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官商关系是影响我国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近代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与不发展也与官有很大的关系,对近代民族企业中的官商关系作探析,会有利于今天市场经济条件的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创办民用企业,到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共建成30个左右。这些企业都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经营,以官督商办为主。关于这类企业的性质和作用,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一洋务派民用企业是否代表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如何看待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和方向,是评价洋务派民用企业性质和作用的核心。有的同志认为:“从官办到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再到商办,这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走过的一条特殊道路”。我们认为,这个看法不符合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创办民用企业,到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共建成30个左右。这些企业都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形式经营,以官督商办为主。关于这类企业的性质和作用,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一洋务派民用企业是否代表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如何看待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和方向,是评价洋务派民用企业性质和作用的核心。有的同志认为:“从官办到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再到商办,这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走过的一条特殊道路”。我们认为,这个看法不符合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4.
洋务企业是近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产物。由于洋务企业的种种弊病 ,这次工业化尝试也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洋务企业的根本问题是官商不分 ,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经营管理上的弊病 ,所有这些最终窒息了洋务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洋务企业未能及时改弦更张以根除企业弊病来求得应有发展 ,这是其一大教训。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工商业私有产权状况在洋务派所创办的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三类企业中,后两类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在商办企业中,商人的经营权受到诸多限制,同时商人的收益权也屡受政府的侵犯。在梳理中国传统社会和近代社会中的私有产权观念中,发现传统社会中对“私”的观念持有否定的态度,而且这一观念一直延续到近代中国,并据此对近代中国工商业的私有产权状况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民初官业民营政策催生了民营楚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楚兴公司在依恃官商私谊承租政府企业湖北纱布丝麻四局期间,开启了内地民族棉纺织企业工头制改革的先河,跻身赢利空前增长的民族棉纺织企业之列.楚兴公司的兴盛历程,揭示出欧战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量的增加,而且有质的提升;同时也表明近代民族企业对工厂科学管理的早期探索存在以借鉴西方经验为主的模仿型和以立足本土实践经验为主的原创型等不同路径.楚兴公司的夭折,则凸显出民初官业民营政策及当政集团对现代企业力行控制的行为偏好,构成了初步发展的民营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的严重桎梏.  相似文献   

7.
“商业英雄”是近年来荧屏上出现的一种新形象。这种新形象颠覆了中国历史上对商人负面评判,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各阶层地位及社会心理的变化。这种形象的出现呼应了当代社会重商的现实,反映了编导者自身的创作理念。英雄化商业精英的创作意向,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优秀企业家的期待,另一方面也不自觉地表现出拜金主义和官商同构的不良倾向。因此,对商业英雄的塑造应该审慎。  相似文献   

8.
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发展史作一个梳理。一方面,从马克思最早提出的"垄断"到列宁首先提出"垄断资本主义",再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垄断资本主义"的继承和批判,西方的学者根据西方资本主义现实的发展演变过程丰富着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也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中国学者们站在了无产阶级的立场,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审视,毛泽东、邓小平都对于"垄断资本主义"有着独到的见解,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商本主义思想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的思想基础,是近代中国商业广告滥觞的内因。明末清初注重经世致用、以"明道救世"为学术宗旨的实学,是近代商本思想的启蒙。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经世致用思潮奋然兴起,为兴办洋务事业作好了理论铺垫。到了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兴起,标志着近代中国西学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而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军事及民用工业,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萌芽。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中国"重农抑商"的观念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工商业及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重商主义的商本思想也相伴而生。洋务运动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突破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本主义的思想桎梏。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广告的诞生以及对广告应用性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官商结合既为晋商长期兴盛提供了契机 ,也是其最终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 ,通过官商结合发展商业的实际经济绩效在逐渐递减 ,交易成本与风险不断增加。由于晋商始终沿着官商结合这一路径下滑 ,最终被锁定在一种低效率的状态 ,导致自己在近代化过程中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 ,洋务派的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一直是研究经济管理的学者关注的中心 ,因为有了这些近代新式企业的诞生 ,也就伴随着洋务派企业管理的产生 ,但许多洋务企业都是从轰轰烈烈的筹建、糊糊涂涂地经营到债台高筑而倒闭 ,给清政府造成巨大的损失 ,这与洋务派的企业管理方式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历史是极其的巧合 ,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洋务派错误的管理思想累见不鲜。本文在考究的基础上欲对洋务派企业管理的弊端作粗浅的分析 ,并对照现代企业管理 ,指出现代企业管理与洋务派企业管理相似的弊端 ,但…  相似文献   

