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礼”在《论语》中被提到非常高的高度。孔子甚至用“礼”来给“仁”下定义。孔子把“礼”当作“为仁”的前提,克己复礼成了“为仁” “归仁”的标志。人们的一切视听言动都要建立在“礼”的基础上,并以“礼”为准则。  相似文献   

2.
儒家学说嬗变的过程,展示出争鸣和独尊互动的历史画卷。从“诸子争鸣”到“一家独尊”:儒学的确立和成熟儒学发端于孔子。孔子以“仁”为思想核心,为儒学奠定了人道原则和理性原则的基本取向。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规定,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然而,孔子的人道原则存在着“仁”和“礼”的紧张,即“礼”的亲亲尊尊的宗法性和等级性渗进了孔子之“仁”,形成了它“爱有差等”的这一面,这就阻遏了他的人道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青年中出现注重自我价值的倾向,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果我们把价值观念的变化放到社会变革中来考察,那么它的实质和意义就会充分显示出来。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以家族团体为本位,个体的价值取决于家族的价值。因此,“忠”、“孝”成为最高的价值尺度。在家讲“孝”,出门讲“忠”,就是以丧失自我为自我,以丧失个性为个性,在“忠”、“孝”中表现人的价值。古代儒家讲“克己复礼”,宋明理学讲存天理(仁、义、礼、智),灭人欲”,都是要求人们压抑自己的需要,绝对服从家族和国家的需要,以保持家族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影喜欢跟在好莱坞后面学技术学理念,但西方娱乐圈尊崇的环保观念似乎也应该成为我们值得借鉴的“魔戒”。  相似文献   

5.
人生五常     
蓝相艳 《金色年华》2010,(10):49-50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6.
礼多人心忧     
礼多人心忧张理觉时下,送礼之风席卷城乡。大凡掏个人腰包者,不少的已不堪“礼”之重负。虽有“礼多人不怪”之说,但三送两送起来,还是会“礼多人心忧”的。原因就在,我等百姓比不得某些掌权的“公仆”。人家有权力交换,用不着花费工资袋里的血汗钱,自然是“韩信将...  相似文献   

7.
由于有过一段特殊的意识形态关系和政治同盟关系,中国和俄苏的文化联络从20世纪中叶起曾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同属社会主义大家庭这两个近邻曾共度长达十多年的“文化蜜月”,一个被视为新加入的“小兄弟”,一个则被尊崇为“老大哥”。在“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的理想蓝图的鼓舞下,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今彼得堡)  相似文献   

8.
邱靖 《现代妇女》2014,(8):300-300
表面上与儒家仁爱思想背道而驰的“大复仇”思想在儒家思想中显得格外特殊,而实质上却与“礼”和“仁”思想构成了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是做到忠臣、孝父的另一种途径。其有限的复仇范围和两种不同的复仇手段对民众复仇情绪的疏导和法制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梁正科 《现代妇女》2014,(4):303-304
儒家文明以"仁"是人的人性的本质特征,其核心内涵是爱人,"仁者,爱人"。"仁"是儒家传统的道德精华,也是孔子伦理道德体系的最高原则,"仁"作为礼的内在精神,使礼具有爱人的人道主义的意蕴,使礼的各种关系能保持一种理想的、宽容的、关怀的、和谐的张力,同时仁也在道德人格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上,具有核心地位。孔子仁爱思想内涵丰富,基本内涵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仁爱"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连日来,位于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的一座孔子语录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其园主人张济民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我建孔子语录园就是要传承孔子思想,宣传孔子文化,倡导‘仁“礼’,为构建和谐社会尽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没有哪个中国人能做到一辈子不过节送礼,那么如何送礼、该怎么送礼也就成了我们的一个难题。真有“礼到用时方恨少,一到过节就犯愁”的感受。过节送礼的经济考量“今年过节送啥礼?送哈礼呀,送哈礼,送礼只送……”,这算是最近几年来最红红火火的广告片段之一,如今就连三岁小孩都能将它倒背如流。然而,送礼的人有没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12.
礼产生于上古时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统治阶级利用礼维护统治,礼的形式和内涵在这一进程中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殷周时期礼慢慢向世俗化转变,而到了先秦时期礼乐崩塌。孔子正处于这一分崩离析的社会之中,他力图通过恢复三代之礼而平社会之乱。孔子为礼注入了新的元素,礼包含了仁的思想,恭、敬、和、俭则是礼的原则,礼的主要作用是密切伦理关系,进而改善社会关系,最终调整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13.
劳乃宣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学者、官员。他一生尊崇儒学,在清末修律中积极维护儒家的纲常伦理,在"礼教派"中成为仅次于张之洞的重要人物,时有"劳党"之称。他的法律思想对我们研究近代的法律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家族主义的法律思想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国”,是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来有“孝为德之本”之说,考察一个人的德行,首先看其是否尊崇孝道。  相似文献   

15.
未见陈聪仁先生之前就知道他是享誉国内外的资深汽车设计师,他设计的汽车曾多次荣获国际大奖,去年,他设计的“飞驰”汽车模型搭载“神五”航天卫星遨游太空,引起举世瞩目。一说起资深设计师,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是此人年龄较大,资历比较高,白发苍苍,脸上布满岁月苍桑的皱纹。可这里所说的陈聪仁,不过是一个30出头的青年人,他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等几所大学的教授。他对中国汽车设计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国的汽车设计目前  相似文献   

16.
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进行速记的必要性及总体思路面对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现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些列措施来加强道德建设。1996年10月10日,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2001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又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传统道德教育,用语非常简练,用礼、义、廉、耻和仁、义、礼、智、孝、梯、忠、信这“四维…  相似文献   

17.
迎送之礼是中国礼仪风俗中的重要礼节,它专指在人际交往当中的迎接与送别客人的礼仪。迎宾与送客相对应,是社交礼仪中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环节。迎宾标志待客礼仪的开始,送客则表明礼宾待客进入最后一道程序,此次的社交活动即告一段落。礼宾待客既有约定俗成的迎送之礼,又有言简意赅,彬彬有礼,富有浓厚人情气息的欢迎词和告别语。 比如迎客,古人就有“拥彗”之礼。彗指扫帚。宾客至,家中仆人双手拿扫帚躬身门前迎接,表示家中已打扫干净,欢迎客人光临。相反,谢绝客人叫 “却好”,意思是不复扫径送客。古人对尊贵的客人,为表示敬…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中国,从帝王到百姓似乎都在坚守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在漫长的以农立国的历史中,家族就像一把安全伞,庇护着每个人由小到老的生活和生存,而对待家中的老者则强调奉养有道,“二十四孝”的故事更是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9.
文化包括物质、社会(制度)、精神(心理)三个层次;相应的,文化也具有三个功能:社会教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就有尊老敬老的文化习俗.从甲骨文“孝”字的表意字型也可以看出,“子”双手举起,并向下动作,做出磕头样子,给老人请安,达到“孝敬”的目的.这说明3000多年前,人们对老人就有了尊崇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职业》2008,(2):20-20
商务送礼讲究艺术和技巧,从时间、地点一直到选择礼品,都要费人心思。“利”和“礼”相连,往往是“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很多大公司在电脑里有专门的储存,对一些主要关系公司、关系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爱好、生日都有记录,逢年过节或者什么合适的日子,总有例行或专门的送礼,借以巩固和发展公司和客户的关系网,确立和巩固公司的商业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