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现代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矛盾,城乡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社会进步最大的体制性障碍.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关键是让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完整地提出了以人为本、"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并且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城乡差距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城乡差距问题现实意义重大.本文旨在分析和揭示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生活消费、社会保障、社会投资等方面的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发展,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通过城乡产业融合,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格局。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分配格局,给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是给农民以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国民待遇的具体体现。因此,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发展应采取以下一些对策措施:需要对…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差异系数法,测算东中西部的样本省即浙江省、湖南省、贵州省的均衡指数,构建指标体系,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础教育指标均等化程度比较高、医疗卫生基本达到均等化、社会保障指标均等化化不够。由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存在差异,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明确要求。文章利用泰尔指数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测算和比较,得到以下结论:(1)2007—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中等水平但不稳定,均等化水平较高的是基本设施和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较低的是就业服务;(2)"十四五"时期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入上升期,预计2024年达到优秀水平,但就业和教育文化的均等化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3)武汉城市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差距的贡献最大,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3+5"城市群差距最小,而长株潭"3+5"城市群与合肥都市圈差距最大。  相似文献   

5.
城乡二元结构的测度及其变革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制度创新成为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关键和核心.文章构建了测度城乡二元结构的指标体系,应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指数以及反映城乡生活质量、社会公共品供给差异的指标,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并从户籍制度、土地改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规划等八个方面探讨了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制度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陈长民 《统计与决策》2005,(14):128-130
社会保障环境是制约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制约了人力资本的开发.因此,应改变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化"状况,打破社会保障项目的户籍、单位身份界限,降低保障费金率,实现城乡整合,较广覆盖;设计合理的社会保险计缴费办法;破除社会保障管理分散局面;实施"就业保障";强化社会保障责任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统一性认识,处理好社会保障环境与人力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以良好的社会保障环境,促进人力资本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户籍制度附加社会功能的现状长期以来,我国之所以实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主要不是出于治安管理的需要,而是因为城乡居民在享受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CGSS《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调查》2006年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的分布特征,按有无社会保障把城乡家庭分别分为两组,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消费层次上,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利用反事实分析与分位数分解方法对这两组家庭消费差异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有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要高于无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消费收入弹性呈“几”字型,有社会保障和无社会保障家庭的消费差异主要是由于收入、地产财富等差异造成的。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学术界对城乡差距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研究城乡收入差距,有的甚至将城乡差距简单化为城乡收入差距。文章综合考虑收入、消费、社会保障、教育等各种城乡差距,构筑指标体系,从整体上对比分析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的城乡差距后得到启示:大幅度提高城市化水平、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推进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等是西部地区加快实现城乡统筹的几个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缩小收入差距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已有研究大多聚焦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层面,较少研究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要素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缺乏进一步对其中机理分析与影响效应的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乡要素的配置,进而对城乡收入等造成影响。为此,在阐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对收入差距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1—2020年全国29个省级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并运用逐步回归法分析要素流动在此过程中充当的机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异质性研究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时间段差异,现阶段影响更为显著;东北地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与收入差距呈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和技术流动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承担重要机制作用。基于此,提出三条政策建议:一是从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稳步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  相似文献   

11.
成欢 《四川省情》2016,(12):59-6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并同时伴有社会新常态的阶段性变化。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成都如何利用良好的统筹城乡发展基础和社会保障建设经验,积极适应新常态,深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改革,是当前亟需关注和系统性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贾毓慧  徐钢 《中国统计》2003,(12):34-35
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特有的行政管理制度。与户籍管理相结合是我国人口普查的一大特色。一、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多年来国家严格控制人口城乡迁移和地区间流动,给户口赋予了许多社会管理职能,把户口与就业、社会保障、教育、计划生育、税收和补贴等公民权益挂钩,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随着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地区间收入差距拉大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诱因。第五次人口普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首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普查相比,户籍管理对人们的…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对2008年长三角16个城市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趋势良好,但各城市在社会发展、人口结构和生活质量上存在差距.针对长三角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跟不上经济增长速度,老龄化加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形成原因关于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形成的原因,国内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探讨,如马卫国(2004)归纳为不思进取的意识、自然条件和非正常因素(不公正所产生的贫富差距),黄会杰(2004)、赵常兴(2005)等学者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社会分配制度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根本原因。这种探索积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之不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生活安全感。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分析我国目前社会保  相似文献   

16.
刘淑琴 《山西统计》1999,(10):4-5,10
社会保障是政府和社会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通过立法强制执行,对劳动者和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确保其基本生活和医疗需要。根据系统论的理论来研究社会保障,可将社会保障看成一个大系统,这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17.
全面小康社会是城乡一体化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小康,其核心在全面,基础在经济,重点在农村,关键在社会,难点在生态。本文根据甘肃省情,仅从分配与社会保障的角度探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取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江苏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文/江苏省统计局徐国春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江苏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诸项保险制度改革上已取得突破。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城镇全业职工社会养老...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保障角度看加强劳动统计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社会保障角度看劳动统计 社会保障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稳定社会和安邦兴国的要求,又是"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大事.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6 3 8 % ①的农村人口,就此而言,构成我国社会的基础是农村,中国社会的稳定有赖于农村的社会稳定。只有在农村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个真正可靠的社会安全网。因此,尽快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稳定农村社会秩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政策应当面向所有的就业者、各种经济成分和所有就业形式;面向全体公民,包括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和农业劳动者。只有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才是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