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清官难断家务事,一个是女婿怕丈母娘,一个是媳妇怕婆婆,两人的婚姻被推到了悬崖边。清官难断家务事,一个是女婿怕丈母娘,一个是媳妇怕婆婆,两人的婚姻被推到了悬崖边。今天我们讲述的是两个网友的真实故事。丈母娘寸土不让网名:六月吹雪  相似文献   

2.
婆媳情     
可儿 《老年世界》2006,(21):21-21
婆婆已过世两年,在这两年里,我会经常想起。 若论岁数,婆婆和我整整相差一代人。她和我外婆同岁。她们同样因为家庭的贫穷和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被送人做童养媳。从婆婆的口中得知,在那个封建意识极强的时代,她们经受了常人没经历过的身心痛楚。  相似文献   

3.
2008年7月,一则"12个保姆相继辞职,女董事长辞职回家照顾瘫痪婆婆"的新闻传遍重庆。一时间,对这个瘫痪婆婆羡慕不已、自叹命苦的老人有之;被孝媳震撼并积极向她学习的子女有之;认为董事长辞职尽孝是严重的资源浪费的人也有之。董事长辞职回家伺候婆婆,究竟值不值呢?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探讨"婆媳矛盾"这个敏感话题时,抱怨和控诉似乎大多来自儿媳。"恶婆婆"、"极品婆婆"、存心和儿媳过不去的婆婆似乎处于"上风"的都是婆婆,受委屈的都是儿媳。但这个婆婆,却被儿媳"折磨"得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5.
亲子趣事     
流产 一家人正在看电视,电视广告提到"流产"二字,儿子马上问是什么意思,婆婆赶紧调台,正巧停在一个讲体彩的频道,就说:"是买彩票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正物质虽然有可能是爱情的催化剂,但爱情绝非在物质面前不堪一击。和柯哲去他家,第一次见婆婆时,我委实吃了一惊:我未来的婆婆居然这么年轻漂亮!50多岁的人,看起来顶多40出头。大波浪长卷发,肤色白皙,气质优雅,穿着时髦,根本就和职业女性不搭边,反倒有点像老电影中活跃在军统里的女特务。我被自己的想象吓了一跳,我怎么一见面就给婆婆安  相似文献   

7.
小姑要出嫁     
<正>当妈的,总是偏心的。和不争气的女儿比起来,儿媳妇做得再好,也得不到婆婆的宠爱。婆婆被小姑气得住院了周五,舒洁正在班上和同事们商量郊游的事情,婆婆的电话就来了。婆婆基本不给她打电话,一打保准是大事儿。之前有一次是因为婆婆在家犯了心脏病,而老公伟涛又出差  相似文献   

8.
心结     
老詹 《老年世界》2009,(12):10-10
我们买好房子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婆婆接到城里来了。老公是独子,公公去世早,老公考上大学后婆婆基本上就是一个人生活了。本来想让吃了一辈子苦的婆婆到城里来享福,可婆婆只来了两个月就呆不住了,执意要回乡下去,说在农村呆习惯了,心里总放不下那些土地。还说自己还不老,田里地里的活都能干。看到婆婆整日神情不安,人都消瘦了,我和老公只好把她送回了家。  相似文献   

9.
《女性天地》2010,(10):34-35
十几年前,严女士为给婆婆和丈夫治病,负债累累,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她打工维持。不久前,丈夫旧病复发去世,儿子尚未成年。为了给婆婆治病,她卖掉了嫁妆,瘫痪十几年的婆婆在她的精心照顾下终于能站起来走路了。不少好心人为严女士提亲,婆婆也劝她找个伴。经过仔细考虑,严女士提出:“我只有一个条件:带婆婆一起出嫁。”媒人闻言,纷纷打退堂鼓。  相似文献   

10.
闫玉兰 《老年人》2013,(3):32-32
婆婆高寿78岁,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我一直庆幸善良能干的婆婆有个好身体。可是身体好不见得永远健康。去年八月,婆婆突患重病,几度住院都没有好转。焦灼中我夜不能寐,泪流不干。和婆婆相处二十三年了,我们婆媳关系非常融洽,从来没有红过脸。对于我来说,婆婆如母如师,是我最尊敬的长辈。婆婆是我们单位的退休职工,社区的人都认得她,她的善良能干有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人工授精才终于怀孕的她,却在丈夫死后,被往日感情融洽的婆婆一脚踢出了家门。当婆婆要求她打胎失败后,又逼迫她把孩子送给别人。忍无可忍的她把狠心的婆婆告上法庭,事情的真相却让所有人震惊了……  相似文献   

