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贺铿 《统计研究》1999,16(5):6-11
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明显出现了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或者说,出现了供给相对过剩的发展态势。至1998年12月已连续15个月物价指数同比负增长,1998年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6%,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8%,可以认为这又是通货紧缩的重要征兆。出现需...  相似文献   

2.
鲁遵华 《统计研究》2000,17(1):11-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也经历了四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政府在治理通货膨胀中积累了俄丰富的经验,并于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经济发展进入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阶段。然而好景不长,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却又悄然来临。增长开始下降,通货出现紧缩。通货紧缩使得企业盈利下降,居民预期收入降低,抑制了投资和消费,从而进一步使得经济增长放慢,失业人数增加。通货紧缩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对通货治理不当,可能会带来比通货膨胀更加严重的危害。本文在提出通货紧缩的含义和特征后,全面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并提出了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债风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敬水  朱云高 《统计研究》2000,17(10):36-41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出现明显的通货紧缩迹象,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指数下跌,经济增长率也从1992年的14.2%下降到1999年的7.1%。在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1998年下半年,政策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下降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采取积极的国债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筹集更多资金,以加大公共投资支出。因此,国债政策已成为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动态趋势来看,中国国债发行规模自1994年以来以30%的速度急剧扩张,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及与日俱增的财政信用风险。因此,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既要充分发挥国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及对经济运行的反周期调节作用,又要防止国债规模过大对财政收支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避免像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因债务问题而陷入财政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4.
在以往20年中,中国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现了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但1997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回落,社会商品物价指数在1998年出现了绝对下降。与此同时,下岗失业职工人数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国家的宏观调控转向以扩大...  相似文献   

5.
龚勇 《贵州统计》2001,(7):9-12
今年以来,贵州省市场物价同全国一样,走出近两年上半年持续下降的阴影,由冷变暖,物价指数呈现出由负转正的运行态势,据统计调查数据显示,1至6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升2.2%,比去年同期指数升高3.2个百分点,为1997年7月以来的最高时期。  相似文献   

6.
1997年以来,受亚州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经济在实现“软着陆”以后,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市场物价持续走低,通货紧缩的趋势逐渐呈现,目前的物价仍在低位徘徊,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自1998年以来一直呈回落态势,1998年至200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分别为97.8、98.2、102.9、100.1、98.3,形势不容乐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经济发展中的非良性现象,现就物价涨、跌的利与弊谈几点看法。一、不合理的价格上涨,特别是乱涨价现象,对经济的正常发展和改革的顺利进行不利1、价格上涨,增加了国家财政的负…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积极应对我国的通货紧缩 ,正确判断和度量通货紧缩 ,研究通货紧缩的统计度量指标 ,成为治理我国通货紧缩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余根钱 《统计研究》2002,19(12):16-18
一、通货紧缩的内含在经典的教课书中 ,通货紧缩的基本内含是指“大多数的价格和成本下降的时期” ,但又对该定义作了注释 ,通货紧缩的另一含义是指“实际产量和就业量的下降 ,而不管价格的情况为何”① ,因此通货紧缩至少有两种不同内含。目前国内的认识也是如此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一般有两个特征 ,一是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跌 ,二是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并且伴随着经济衰退 ,即经济连续两个季度以上出现负增长 ;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指价格持续下降和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增长率 ;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9.
1997年以前,由于我国宏观经济上急于求成,市场出现短缺状况,投资、消费双膨胀,经济易于过热,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总体上是与通货膨胀作斗争.1997年以后,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相对过剩,加之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需求严重不振,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的目的从抑制通货膨胀转向克服通货紧缩,从抑制社会需求转向扩大总需求.总体上说,前者货币政策目标的重心是稳定货币,后者的重心则是经济增长.因货币政策日标的变化,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也随之发生改动.  相似文献   

10.
经过三年多“治乱降温”的不懈努力,1996年我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但是,在摆脱了通货膨胀的阴影后,目前我国又面临着另一个人们也许还不太熟悉的问题——通货紧缩的困扰。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危害是什么?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物价指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就物价指数作些粗浅的说明,以便正确理解和运用各种物价指数来研究和分析经济问题。一、什么叫物价指数,我国目前编制了哪些物价指数物价指数也称“商品价格指数”,是反映两个时期商品价格变化和平均升降程度的相对数,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物价指数一般分为个体指数、类指数、总指数。个体指数是反映某一种商品价格水平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反映某一类商品和全部商品价格水平变动程度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温素芳  胡春香 《山西统计》1999,(3):25-26,31
一、我国出现经济滑坡、通货紧缩现象的因素分析(一)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虽说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中,唯独中国、新加坡和中国的台湾地区没有出现负增长,但仍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通货紧缩和经济滑坡的问题,这与国际金融危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总的来说,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恶化了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征少了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特别是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外贸出口与引进外资。外贸出口在亚洲金融危机不断加深、日元大幅贬值、世界各国普遍调低经济增长速度的外界环境影响下.1998年前7个月增长69%,增幅比1997年同期回落了192…  相似文献   

