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 据初步统计,自1980年至1988年,全国发表汉赋研究论文约180篇左右,专著两部(龚克昌《汉赋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陶秋英《汉赋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此书193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时,原名(《汉赋之史的研究》),涉及到汉赋研究的诸多问题。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近几年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一、赋的源流与归属关于赋的源流,主要有以下七说。 1.“古诗之流”说。从汉代以来,班固“赋者古诗之流也”(《两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有着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他不仅是五四运动的主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启蒙者,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连任中共中央第一届至第五届的总书记.因此,对陈独秀的研究,理应是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课题.但是,我们回顾建国以来对陈独秀的研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可以看到,长期以来似乎是一个"禁区",谈不上研究,即便是对陈独秀进行的研究和评价,也更多的是从批判入手,且多是贬损指责和否定.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陈独秀研究才真正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势头.  相似文献   

3.
清词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的创作,到了清代呈现出一派中兴气象。“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一代清词总量将超出二十万首以上,词人也多至一万之数”①。清词,不仅数量多,而且从思想艺术、认识作用和审美内涵等多方面看,其价值和成就应在元明两代之上。与清词创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相较而言,本世纪前80年的清词研究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取得应有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从本世纪初到1949年以前,共发表清词研究论文19篇②,其中有12篇研究纳兰性德,2篇研究顾太清,其余5篇属概述性质,多泛泛而谈。1949年到1980年以前,共发表清词研究论文6篇,其中3篇研究纳兰性德,1篇研究…  相似文献   

4.
百余年中国哲学研究经历了民国时期、1949年至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以来三大阶段。民国时期的中国哲学研究属于“哲学”的自觉性阶段,且主要通过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来完成。1949年至1980年代末属于中国哲学研究的意识形态化阶段,它包括前后两段,前一段属于日丹诺夫模式,后一段属于列宁模式。列宁主义的开放性及政治上的改革开放环境成就了1980年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多元性。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1980年代末以前的中国哲学研究大体上属于“本型—摹仿”类型,是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而对所谓一般“哲学”理念的摹仿。这种“本型—摹仿”类型的中国哲学书写和研究方式带有生搬硬套和强势构造的特征,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1990年以来的中国哲学研究发生了巨变,通过对特殊性的寻求和肯定,中国哲学建立了其自身的主体性。随着“文化热”“国学热”“经学热”和“出土文献热”的持续,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强化。其主体性建构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由特殊性进至主体性的方法论;在心性论、价值论和思维方式上作了自我肯定,建立了一套能够自洽、自立和自生的话语体系;本着中国哲学自身的问题、概念、命题及其经典来展开研究;经学哲学兴起,先秦哲学面...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转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从党的领导机构来说,是建立了一个临时中央政治局。一九二七年七月八日左右,共产国际发来指示,将陈独秀免职,陈独秀当时也领导不下去了,共产国际指示改组中央领导机关。七月十日左右,由鲍罗廷主持,在汉口召开了一个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没有让陈独秀参加。把陈独秀隐蔽在一家文具店里,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沈寂 《学术界》2002,(4):255-264
该文是作者 2 0 0 2年 6月 1 5日在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第二届大会上作的报告 ,较系统地回顾了在陈独秀家乡———安徽省成立研究会以来所开展的工作、陈独秀研究的历史以及安徽研究陈独秀的特点 ,概述了当前陈独秀研究的形势、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并就陈独秀的评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认为要尊重历史 ,还是让陈独秀留在民间的好。  相似文献   

7.
藩镇割据是唐代后期重要的政治现象,也是唐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仅据中国知网统计,发表于各种期刊的以"藩镇"为题的论文及硕博论文不下百余篇,其中有关"藩镇割据"的论文就有四十篇左右,并且多为新世纪以来之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近年以来的藩镇割据研究呈现出不断扩大和深入的趋势。然而,有关藩镇  相似文献   

8.
2009年8月8日至10日,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山西省历史学会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联合举办了集体化时代的中国农村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著名院校、科研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31篇,参会论文既有理论方法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1991年5月22日至24日,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重庆海关等七单位联合召开了“重庆开埠100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重庆、成都等地从事历史和经济研究的专家、学者120多人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40余篇。美、日、加拿大等国家的一些学者和友好组织也提交了论文,或发来贺信、贺电。这次学术讨论会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二是涉及面广而中心突出;三是视野开阔,纵横比较。紧紧围绕“重庆开埠与重庆社会”这个主题,把重庆开埠以来近百年历史,放在  相似文献   

