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马斯胜选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美以反应强烈,多方打压;国际舆论发生有利于哈马斯的变化;哈马斯领导的政府面临许多难题,政策有待进一步调整;中东和平进程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美国和欧洲是哈马斯早期活动的重要地区,也是哈马斯资金的重要来源地。哈马斯强烈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其对以色列的支持。美国、欧盟把哈马斯列入恐怖主义组织名单,对其实行严厉打击和封锁政策,也不承认哈马斯政府,主要原因是哈马斯以暴力抵抗以色列,拒绝巴以和平进程。欧盟与美国在对待哈马斯及其政府上的态度略有差别。西方国家私下里和哈马斯有一些接触。西方国家对哈马斯的政策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促使该组织更加激进,将其排除在中东和平进程之外的做法也无助于巴以问题的解决。西方国家短期内与哈马斯改善关系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3.
哈马斯属于伊斯兰主义组织,但它在坚持伊斯兰主义的同时,致力于巴勒斯坦解放事业,因此其意识形态兼具伊斯兰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双重属性。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哈马斯的意识形态经历了深刻变化,具体体现在对巴勒斯坦土地的认知、对以色列的态度和斗争手段三个方面。本文围绕上述三个核心问题,通过梳理哈马斯建立初期发布的《哈马斯宪章》、参加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时发布的《变化与改革》竞选宣言以及2017年5月发布的《一般性原则和政策文件》三个官方文件,分析哈马斯意识形态的演变历程及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本文认为,哈马斯意识形态的演变具有内生性、渐进性、滞后性、务实性、持续性等特点,其总体呈现出温和化和务实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自塞西执政以来,埃及对巴勒斯坦的政策与埃及国内政治密切关联。为巩固政权、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塞西采取了支持巴勒斯坦的政策,具体包括:支持法塔赫,调解法塔赫与哈马斯的分歧,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对哈马斯采取打击与怀柔并行的两手策略;在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进行斡旋,促使双方达成停火协议;积极推动巴以和谈。这些政策再次凸显埃及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然而,由于埃及国力衰退、地区和国际影响力下降、对埃以关系日益重视等现实因素,埃及对巴勒斯坦政策的实施仍面临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最后导致美国“先发制人”的单边主义反恐政策受挫的话,那么今年1月26日哈马斯在巴勒斯坦立法委选举中的胜出则意味着美国反恐的另一只车轮——在中东推行民主化的政策也正在面临重大危机。3月3-5日,哈马斯对俄罗斯的顺利访问更是标志着美国孤立哈马斯的政策也在遭受挫折。中东局势的微调哈马斯赢得了大选,但中东局势却因此增加了变数。一方面,是因为巴勒斯坦局势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则是整个地区形势的微调。哈马斯打着“变革”的旗号而获胜,它打算“变”多少和能够“革”多远依然是未定之数。按照其领导人哈立德…  相似文献   

6.
“哈马斯”与中东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马斯”又称伊斯兰抵抗运动,诞生于80年代末,近年来,他的势力发展很快,以强硬的反以立场及制造暴力袭击事件引起世人的关注,他的存在和发展与中东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哈马斯的教义、宗旨和立场 哈马斯认为伊斯兰万能,真主是终极目的,先知是榜样,《古兰经》是根本大法,“圣战”是唯一道路,为真主献身是最高理想。主张政教合一,用伊斯兰教义和律法为调整社会、国家及伊斯兰教内部关系的规范和准则,改造世俗社会。哈马斯的宗旨是:依靠伊斯兰教和民族主义相结合的力量,在被占领土全面施行伊斯兰法,通过圣战特别是武装斗争铲除犹太复国主义,赶走经色列人,复兴巴勒斯坦,建立一个包括全部巴勒斯坦领土的伊斯兰巴勒斯坦国。 哈马斯源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穆斯林兄弟会”。在1987年的巴勒斯坦人民反以起义浪潮中,穆斯林兄弟会的加沙分会领导人雅辛和一些骨干分子打出伊斯兰抵抗运动的旗号,宣告成立“哈马斯”。在思想上接受穆斯林兄弟会理论家库特卜的思想。在斗争方式上,沿袭穆斯林兄弟会既重视宗教、文化及社会活动,又坚持武装斗争的行动方针。可以说,哈马斯是穆斯林兄弟会的分支,这在《哈马斯宪章》中有明文规定。 哈马斯与一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政权和组织保持着联系,得到它们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巴勒斯坦问题是阿以冲突的根源和中东问题的核心,问题的关键是以色列不愿全部撤出它在1967年所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而巴勒斯坦人要求恢复自己的民族权利,在被占领土上建国.本文从哈马斯的产生、发展和斗争实践入手,剖析它的性质、特点及前途,并进一步探讨巴以冲突问题的其他内外因素.事实证明,尽管形势对哈马斯战略调整是有利的,但哈马斯战略调整的范围和幅度有限,随着中东形势的复杂多变,斗争还会有反复.哈马斯虽然承诺有条件停火,但是拒绝解除武装,更不会从根本上放弃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政纲.  相似文献   