13.
赵玉珠 《山西统计》1999,(9):19-20,24
自1995年吕梁地区市场物价涨幅达到峰值以来,物价涨幅一直呈现回落之势。1996、1997、1998年连续三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分别为105.0、102.0、98.1,物价指数持续走低,不仅没有出现以往经济周期运行中的反弹,反而呈现出负增长趋势,这是几年来吕梁地区执行适度从紧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市场管理,狠批‘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表明:通货膨胀过高不利于经济发展,但也不是越低越好,从某种角度讲,物价的变化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或“警示灯”,从经济结构调…  相似文献   

14.
自1997年10月以来,我国市场价格呈现持续走低的运行态势,我国经济已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倾向,宏观经济政策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着力点是扩大内需,这已是共识。当务之急是遏制通货紧缩。针对我国实现经济“软着陆”以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不少行业生产力相对过剩,许多商品结构性供过于求,过去是供给约束,现在是需求约束,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物价总水平持续负增长,以及经济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等新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迎接挑战,改进工作方法,转换调控物价方式,协调和改进宏观与…  相似文献   

15.
曾军 《统计研究》2003,20(2):36-3
从 1997年下半年开始 ,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加之国内需求严重不足 ,我国经济一度转入低谷 ,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通货紧缩趋势。为此 ,我国政府从 1998年开始实施了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截至去年年底 ,积极的财政政策已连续实施 4年 ,从实施的情况看 ,效果明显。特别是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 ,直接带动了地方、部门、企业投入项目配套资金和银行配套贷款 ,集中资金力量建成了一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 ,使大江大河大湖、交通运输条件和粮食仓储设备得以改善。同时 ,国债的运用 ,还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 ,促进了产业升级 ,促进了环…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国家实行了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等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遏制了物价持续下降的局面,我市从2000年开始,物价逐步由负转正,通货紧缩局面得到逐渐缓解,进入新一轮物价发展周期,这一轮物价发燕尾服周期的上升期是2000年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2001年头5个月保持在1.4%至1.9%的价格涨幅,是相对平稳期,6月份至年底是回落期,9、10月份出现负增长,分别下降1.8%,1.75%。预计11月至12月份还会继续出现负增长,成为此次物价周期性波动的低谷时期,与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化趋势相似,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开始了一个新的周期变化,从1999年11月至2000年底,是价格上升期,2001年1-6月是平稳回落,7、8、9、10连续4个月价格负增长,呈现回落趋势,可以看出,通货紧缩的压力有逐步加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与物价波动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珍 《统计研究》2006,26(7):41-45
199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了持续上涨,尤其是2000年后开始进入迅速增长阶段。截至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818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2089亿美元。与此同时,消费物价指数自2002年开始抬升,进入2004年第一季度后,我国各类价格指数均呈现上涨趋势,通胀压力日趋显现。2005年物价指数又出现回落。那么,外汇储备增长对我国物价波动是否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本文将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视角,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来探讨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一、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影响的文献综述关于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  相似文献   

18.
韩嘉骏 《统计研究》1985,2(3):45-51
一、西方物价指数的沿革 物价指数在西方统计中,居有重要的地位,经济指数的理论,基本上就是在物价指数基础上形成的。西方物价指数的发展过程大体如下: 1. 物价指数的萌芽和简单指数法的出现 远在十七世纪中叶,英国学者吴恒(Rice Voughan)为了反映金属货币交换价值的变动,于1650年首创物价指数。它以谷物、家畜、鱼、布帛和蔬菜等作为样品,将1650年的物价与1352年的物价进行比较,所计算的指数被公认为物价指数的萌芽。1738年法国学者杜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1998年以来,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伴随着通货紧缩,有的学者称之为"缩长",以便与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滞账"相对应.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迁,客观评价其成效,并如何适时运用财政政策,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的成效 从下表中可以看到,1996年以前经济增长率为两位数增长,而1996年以后平均每年经济增长率约8%,其中1998、1999两年更是出现了消费价格的负增长,通货紧缩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我国从1998年起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财政资金,财政赤字从1998年起迅速扩大,到了2001年,财政赤字约为1997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