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工农群众开展了人民游击战争,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王农民主政府。为了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工农民主政府废除了国民党的一切反动立法,制定了中国法制史上第一个《井冈山土地法》;以后又逐步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苏维埃暂行选举法》、《中华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朱德各自率领的两支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实现胜利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发展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毛泽东、朱德共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1)领导武装起义,引兵井冈山,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现了"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的战略转变,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创举.(2)井冈山斗争全面展开,连续粉碎敌军的"进剿"、"会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井冈山斗争的全面开展,井冈山道路的正确开辟,给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乃至对新世纪新时期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根据地军民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成功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地、新型人民军队的奠基地、井冈山精神的孕育地,以及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汇聚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代表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方向,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建设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从一九二七年在湘赣边界的井岗山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共产党就领导人民大众在根据地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苏维埃政府,并在它的领导下,开始了人民民主法制建设。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制建设,是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它废弃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法律制度,创建了反映人民意志和利益的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井冈山土地法》是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在井冈山(湘赣边区苏区)制定的.这是毛泽东同志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土地斗争经验的总结,记载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长期以来,在研究《井冈山土地法》制定问题上,几乎都只注意到《井冈山土地法》是对一九二七年冬天至一九二八年冬天一整年内湘赣边区土地斗争经验的总结,却忽视了对《井冈山土地法》的制定与当时中共中央对土地问题指示关系的研究,因而影响对《井冈山土地法》的正确评价.根据现有资料的查证,《井冈山土地法》不仅仅是红四军前委、湘赣边区特委总结了湘赣边区的土地斗争经验,而且是依据当时中共中央对土地问题的原则指示制定的.  相似文献   

6.
五十年前,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气魄,在四面白色政权的包围下,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块奠基石"。毛泽东在领导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当时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高瞻远瞩地解决了当时中国革命一系列根本性问题,诸如,首先实现了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独创性地开辟了中国式民主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坚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为党建立了第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等。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许多中共党史教材都将毛泽东领导创建的井冈山根据地评价为“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结合起来的典范.”这也是传统的看法.今天看来,这个看法有无偏颇之处?是否需要再认识?笔者认为,需要再认识.长期以来,人们将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写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看成是中国革命(指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同)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七年,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关头。陈独秀否认武装斗争的必要性,蔣介石一反动,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就被葬送了。革命失败,得到了惨痛的教训。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终于战胜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于是就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地区的武装起义,就有了向井冈山的伟大进军。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时期。为隆重庆祝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十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我们组织马列主义教研室、历史研究室、政治系、中文系的同志,编写了《八一南昌起义大事记》、《秋收暴动大事记》、《广州起义大事记》和《井冈山斗争大事记》,供同志们学习党史、军史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痛苦经验之后,从1927年起领导工农群众举行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开始走上了进行武装割据、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正确道路。到1930年,已先后在全国建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这些根据地都建立了红军和工农民主政权。1931年11月,按计划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奋斗了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廉政思想和实践,至今仍是我们继承和学习的典范,现在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前党中央领导的反腐败斗争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同志都非常重视廉政建设和实践。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廉政建设的问题。他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一文中指出:“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  相似文献   

12.
70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秋收起义夺取大城市受挫后,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正确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中国革命,深入农村用武装斗争推动土地革命,创建了大小十五块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犹如一把锋利的钢刀插入敌人的心脏。国民党反动派对此极端仇视,在军事上对革命根据地疯狂“围剿”的同时,又在经济上实行了残酷的封锁政策,造成了根据地军民的严重经济困难。为了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保证军需民用,党从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以发展农业为主,同时发展工业、商业的经济建设方针,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了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五十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的进军,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它胜利地粉碎了湘赣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开创了土地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使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的烈焰,成为尔后建立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前奏。  相似文献   

15.
《山西老年》2011,(5):7-7
历史回放: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前,毛主席在湘赣边区亲自领导了伟大的秋收起义,在中国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鲜艳红旗,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的革命道路。这是毛主席运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在马列主义发展史上、在中国革命史和我军建军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回顾五十年前的历史,展望未来,将能更好地激励我们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把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毛泽东仍以极大的精力领导了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并全面提出了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著作中.毛泽东领导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和实践.不仅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也为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从中国国情和革命根据地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反革命势力占据了中心城市,革命运动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成为中共四川临时省委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任务.本文就四川党组织为完成这一中心任务所制定的方针和策略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的四川形势1927年“4·12”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聚集一切反动势力向共产党人和工农民众进行疯狂  相似文献   

19.
1928 年12 月,湘赣边界特委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它全面激发了根据地人民的革命和生产热情,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壮大与发展,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土地法制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土地法制在中国局部地区崩溃  相似文献   

20.
以火一般的激情赞颂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讴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鲁迅后期诗歌思想内容的一个最为光辉的方面。这些生动感人的诗篇呼出了亿万革命人民的心声,唱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最强音,是中国革命的壮丽诗章。鲁迅后期诗歌无情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有力批判党内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热情赞颂革命武装力量的成长,充分表现了鲁迅无限热爱毛主席,坚决拥护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坚定革命立场和深厚无产阶级感情。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批判了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制定了一条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路线。并亲自发动和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鲁迅得知此消息欢欣鼓舞。自此他时时关注着毛主席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和革命建设。一九三二年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