东长赛街道一幅画的是东长安街。在北京城里,人们对於街道的称呼与其它城市不大相同,普遍地叫做“胡同”。为什麽会如此呢?技书上说,有这样两条原因。其一,“胡同”一词始用於元代,而其本义是蒙古语“井”的意思。也许这与草原上水少有关系,凡人能居住的地方必须有水,所以“井”变成了人们居住地的代称。其二,《宛署维记》中说:胡同本元人语,字中从胡从同,盖取‘胡人大同’之意。”这两条不知道以哪个为准,好像都有一些道理。不过,除了多数称呼“胡同”,也有少数称呼“街”的。东长安街就是一个。东长安街与西长安街是对榇的…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国子监街以北,有一条长632米、宽6米的胡同,明朝时称武德卫营胡同,到了大清,由于讹称,这条胡同便开始叫作五道营胡同.甭管叫武德卫营胡同,还是叫五道营胡同,一个"营"字,却足以判断这条胡同,是旧时军队驻扎的地方.从其西接安定门的地理位置看,也证明五道营胡同,是镇守护卫京城的一处兵营要地.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10,(1):11-19
在华盛顿广场西边的一个小区里,街道横七竖八地伸展开去,又分裂成一小条一小条的“胡同”。这些“胡同”希奇古怪地拐着弯子,一条街有时自己本身就交叉了不止一次。有一回一个画家发现这条街有一种优越性:要是有个收账的跑到这个街上,来催要颜料、纸张和画布的钱,  相似文献   

12.
阵雨 《北京纪事》2014,(12):106-109
北京钟楼的北边,有一条东西向的胡同叫豆腐池胡同。胡同西起旧鼓楼大街,东至宝钞胡同,全程步行只需七八分钟。豆腐池胡同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因距紫禁城不远,窃便以为这条胡同过去一定是为皇宫御制豆腐的所在。但其实不然。据文献记载,早年间,胡同有一陈氏豆腐商人,因豆腐做得好,生意非常兴隆。  相似文献   

13.
宝刹为邻,胡同因寺得名与大乘巷关系最密切的邻居,首数宝产胡同.原因有二,其一,宝产胡同历史悠久,从元代就有了,是众多胡同的老大哥;其二,经过这里的公共汽车只有7路,附近居民如果想去护国寺吃小吃、去西单逛商场或倒无轨电车去更远的地方,这条胡同是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华人时刊》2008,(5):43-43
1998年4月,病中无聊的响马写了一个程序,随便取个名字叫“西祠胡同”。当时有朋友觉得“西祠”两字不吉利,嫌“胡同”是北方的说法,和南京好像没有关系。后来上街,居然钻进了一条“西祠堂巷”,于是大笑,这名也就这么叫下来了。  相似文献   

15.
雷高林 《社区》2014,(12):46-47
说起北京的地名,很多人第一印象便是胡同。胡同那昔时古旧的民风与居民的朴实之情,都凝固在这一条条窄窄错综的巷内,静静盘亘在都市中,成为北京一条条隽永的血脉。不过,老北京城除了胡同这道靓丽的风景之外,  相似文献   

16.
智者的启示     
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温柔的春姑娘悄然降临人间。一个冬天没有活动的我们,是不是应该迎着和煦的春风,到户外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呢?说到春游,我倒有一个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九儿 《北京纪事》2015,(11):11-14
在北京,如果您穿过西单繁华的商业区,一路向北到了西四,肯定不会眼错路西的一座鹤立鸡群的砖塔。这座高约16米的八角形九级密檐式砖塔,从低矮的平房小院间直耸赫立,将原本就有“胡同之根”美誉的砖塔胡同,又添上了几分古老与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西廊下2号     
郝一星 《社区》2005,(3):56-57
在北京住了快50年了,几乎一半的岁月是在西廊下2号度过的。西廊下的岁月已随风飘逝,我却始终难以忘怀那些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日子。那是我青少年时代的一张光盘。少年时的许多记忆都浓缩在了那里。西廊下位于四九城内,在阜成门和西直门之间。从阜成门进来往东大约走几百米,快到白塔寺路北有条胡同,叫宫门口,顺宫门口往北不远,抵住东西一条窄路,这条路叫葡萄园,路北有几条南北向的胡同,当间的一条就是西廊下。这条胡同笔直,中间有条向东折去的胡同叫中廊下,通过去就是东廊下胡同。顺西廊下走到最北头,胡同呈U字型西折,和福绥境胡同相连,西…  相似文献   

19.
总布胡同:是3条胡同的总称坐落在北京东单北大街的总布胡同,是一条有600多年历史的老胡同,明朝属明时坊。之所以叫它“总布胡同”一说是因总捕衙署(相当于现在的市公安局)曾设在这条胡同,  相似文献   

20.
1976年初春,单位分给我一间住房,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五条和六条东头的育芳胡同1号院内。小院的东面、南面和西面都是平房,北房却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听街坊说这小楼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看上去虽已破旧,但青砖灰瓦、圆柱顶立仍不失庄重和气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