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来越多的孩子为过敏性慢性疾病所苦.在秋季各种过敏性疾病中,以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炎最常见.减少家电对儿童的辐射、避免与过敏源接触、注意饮食和起居是避免过敏疾病发生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2.
“疾病”的隐喻与影视剧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济远  王建成 《东岳论丛》2012,(11):114-116
疾病作为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和生理现象,是人生“生、老、病、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自然而然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隐喻是艺术思维与艺术创作的基本特质,艺术对于“疾病”的表现与表达,不只是简单地再现现实中的“疾病”,更多的是赋予“疾病”以某种道德和情感色彩,同时囿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艺术创作中这种对“疾病”的隐喻在价值判断上泾渭分明.现当代影视剧叙事中,疾病的隐喻始终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阐释世界,使得“疾病”表现出浓重的道德含义和商业化标准.疾病的隐喻渗透进影视剧叙事,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洪水过后可造成多种疾病的暴发和流行,常见的有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和各种皮肤病等,其中皮肤病约占各种疾病的50%以上.较常见的皮肤病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医学模式下,患者体验的表达与医生的治疗解释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分歧。但生物医学的兴起赋予了医生、尤其是医学仪器以垄断性的地位,使得疾病的定义从患者的自身感受转移到仪器标志的指标,广义的身心疾病演变为狭义的躯体疾病,只有后者才值得医学关注。但患者依然凭借其自身体验求医问诊,使得医患双方使用的话语出现分歧。当个体的陈述不能得到医学检查的证实而又坚持求医时,现代医学便将这一现象贴上了躯体化的标签。从医学社会学的历史视角看,正是医患话语的分殊,导致了躯体化这一现象的彰显。  相似文献   

5.
农民眼中疾病的分类和治疗与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理解有所不同,他们所处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塑造了他们的疾病观和治疗方式的选择.面对农村相时贫困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农民理性地把疾病分为可以治愈的"小病"和命定的"大病".由于正式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需求,而在社区情理中"治疗"比"治愈"更为重要,于是农民会向以"大仙"为代表的非正式医疗系统求助,这就形成了"仪式性治疗"."仪式性治疗"集中体现了医疗作为社会伦理表达的意义,对家人的"治疗"的表达不仅是对家人的交待,更是对乡土社会中固有的"社区情理"的交待.由此可见,在医疗这个层面上,国家力量目前对农村社会的渗透仍然是有边界的,以正式医疗系统为其物化代表的现代医学与以非正式医疗系统与其物化代表的民间医术(包括巫医)之间的较量其实还远远没有到完结的时候.而在"仪式性治疗"背后是农民面对生活时冷峻的理性.  相似文献   

6.
初春时节,天气寒冷,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专家提醒大家,为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袭击,要坚持唱好“五部曲”。唱好保暖曲。别让身子受凉“春捂秋冻,百病不生”。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雨雪天、大风天、沙尘天来临时要尽量少出门。  相似文献   

7.
《家庭科技》2012,(3):23
21世纪后,人类社会进人了疾病多发阶段,而艾滋病更成为了世界难题。为提高对艾滋病的防控意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然而,防控疾病不能仅仅依靠医疗救助,更多的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加以重视,只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才能防患于未然。防性传播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2.同性恋者必须停止多性伴侣的性乱  相似文献   

