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随着上海经济和社会各个颔域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大幅度提高的局面,从而使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质量和消费观念等诸多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20年 上海居民生活模式由温饱跨入小康》(P7)真实记录了这一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巴金     
《四川省情》2005,(11):26-26
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靠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巴金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  相似文献   

3.
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以下简称《竺五千》)中运用丰富的历史文献得出历史时期的中国乃至世界气候是有变迁的。本文根据其中的长江流域河湖结冰、热带平原冬季降雪落霜的年份数据整理得到异常寒冷年份,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性而非完全随机波动。又对葛全胜、郑景云、方修琦等《过去2 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以下简称《葛两千》)中重建的过去2 00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再一次表明中国古气候变化存在规律性而非完全随机变化。  相似文献   

4.
● 1958年 1月 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施行。自此 ,中国公民有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二元结构”的户籍制 ;● 1977年 ,《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的通知》下发 ,限制户口从农村向城市、小城市向大城市、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迁移 ,提倡反方向迁移 ;● 1984年 ,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通知》 ,允许长期在城市务工、经商、办企业的农民 ,在有住所的前提下 ,自理口粮进城入户 ;● 1985年 ,我国首次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 ,将户籍管理向现代化推进了一步 ;● 1985年 ,公安部《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暂行…  相似文献   

5.
《上海统计年鉴》自1983年公开出版以来,已经连续编辑了20年。20年来,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热情关心和爱护下,《上海统计年鉴》从一个稚嫩的“婴儿”,不断成熟长大,走过了一条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与时俱进之路。今天,《上海统计年鉴》作为一本结构严谨科学、信息高度密集、装帧优美精致的集科学性、全面性、资料性、权威性为一体的大型工具书,已越来越成为各级领导、理论研究工作者、国内外投资者、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认识上海、了解上海、研究上海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6.
1985年,一位首次前来采访的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对我说:“城调队是一个出新闻的单位”此话不假.那时,城调工作基本做到了“报纸有文,电台有声,电视有影”,在上海的各种报刊杂志、电台、电视等媒体,时常可以看到、听到来自上海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的诸多消息(香港大公报也转登过有关消息).记得有一年,上海市政府《每日动态》摘登了二百多条城调信  相似文献   

7.
益普索(Ipsos)近日发布《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生活质量研究》,该调查于2013年8月10~22日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武汉及香港2400名年龄介乎20~50岁的中产阶层人群生活质量方面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8.
周祖根 《上海统计》2002,(12):32-33
上海于2000年向国务院上报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1999—2O20)》,描绘了上海的发展前景。作为指导城市发展的规划文本,其内容应该是权威的,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瞭望     
2012年《中国产业蓝皮书》发布苏浙沪居前五强中国社科院2011年12月12日发布2012年《中国产业蓝皮书》。《蓝皮书》指出:用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衡量,位于前五强的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位居产业国际竞争力前10位的城市都是东部沿海城市,其中长三角城市占五强中的三席,分别为苏州、宁波和杭州;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瞭望     
2012年《中国产业蓝皮书》发布苏浙沪居前五强中国社科院2011年12月12日发布2012年《中国产业蓝皮书》。《蓝皮书》指出:用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衡量,位于前五强的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位居产业国际竞争力前10位的城市都是东部沿海城市,其中长三角城市占五强中的三席,分别为苏州、宁波和杭州;44家园区中位列前10强的,有9家属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占两席,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和苏州工业园。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统计年鉴》(1981)中包含有一个基本建设专题,1983年更名为固定资产投资,1985年演变为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1986年分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两个专题,在固定资产投资专题中则包括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息。相信读者看了上述流水账,就不难  相似文献   

12.
1996年度《上海统计》、《中国统计》、《中国信息报》发行工作会议于10月18日召开,本市各区、县、工业局统计发行负责人50余名参加了会议.会上上海统计杂志社社长蔡旭初同志回顾总结了1995年的发行工作情况,布置了1996年的发行任务.市统计局副局长吴振国到会作了加强统计宣传工作,积极办好统计刊物的讲话.  相似文献   

13.
导读     
●1997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上海的国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全面完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1997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统计数据资料,使我们对上海的进步又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1997年上海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在全国率先突破3000美元大关,这不仅表明上海经济发展居全国领先地位,更意味着上海经济已开始步入一个极为重要的全新发展时期。由上海市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杨清、周绍洁撰写的《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写在上海人均GDP突破三千美元之际》一文,在庆贺的同时,通过国际国内的比较,为我们揭示了上海人均GDP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以及继续做好今后的经济发展值得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统计年鉴》是显示中国发展状况的窗口,也是显示中国政府统计能力的窗口。本文以纵向历史变化为主线,首先回顾了《年鉴》从无到有和后续演变的全过程,着力发掘变化背后的原因和力量;然后着眼未来建设,对《年鉴》的内容架构和基本定位做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月18日,上海新沪商联合会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在上海正式发布《2014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指数》橙皮书。研究结果显示:“2014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指数”总指数得分为62.5分,在百分制的测量体系中处于“压线及格”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经济大辞典·世界经济卷》第155页中,对“国情普查”一词没有作出解释,只注明见“人口普查”。而“人口普查”词条的释  相似文献   

17.
肖京华 《四川省情》2003,(10):39-39
5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根据该规定,今后我国划分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的范围将作出相应的调整。据悉,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始于1985年。当时为了适应建立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报告中首次规定了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该报告中提出的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方法一直延用至今。那么,为什么要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范围进行重新界定?新的划分与过去有什么区别?记者近日就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  相似文献   

18.
盘点、评判、思量--关于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喜进展 制定《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1984年至1992年,国家统计局在总结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十多年来,国内外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在1999年,国家统计局决定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进行修订。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这项重要任务,形成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新的规范性文本:《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它对《试行方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取消了其中  相似文献   

19.
一部跨度700余年,拥有大量统计史实材料,历经十年艰辛编纂的《上海统计志》日前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出版首发式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上海统计志》是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所列100余部上海市专志系列丛书之一.它采用横排竖写、贯通古今和详今古略的方法,记载了上海开埠以来历代政府统计工作的情况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上海统计发展变化,尤其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统计工作的改革实践,作了全方位的记述.全书内容包括总述和大事  相似文献   

20.
统计年鉴系列20多年出版历程的简要回顾 新中国第一本《统计年鉴》是1982年出版的。这本年鉴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的结晶。她的出版,使统计工作的面貌 ,统计工作对社会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薛暮桥、许涤新等一些知名专家和国内外的反映是:《中国统计年鉴》的出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里程碑,是中国人有信心的表现,是中国在世界上有信誉的表现。当时李成瑞局长要求中国统计出版社要对各省市年鉴的出版做好指导,推动年鉴事业的发展。之后,张塞、郑家亨同志也对《统计年鉴》的出版提出了一些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