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全要素"与"产出多样性"双重约束,提出一种新型的生态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变动指标,从静态和动态的双重视角出发,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区域能源绩效。研究发现:我国能源尚未实现由低效率向高效率的转型,呈现"上升—下降—下降—回升"的演进态势;能源效率的总体差距趋于加大,地区间和地区内均不存在收敛现象,区域间差距和西部地区内部差距是主要贡献因素;忽略非合意产出将导致全要素能源生产率指标被高估,尤其是能源使用技术进步率的高估现象更为明显;我国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实现累积性增长,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能源效率并未出现"追赶效应";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由"不平衡导向"向"协调导向"转变,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并未出现"协调发展"与"加速增长",四大地区普遍呈现增速放缓态势,东部归因于技术进步速率降低,中部、西部和东北则归因于技术进步速率下降和能源效率下滑双重影响;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增速峰值区由珠三角和长三角向京津冀转移;资源型省份陷入"资源诅咒",生态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提高能源消耗产出效率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机扰动和外部环境是研究能源消耗产出效率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传统的DEA模型无法剔除非期望产出对效率值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四阶段Bootstrap-DEA-Malmquist模型,采用199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通过松弛指标调整能源投入,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对能源效率和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扰动,并借助Bootstrap随机抽样法进一步减小由于样本差异造成的影响,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测算了中国能源消耗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和随机扰动对能源效率的估算具有显著影响,剔除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后得到的能源效率值、技术效率变化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调整初始投入后的技术进步值有所上升。此外,考虑环境因素时,能源效率值下降,但是进一步运用Bootstrap随机抽样法消除随机因素的影响后,能源效率值有所上升。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将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从能源效率与能源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中剥离,获得更为准确的能源效率值和能源全要素生产率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11年至2019年中国商业银行季度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探讨人民币国际化对中资银行效率的影响并分析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结算业务规模与股权结构不同的商业银行产生差异化影响。另外,银行业对外开放强化了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中资银行“走出去”强化了人民币国际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外资银行“引进来”强化了人民币国际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融发展与中国生产率增长——随机前沿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umbhakar等的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效应3部分,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采用1999年至2004年中国29个省份的数据,分析金融发展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是金融深化和金融中介垄断都不利于技术效率提高;金融深化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金融中介垄断并不利于技术进步。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首先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发现产业的技术密集度越高,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越高.然后对具有较高R&D密集度的高技术产业,考察各种不同R&D活动的作用,发现企业内部R&D主要通过提高技术进步、公共R&D主要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外资活动仅对技术效率的增长产生影响,未能产生明显的技术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6.
吴丹  王娅莉 《管理学报》2006,3(5):580-585
首先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发现产业的技术密集度越高,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增长越高.然后对具有较高R&D密集度的高技术产业,考察各种不同R&D活动的作用,发现企业内部R&D主要通过提高技术进步、公共R&D主要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外资活动仅对技术效率的增长产生影响,未能产生明显的技术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7.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及其收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克亮  杨宝臣  杨力 《管理学报》2012,(7):1071-1077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和meta-frontier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非参数前沿,分析比较了2000~2008年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采用"技术差距比"衡量中国三大地区之间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收敛性分析考察了全国和三大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趋同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区域差异显著,存在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三大地区生产技术差距明显;共同前沿和区域前沿下的σ检验结果均显示全国和三大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不存在收敛趋势,表明中国各省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地区能源效率差异分析框架,并采用方差分解方法测算了1980 ̄2005年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中各因素的作用大小,结果发现:(1)全要素生产率、资本—能源比率和劳动—能源比率差异的平均贡献份额分别为36.54%,45.67%和17.89%;(2)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作用在不断提高,是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3)此外,增长方式趋同的东部地区能源效率也存在显著收敛趋势,而中西部能源效率内部差异呈现波动性变化。以上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只有改善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促进区域间的技术扩散才能有效提高落后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1998——2007年31个省份地区工业统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估计了这十年间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经分析发现,工业TFP以年均10.8%的速度增长,技术进步是TFP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技术效率次之,而规模效率对TFP区域变动结果来看,东中西部均呈现正的增长尽管有差异,中部最快,地区技术进步程度的差异是造成地区工业TFP差距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考虑国际性技术外溢中技术外溢方和吸收方互动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测算了我国各省吸收同化的无形国际性外溢R&D存量,将其代入Coe和Helpman推导的内生增长模型中,利用我国各省的面板数据估计了自主R&D存量和无形国际性外溢R&D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弹性系数,同时,应用了分位数回归分析了无形国际性技术外溢对TFP的贡献随着各省市TFP的分位点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自主R&D投资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我国各省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无形的国际性技术外溢同样促进了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其作用要小于自主R&D投资对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进一步表明,随着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无形的国际性技术外溢对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1.