8.
疾病社会学是医学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在西方学术界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学术界还没有引起重视.在人类社会中,一些重大疾病面临高度的污名化和社会排斥,导致患病者遭受严重的生理和精神损伤,阻碍了个体的职业机遇和社会化能力.在西方国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针对疾病污名化和社会排斥的机制,但患病者仍然面临艰难的情形.本文从疾病社会学的理论发展、疾病的污名化、职业和社会排斥、干预机制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西方疾病社会学的最新进展,试图为我国薄弱的疾病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西方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9.
《家庭科技》2012,(6):23
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提出了10条健康老人的标准. 1.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型,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2.无偏瘫、老年性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常. 3.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4.无慢性肺部疾病,无明显肺功能不全. 5.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最后30年里国际史学界极为重要的进展之一,是令长期不被历史学家重视的疾病史研究,在威廉·H.麦克尼尔开拓性著述的带动下,有了革命性的突破和振兴。尽管麦克尼尔自己并没有在疾病史领域继续深入下去,但其创立的"麦克尼尔范式"即疾病史研究的全新模式,却为21世纪新疾病史学的理论建构,树立了榜样及奠定了基石。21世纪的新疾病史学,须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的特点及需要,以完全不同于旧的、传统的疾病史研究的切入角度、视野和理路来构建。其切入角度,应该同人类基本需求密切相关而落在受此支配的人类行为这一关键点上,并且将研究视野引向及扩展至生态环境领域。其新的研究理路,则应当是某种基于全球史、生态环境史、疾病史三者之间相关性及交互作用的新综合。本篇为该论文的上半部分,着重阐述中外史学界对史上疾病问题的忽视状况和程度,20世纪以来现实中疾病史研究的不同路线,以及70年代起国内外就此出现的新转机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最后30年里国际史学界极为重要的进展之一,是令长期不被历史学家重视的疾病史研究,在威廉·H.麦克尼尔开拓性著述的带动下,有了革命性的突破和振兴。尽管麦克尼尔自己并没有在疾病史领域继续深入下去,但其创立的"麦克尼尔范式"即疾病史研究的全新模式,却为21世纪新疾病史学的理论建构、树立了榜样、奠定了基石。21世纪的新疾病史学,须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的特点及需要,以完全不同于旧的、传统的疾病史研究的切入角度、视野和理路来构建。其切入的角度,应该同人类基本需求密切相关而落在受此支配的人类行为这一关键点上,并且将研究的视野引向及扩展至生态环境领域。其新的研究理路,则应当是某种基于全球史、生态环境史、疾病史三者之间相关性及交互作用的新的综合。论文的下半部分是阐述的主体内容,着重从跨学科的角度思考/探讨了全球疾病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所记录疾病步及人体五官、四肢、体内脏器和神经系统等,主要有眼病、耳病、手病、足病、麻风病、腹心病和精神病等疾病种类.部分疑难疾病名称中,"肿"是血吸虫病并发症,"风"指麻风病,"雀"为三国时期长沙地区方言音,"刑"是指身体遭受锋利的金属器具伤害导致严重致残的外科疾病,"盲"为"盲"字之省笔.  相似文献   

13.
熊毅  邱丹 《云梦学刊》2012,33(3):117-119
约翰·多恩的作品以“玄学之美”著称。用“疾病”作为他的散文的关键词在17世纪实属少见。多恩认为疾病来自于上帝,也结束于上帝。因为人有罪,疾病才会骚扰人类,同时,疾病让人忏悔,让人彻底醒悟。疾病既是对罪恶的惩罚,也是通往救赎的必经之路。多恩的长篇散文《突变引起的诚念》让人直面疾病这一悖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模糊评价法,以医疗费用和劳动力损失作为评价因素,评价农村居民各种疾病损失程度;以年龄和生活水平评价因素,评价农村居民疾病风险发生概率。最后,根据疾病损失程度和发生概率计算各种疾病的风险值并提出相应的简短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家庭科技》2009,(7):22-22
内分泌失调,本身并非是疾病,而只是一种症状,它既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也会因为一些疾病而改变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雌激素并非越多越好 章颖一度觉得自己的乳房不够丰满,便和已步入更年期的妈妈一起服用雌激素.一次洗澡时她意外地发现胸部有明显触痛,去医院被检出患有乳腺增生和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6.
疾病研究是环境史领域的重要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哥伦布交流>既是环境史领域疾病研究的开山之作,也是典范之作,它在研究视角、史料运用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值得借鉴之处.环境史领域的疾病研究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大庆精神充分体现了人民的主体性,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承和弘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将干部和群众、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协调起来,形成一种能够上下同心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取向,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取向,要坚持开放包容、继往开来、融合创新的开拓性发展取向,要坚持解放思想、不断自主创新的主体性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19.
刘文 《学术界》2007,1(4):140-144
身体与自我是不可分割的;身体在自我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人自我认同的核心.社会、个体自我不仅与身体直接相关,与身体疾病以及两性关系也有着重要关系.身体上的疾病其病根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也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和调控,是社会矛盾和社会关系外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20.
1.和谐医院的内涵社会主义的和谐医院,是指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公益事业特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