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财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社会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政府财力不断增加,财政收入与GDP增长的关系倍受关注。如何正确看待财政收入与GDP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如何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本文通过西安市的有关数据,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速度比较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西青区财政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增速大大超过GDP增长幅度。本文通过分析财政收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影响我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并对财政收入与GDP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分配政策与制度、价格水平、产业结构等都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文章在财政收入与GDP存在协整关系及财政收入与GDP存在正向关系的假设下,根据国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运用简单的线性回归方程和AR模型,对我国近期和中长期财政收入进行了预测.由于近期受金融危机影响财政收入形势不容乐观,但长期来看,国家财政能力将不断增强.通过预测的财政收入中长期数据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目前,包头市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稳步发展阶段。GDP、财政收入等指标保持稳步增长,GDP五年增长近三倍,2003年GDP增速创造了改革开放来的新高,达N31.5%,然后平稳下降,2011年增速达15.6%,与此同时,包头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本文分析20多年来包头市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对如何发挥好投资作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陈敏 《浙江统计》2005,(10):41-41
一、江东区GDP增长之现象分析 1.财政收入增势强劲,占GDP比重稳步提高.江东区2004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59亿元,较2000年净增8.51亿元,基本接近翻两番.从增幅趋势来看,无论是中央级财政收入还是地方级财政收入均保持在较高平台上增长,2004年按新口径计算的增长速度在宁波11县(区)中位列第三,高出全市增幅2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史萍  俞文珍 《浙江统计》2004,(10):40-40
一、税收与GDP关系现状 1、GDP与税收均有显著增长.GDP环比增幅保持在13%左右,增速较快.税收增长速度更为迅猛,平均增幅达37%.其中地方税收的增长速度更快,2001年度增速高达79%,表明嵊州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税收征管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浙江财政收入与GDP协调性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进江 《浙江统计》2004,(7):21-22,49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过大的财政收入规模或过快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都会制约经济增长的活力;而过小的财政收入规模或过慢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同样会抑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描述了分税制改革以来上海市地方财税增长的变化趋势和基本规律。在充分认识率先发展地区财政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要求出现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我们试图通过对财政收入与GDP之间关系的协整分析和产业结构的增长绩效分析,研究我国率先发展地区财政收入增速变化的原因以及未来趋势。最后本文具体就新经济环境下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变化和税制结构改革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了1995-2014年全国30个省市数据,综合使用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参数面板模型、非参数面板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对GDP增速与电力消费增速、第二产业增速、第三产业增速、财政收入增速、货物流转增速、能源消费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物理性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建模.实证研究发现,GDP增速、电力消费增速、第三产业增速、能源消费增速之间存在作用机制,但是这种影响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时间段内,其模式发生改变,同时,这一影响模式也随着人均GDP的变化而发生阶段性改变.在经济新常态下,不能因为经济转型中的GDP数据与物理指数之间发生偏离,而简单否定GDP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经济计量模型证实了分税制改革前后中国财政收入弹性有显著变化,详细计算了各分项财政收入对财政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及其对财政总收入超GDP 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过去一段时期,中国财政收入超GDP 增长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采用1978-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江苏省民生财政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民生财政支出之间存在长期非线性关系,且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间转制动态特征.当GDP现价增速小于7.7%或大于28.0%时,经济增长对民生财政支出的非线性影响较为显著,最后提出实现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鸡西市GDP与税收收入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了GDP增速和税收收入增速之间相关性,提出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壮大税源;继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速培育新的经济和税收增长点;遵循经济税收发展规律,促进经济与税收的适应性增长三个方面来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实现使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收入和GDP均是反映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但是,财政收入又是生产总值的一部分,财政收入和GDP(经济总量)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经济发展是决定财政收入的基础和源泉,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决定财政收入的规模和能力,而财政收入规模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和制约作用。因此深人分析财政收入与GDP的相关关系,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林  刘洪 《统计与决策》2013,(2):97-100
文章首先对已有文献中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方法进行考察,发现现行的方法存在着一些限制和问题,非参数回归方法可以某种程度克服这些问题.因此,在对非参数回归方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1953~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GDP名义增长率之间关系了进行了非参数回归.回归结果表明:GDP名义增长率取值在比较正常的范围(0%-20%)内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GDP名义增长率之间近似于线性关系,超出这个范围,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效应应该包括两大方面,其一是财力效应,转移支付直接改变地方、中央的财政关系、区域财政的收入分配关系,文章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数据统计下,分析转移支付净值、本级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的发展趋势,粗略的分析转移支付促进经济发展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99-2013年全国30省际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财政分权深化下地方政府的努力方向。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初期,地方政府因获得更多的资源支配权,其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出来,并极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但随着财政分权进一步深化,其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逐渐减弱,而对地方财税增加的推进作用依然存在,地方政府的努力方向由此产生扭曲,稳定并提高地方财税增速成为其首要目标。建立合理的地方政府考核制度,完善财政分权制度,对于稳定地方经济增长速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关于GDP指标缺陷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DP通常被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态势,是最重要的国民经济宏观核算指标之一,在宏观经济管理与核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GDP的快速增长,人们不难发现, GDP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GDP不仅不能衡量一切,而且在反映经济效应上还具有一定片面性。 1、GDP指标不能衡量增长方式及其代价 GDP增长率,是当前国际上通常使用的衡量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但是它不能衡量经济增长的方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安徽省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处于明显的上升通道。基于修正的CASS指数评价体系可知,2011年安徽省经济总体运行、增长速度及增长质量CASS指数呈"较好"态势。但经济运行也存在如经济增长速度和投资增速放缓、出口贸易形势严峻、物价上涨过快、经济效益下滑以及财政收入增长过快等问题。考虑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仍处于低迷甚至恶化状态,2012年及以后几年内安徽省的经济工作应保持投资的适当增长速度,注意控制物价过快增长,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对安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的角度来研究政府债务,认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际上是过于激进的地方政府财政扩张与中央银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间失配的结果.在发展落后的区域金融市场上,地方政府的债务扩张会挤占稀缺的金融资源,对当地的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一方面使得经济增速低于债务增速,另一方面利率上升造成政府还债压力,最终酿成债务风险.并利用间接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通过面板VAR模型来对政府债务、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了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人口统计数据、居民收入数据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对中国人均GDP与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总体态势、区域格局及其耦合状态进行定量分析。改革国民经济分配体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科学调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