基于超效率DEA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下,结合能源系统的特点,构建了以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员数和固定资产折旧为投入指标、经济产值为产出指标的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 DEA方法建立了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并对2006年我国30个区域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通过规模收益分析和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我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DEA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下,根据能源系统的特点,基于DEA方法建立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对中国30个行政区域进行实证研究.针对能源效率的概念缺少统一标准的现状,从综合投入、技术效率和有效产出3个角度界定能源效率概念,为能源效率研究提供清晰的概念框架;构建以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员总数和固定资产折旧为投入指标以及以经济产出和环境影响为产出指标的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可处理非期望产出的DEA能源效率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评价模型在理论研究方面可以有效应用于能源效率的评价.并较好地满足系统分析的要求;在生产实践方面可以为能源效率提供更合理的计量和考核标准,并为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能源回弹效应测算的改进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群伟  周德群 《管理学报》2008,5(5):688-691
技术进步引致的能源回弹效应的存在使传统能源效率提高的政策措施受到严峻挑战,回弹效应的测算也随之成为关注的焦点。针对现有文献研究的缺憾,引入影响能源效率的产业结构调整因素,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量化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进而构建回弹效应测算的改进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层面能源回弹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回弹效应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并显示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碳生产率能将低碳经济的两大目标融为一体,工业部门作为能源密集型部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体,其碳生产率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中国整体碳生产率的格局。目前,大部分学者都用GDP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值作为衡量碳生产率的指标,然而二氧化碳排放空间作为一种投入要素,其产出除了经济绩效外还包括环境、就业等综合绩效。本文基于广义碳生产率的概念,通过对前沿分析方法的比较,选择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DEA方法,测算了中国工业部门各细分行业从2004-2009年的广义碳生产率指数,并对其变化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1)中国工业部门广义碳生产率指数整体小于1,说明广义碳生产率水平整体上存在下降的趋势;(2)引致工业部门广义碳生产率指数整体小于1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15.
规模效率分析是传统DEA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但现有成果未曾对规模收益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进行研究。本文引入可变权重DEA模型,将要素权重用分段线性函数表示,揭示了要素折扣是企业产生规模效率的一种原因,并测量了要素折扣对于规模效率的贡献。实例研究显示,不同企业及不同折扣率对于规模效率的贡献存在差异性。部分企业的规模效率随着折扣率增加而增加,而部分企业的规模效率则随着折扣率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提高能源效率常被认为是实现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不同国家和地区能源效率差异较大,在倡导提高一国能源效率的同时,另一种新经济现象可能会产生——能源效率回弹效应,即能源效率提高节约的能源会被能源价格效应、收入效应和总经济效应等产生的新的能源需求抵消掉。在理论上关于能源效率回弹效应是否存在不同学者给出了各自的解释,实证检验中其大小也因研究主体、方法和时间段的选取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实施建筑节能标准的主要经济和环境影响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对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进行了改进,并结合数量经济和静态比较的方法,创建了实施建筑节能标准的宏观经济和环境影响测算模型。该模型可以从6个主要方面详细测算实施建筑节能标准对各个产业部门的直接经济影响、直接环境影响、完全经济影响和对GDP的总影响。模型测算结果表明,建筑节能的节能和减排效果显著,同时对GDP有小幅的拉动作用,随着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率的增加,它对GDP的拉动强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最后根据对测算结果的分析,提出推广实施建筑节能标准的具体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中,由于企业并未掌握关于生产技术的完全信息,因此可能导致不同生产要素具有不同的技术效率水平。而传统的"径向"技术效率测量方法并不能识别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效率差异。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文献中分别提出了基于利润函数和方向距离函数的测量方法。但利润函数的估计需要用到难以收集的价格数据;估计方向距离函数需要事先设定投入要素缩减的方向,而这一方向对于研究者是未知的。基于投入距离函数,本文构建了一个新的可以测量单要素技术效率的框架,且无需价格数据和事先设定"方向"。文章采用贝叶斯方法分两步估计该模型:首先得到模型参数的估计值;其次在模型参数估计值给定的基础上再估计单个要素的技术效率水平。蒙特卡洛模拟分析发现,与直接估计各要素的技术效率的方法相比,这种"两步法"可以更快的实现马尔科夫蒙特卡洛(MCMC)过程的收敛,并能够较为精确的估计各要素的技术效率水平。之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大学企业社会责任调查的数据,估计了资本和劳动力的技术效率水平。结果显示,企业在利用资本中几乎不存在技术效率损失,并且企业间的资本技术效率水平无明显差异。企业技术效率损失主要来自于劳动力利用不足,且企业间劳动力技术效率水平差异较大。平均而言,劳动力的技术效率水平为77%,即在保持产出和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劳动力的投入下降23%。这个例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识别生产中导致技术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从而有助于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运用SBM(slack-based measure)方向性距离函数分别计算了赔付率约束下的2006-2016年中国境内的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的经营无效率值,并对无效率值的来源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运用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计算出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对中资、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财险业的中资大型公司经营效率最高,人身险业的中资公司经营效率明显高于外资公司;投资收益无效率是造成中小型人身险公司和中小型财产险公司无效率的最主要原因;财险业大型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于中小型公司,而人身险业外资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中资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