12.
股份制是特定生产力发展阶段上的资本组织制度,它是一种中性的有效的企业组织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股份制缔造了资本主义的辉煌,但它不仅仅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股份制也可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中国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也在实践中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的买办服务于外商的公司洋行,广泛地接触了外部世界的思想、文化和经营管理方法,被誉为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他们新型的商业知识,敢于承担风险的气质,以及他们积累的巨额资金,使他们在投资、经营近代的工矿企业时,具有独特的优越条件。从第一代资本主义企业——官督商办企业的创办开始,买办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始终处于举足轻  相似文献   

14.
在寻租社会的背景下,由于特定的社会产权结构和无法取得独立的法人地位,使晋商走上了一条官商结合的发展商业之路,这也是当时社会条件下商人谋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理性选择.官商结合既为晋商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使其得以成为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地方商帮之一,同时也决定了其难以顺利地实现近代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也是人,也有正常的人情往来和交际圈子。但是领导干部的社会交往问题,义不仅仅是关系个人生活的小节问题,而是关系党风政风、关乎廉洁从政的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意在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握好“官商交往”之间的“度”,慎交友,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社会“半封建”性,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总起来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影响,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渐露头角,资本主义军事技术产生壮大,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全面兴起。考察一种社会形态,不可仅从某一方面,而要全面。这是一种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为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大力发展新式煤炭工业,但因资金不足,所以允许商人以"官督商办"模式参与创办煤矿,成为近代商人办矿的难得契机。徐州近代化煤矿名义上属于"官督商办"性质,但在具体经营中,煤矿创始人胡恩燮父子一改惯例,坚持完全商办的原则,使企业具有明显"商办"的特点。然而时代的局限性最终使徐州近代化煤矿也无法摆脱对封建政治势力的依赖。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私盐市场的形成由"市场需求"决定,盐商与官员均有可能惟利是图"挺身而出"走私食盐。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在归属两淮盐区的湖南南部衡州等府的市场上,官盐几乎无法销售,而广东私盐横行。显而易见,其原因在于粤盐运输距离短,在当地的售价低于淮盐。但将价格优势变成市场事实,还需要人的要素参与。在本案例中,该要素主要有三:第一,两广盐区商人设置"熬锅"煎煮粤盐"化官为私"进入淮界;第二,两广盐区各级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支持广东盐商、强烈反对两淮盐区防御粤私的政策;第三,两广盐区盐商联结并依托湖南地方官为走私活动提供便利。以上诸多因素说明,在湖南南部形成的粤盐走私市场,固然离不开粤盐的价格优势,然而将市场流通的潜在可能性转为现实性,主要依靠的乃是官商联手,两广盐区的官员和盐商利用制度空间,培育与推动了粤盐在湘南的私盐市场,官与商出于特殊利益共同制造了私盐市场。而所谓"市场需求论"与"官商挺身而出论",都不能完全解释私盐市场的内在逻辑,理解传统市场体系必须关注相关的政治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使古老的大清帝国走向中华民国,中国民族政策也经历了由"因俗而治"到"五族共和"的历史性嬗变。回溯民族治理模式由古代到近代的历史变迁,对于正确认识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历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在近代中国又被称为"金融风潮"。自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列强逐步掌控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我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又先天不足,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接连发生多次金融风潮。晚清发生的三次金融风潮,系由企业经营亏损,钱庄倒闭,商业欺诈,股票投机等原因造成,给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极大影响,极具金融危机的代表性。因此对其进行解读,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