12.
婆婆与媳妇常常是对着干的双方,尤其是当婆婆和儿子儿媳 住在一起时,那更是天天唱对台戏。婆婆往往喜欢给家里的几口人 划分派别,把自己和儿子、孙子等划归为“里人”派,媳妇划成“外 人”派。在日常生活中,婆婆喜欢斤斤计较,偏向“里人”或自己, 所以婆媳之间常会发生“唇枪舌战”,以语言论英雄。为维护自己 的利益,媳妇可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13.
幼年遭弃,上学受阻,精神受创刚出生22天的小珩(化名),就被父母以每月500元的酬劳托给了D婆婆抚养。许是上苍怜爱小珩,D婆婆视其为己出,弥补了小珩亲情的缺失。但是,从3岁起,小珩父母便不再支付婆婆任何酬劳,并与婆婆失去联系。可婆婆始终不放弃小珩,仅靠儿女给的生活费省吃俭用供小珩生活和上学。  相似文献   

14.
据《成都晚报》报道:朕婆婆名叫朕平,陕西汉中入。1933年,22岁的朕婆婆参了军,在部队里跟着医生们学习中医。先后在新疆中医院、新疆第十二医院等单位工作过的她退休后搞起了按摩。朕婆婆说。"退休后。我到了克拉玛依,在那里我开始钻研按摩技术。"由于老伴喜欢成都。1999年朕婆婆和老伴一起来到了成都。来到成都后,朕婆婆还是继续着自己的按摩职业,尽管那时她已经88岁。由于按摩手艺好,朕婆婆的生意一直不错,"人多的时候一天有十多个,少的时候也有七八个"。  相似文献   

15.
贺爱荣 《老年人》2006,(3):33-33
刚结婚那阵子,由于单位住房紧张,我们小两口就和公公婆婆住在一块。婆婆原来在乡下,把户口迁进城还不到10年。别看她没读过书,人却精明能干,说话办事干脆利落,让我这个读了书的儿媳妇也自叹不如。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我对婆婆不知根底,心里有点害怕。一天,婆婆老家的客人  相似文献   

16.
金凤 《老年人》2012,(7):10-12
植物人婆婆被医生断言只能活两年,身为医生的儿媳决定辞职在家照顾婆婆。为了消除婆婆身上的尿泡(长时间躺在床上,身体被尿液浸泡后长的疮),她想了很多点子:在床上挖洞,设计大小便警报系统,把马桶上的自动冲洗功能搬到床上,在床上装上电子按摩器……捣鼓来捣鼓去,最后,她和丈夫合力造出电动护理床,赚到千多万家财,而她  相似文献   

17.
肖建明 《老年人》2006,(9):30-31
婆婆40岁就守寡,一个人拉扯大一双儿子,生活过得非常艰难。自从我与她的大儿子结婚后,她就与我们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婆婆很勤快,也很慈祥。特别是在我怀孕后和“坐月子”期间,她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把我照顾得熨熨帖帖,常让我感到怪难为情的。不过,我也发现婆婆经常会一个人坐着发呆,有时还偷偷地叹气。我认准了婆婆心里一定搁着什么难出口的事,于是细心地观察,委婉地探询,直到她终于向我敞开了心扉。原来,10年前,婆婆在公园锻炼时认识了比她大5岁的张大叔。日久生情,两位老人孤独的心越靠越近。然而,碍着两个儿子,婆婆和张大叔若即若离,始…  相似文献   

18.
陈方霞 《老年人》2013,(5):35-35
公公去世十多年了,婆婆却还是一个人住在乡下。每次丈夫回家看望婆婆,回来后总是闷闷不乐,有很重的心事似的。我知道丈夫是惦记乡下的母亲。可从结婚到现在,婆婆从未来城里跟我们住过十天半月。平日里我在家自由散漫,不想做家务,如果婆婆来了,看到我一副"懒婆娘"的样子肯定心生不满。就是因为这个顾虑,我  相似文献   

19.
正在北京工作的东北女子黄雁几年前与北京男子许剑结婚,婆婆陈红英善待这个外地媳,婆媳俩像母女又似闺蜜。一次偶然,黄雁在微信朋友圈上传了婆婆与老知青的几张合影,无意中触碰了婆婆的陈年旧事。让人惊骇的是,这一举动竟让婆婆送命,并颠覆了黄雁与3个家庭的幸福……  相似文献   

20.
正公公在婆婆手心里写下那几个字的时候,婆婆的泪水像开了闸的洪水,仿佛把一生的泪都流了出来。公公临终时,已经无法出声了,肿瘤压住他的声带,他只能张嘴,却无法出声。他拉住我的婆婆,在她手心写字,写一个婆婆念一个,念到最后,合成一句话——"下辈子,我还去找你,还做一家人。"婆婆隐忍了大半辈子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婆婆是二十岁时经人介绍嫁给公公的。公公家里很穷,结婚当天,用一个平板车把婆婆接过来。无法想象婆婆当时的心情,该是怎样的心酸呢?公公教书,挣不了仨瓜俩枣,家里比脸还干净。而婆婆自打娘胎出来就生了一个怪病,有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