8.
谢晓军 《老年人》2006,(3):10-11
2006年1月25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哈马斯”在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大爆冷门,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长期执政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一举结束了阿拉法特创建的“法塔赫”在巴勒斯坦各派别中的统治地位。这次选举结果,不仅震撼了中东,而且震惊了世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被美国、以色列等西方国家列为“恐怖组织”的哈马斯走上执政舞台,对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的中东和平进程会带来什么影响,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哈马斯是伊斯兰抵抗运动的简称,最早是巴勒斯坦穆斯林兄弟会的一个分支,由加沙的著名教长艾哈迈德·亚辛于1987年12月倡…  相似文献   

9.
多角世界     
兰提西遭暗杀:中东和平难上加难4月17日晚,离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遇刺还不到一个月,以色列再次采取“定点清除”行动,暗杀了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兰提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巴勒斯坦频频遭到以色列的重大打击,这不仅仅  相似文献   

10.
巴勒斯坦问题是阿以冲突的根源和中东问题的核心,问题的关键是以色列不愿全部撤出它在1967年所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而巴勒斯坦人要求恢复自己的民族权利,在被占领土上建国。本文从哈马斯的产生、发展和斗争实践入手,剖析它的性质、特点及前途,并进一步探讨巴以冲突问题的其他内外因素。事实证明,尽管形势对哈马斯战略调整是有利的,但哈马斯战略调整的范围和幅度有限,随着中东形势的复杂多变,斗争还会有反复。哈马斯虽然承诺有条件停火,但是拒绝解除武装,更不会从根本上放弃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政纲。  相似文献   

11.
2009年4月,巴勒斯坦两大主流派别法塔赫与哈马斯在开罗举行的和解谈判未取得任何重大进展.哈马斯拒绝承认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指定内阁的合法性.在当前局势下,巴和解缺乏内部和外部动力,本文试就巴内部和解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探讨,并就巴未来组成民族联合政府的前景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巴勒斯坦两大主流派别法塔赫与哈马斯在开罗举行的和解谈判未取得任何重大进展。哈马斯拒绝承认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指定内阁的合法性。在当前局势下,巴和解缺乏内部和外部动力,本文试就巴内部和解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探讨,并就巴未来组成民族联合政府的前景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东两个激进的伊斯兰组织哈马斯和伊朗“圣战者”,都是在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都以圣战、暴力行动为主要斗争策略,都具有强烈的反西方色彩,但两组织在对伊斯兰的理解,斗争的最终目标,以及对其他伊斯兰组织的态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哈马斯不仅从根本上否定以色列的存在,而且主张大力开展巴勒斯坦社会净化活动,严惩嫖娼、贩毒、吸毒、盗窃等非伊斯兰行为;“圣战者”则试图建立一个伊斯兰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人人平等的社会,因而被某些学者称为“伊斯兰社会主义组织”。  相似文献   

14.
2005年3月17日,巴勒斯坦13个力量派别在开罗达成协议,接受巴自治当局提出的对以色列"熄火"(亦称"平静期")和停火建议.这标志着哈马斯对巴自治政府和巴解组织传统的立场和态度的重大转变,同时也标志着它对以色列斗争策略的战术变化.哈马斯进入巴勒斯坦决策层肯定会使巴自治政府在巴以谈判中的立场趋于强硬,中东和平进程因此会充满更多的变数.  相似文献   

15.
梁平安 《阿拉伯世界》2005,(3):54-55,51
2005年3月17日,巴勒斯坦13个力量派别在开罗达成协议,接受巴自治当局提出的对以色列“熄火”(亦称“平静期”)和停火建议。这标志着哈马斯对巴自治政府和巴解组织传统的立场和态度的重大转变,同时也标志着它对以色列斗争策略的战术变化。哈马斯进入巴勒斯坦决策层肯定会使巴自治政府在巴以谈判中的立场趋于强硬,中东和平进程因此会充满更多的变数。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初,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相继进行了两场重要的选举.哈马斯出人意料地战胜了法塔赫,在孤立的国际环境中组建了巴勒斯坦新政府.不久,以色列政坛也因沙龙退出利库德集团却又突然卧病而发生强震.持强硬立场的哈马斯和继承沙龙路线的前进党上台,使巴以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也使巴以局势和中东和平进程蒙上阴影.巴以内部政治势力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决策者在和谈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剖析巴以政局巨变的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近年来巴以谈判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而对巴以局势的走向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初,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相继进行了两场重要的选举。哈马斯出人意料地战胜了法塔赫,在孤立的国际环境中组建了巴勒斯坦新政府。不久,以色列政坛也因沙龙退出利库德集团却又突然卧病而发生强震。持强硬立场的哈马斯和继承沙龙路线的前进党上台,使巴以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也使巴以局势和中东和平进程蒙上阴影。巴以内部政治势力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决策者在和谈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剖析巴以政局巨变的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近年来巴以谈判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而对巴以局势的走向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6月24日报道,6月23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迈沙阿勒结束对土耳其的访问。土耳其外交部长达武特奥卢23日也会见到访的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土外交部一位高官称,土耳其愿为推进巴内部和解进程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巴以、黎以、伊拉克和伊朗核问题等中东四大热点问题交替升温,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等伊斯兰激进势力不断壮大,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此消彼长。本文旨在总结中东整体形势,并对未来的中东局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当代老年》2009,(2):7-7
当地时间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突然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动了大规模空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件。还没来得及散去的圣诞节余韵,被这突如其来的战火冲淡了不少,全球目光再度聚焦到这片长年纷争不休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