10.
《文史哲》2017,(1)
<正>2016年11月4日至6日,由山东大学文学院与《文史哲》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文学史研究问题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来自海内外8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出版单位的120余名学者出席会议,提交学术论文100余篇。现将会议情况综述如下:一、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问题与方法孙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指出,新世纪以来古典文献学的方法主动介入古代文学研究,带来了选题  相似文献   

11.
<正>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于是全国军民奋起抗战,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陈独秀作为政治犯被国民党当局释放出狱,结束了他将近五年的铁窗生活。陈独秀出狱后,立即引起一些人的“关注”。有人想请他去美国写自传,有人想利用他作招牌,另组什么新党,还有人要拉他参加国防参议会,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装饰门面。但是,这一切都没有打动陈独秀,他表示要抗日救国,参加抗日运动。随后,陈独秀便发表了一些政论性文章和讲演,谈论抗日战争及有关时政问题。其中有几篇,如《民族野心》、《资本主义在中国》、《我们为什么而战》、《我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还涉及到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判定问题,并提出了中国已经是一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论点。这是陈独秀的晚年定论,值得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1997年是《三国演义》研究史上是一个值得书写一笔的年份。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和汉中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于11月2日至6日在陕西汉中成功举行。本年,中国大陆发表的《三国演义》研究论文,大约在60篇左右;提交汉中《三国》讨论会的论文,也有将近60篇。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引人注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对《三国演义》研究领域的审视与开拓新时期以来,《三国演义》研究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如何进一步深化已有的研究,如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此,一些学者作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 ,其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以往对陈独秀政治思想的研究 ,偏重于分析中共三大前后和大革命后期的右倾错误 ,忽略了 1 92 5年五卅运动前后陈独秀政治思想的进步和发展。这样 ,既不能全面地研究陈独秀的政治思想 ,也影响到对中共早期历史的评价。1  从 1 92 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到中共三大前后 ,是陈独秀政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 ,陈独秀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作了许多错误的分析。在对于工人阶级的认识上 ,陈独秀由以前重视工人阶级转为重视资产阶级 …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复杂的人物,史学界对他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特别着重对其右倾错误的研究。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的产生有其主客观原因,既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有关,也与他个人的主观因素密不可分,但需要强调的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不等于陈独秀个人的右倾机会主义,它是一个历史性的政治范畴。  相似文献   

15.
<正> 严羽的《沧浪诗话》(以下简称《诗话》)是宋人诗话中最有名,对后代影响也最大的一部。196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郭绍虞先生的《沧浪诗话校释》。截至1985年底,全国各地报刊共发表有关严羽和《诗话》的论文约60篇左右。1985年10月底,全国首届严羽学术讨论会在福建邵武市召开,又提交论文52篇。这篇综述,以近几年发表的论文为主,兼顾大会论文。一、关于严羽的生卒年和生平严羽,《宋史》无传,有关的生平资料传世很少,生卒年难以确定。关于生年,主要有1174至1189年间、1192年、1195年左右、1189至1195年之间、1197年、1203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曾在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思想史、文化史上均有深广影响 ,又始终褒贬并存、毁誉交加的特殊历史人物 ,陈独秀无疑极富研究价值 ,其研究热潮自然也早已形成———有关专著不断问世 ,文章更如恒河沙数 ,且不乏突破性成果的取得。然而 ,陈独秀研究中涉及最多的还是其政治思想、建党思想、文化思想等 ,而对于其哲学思想的研究却相对较“冷” ,只有一些单篇的文章 ,未见系统研究的专著。前不久 ,青年陈独秀研究专家朱洪先生继《从领袖到平民———陈独秀沉浮录》、《陈独秀与中国名人》、《陈独秀传》后 ,又推…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复杂的人物,史学界对他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特别着重对其右倾错误的研究.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的产生有其主客观原因,既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有关,也与他个人的主观因素密不可分,但需要强调的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不等于陈独秀个人的右倾机会主义,它是一个历史性的政治范畴.  相似文献   

18.
敦煌文学的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自汉武帝建郡以来,学术文化及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00年藏经洞出土的五万多卷文书,其中有六千多篇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基本上是唐、五代至宋初大约四百年间形成的。这些文学作品的出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县级财政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从1980年至1994年,14年县级财政收入增加12.08亿元,年均增长11.40%;财政支出规模也不断扩大,14年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浙江树人大学副校长徐绪卿同志的论著--<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7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四个篇章,计38万字.第一篇:"十一五"期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第二篇: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第三篇:民办高等学校发展研究;第四篇:民办高等教育个案研究.该书由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懋元先生作序,他认为:该书反映了浙江树人大学2000年以来快速发展的轨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它的出版发行,既有现实意义,也有较好的历史观照价值.为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该书的特色和亮点,本刊特别刊出方集理先生为<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一书撰写的书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