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邓小平的辩证反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反腐败思想充满辩证色彩 :既及时指出了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 ,又对全党的党风状况做出了科学的估量 ;对腐败现象既要进行坚决的斗争 ,又要牢固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既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又不能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孤立地反腐败 ;既要依靠人民的力量 ,又不搞群众运动 ;既要从具体事件抓起 ,又要突出重点从严从快从重治理 ;既要靠教育 ,更要靠法制。邓小平辩证反腐观为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当前群众议论最多和最关心的问题是:物价上涨、分配不公和党内的腐败现象。而党内的腐败现象又是群众最关切和最盼望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纪检工作如何开展反腐败斗争,谈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邓小平关于反腐败的论述为武器,提出从三个方面把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即深入认识腐败的本性和反腐败斗争的特点;深入分析有些腐败现象蔓延的原因;深入解决关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初期,贪污、浪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腐败现象高危频发,中国共产党大张旗鼓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形成了"不敢腐"的强大震慑.同时,开启制度建设,编扎"不能腐"的笼子;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搭建"不想腐"的防线.分析该时期腐败现象的表现、产生原因和反腐防腐的举措,总结历史经验,可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反腐败斗争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腐败现象的存在和蔓延 ,在我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反腐倡廉仍将是一场复杂、艰巨、长期的斗争。认真研究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育官以廉的廉政思想 ,对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党著名的政治家和理论家,在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其富有特色的反腐败科学理论,如认识反腐斗争的历史必然性、重要性和艰巨性,分析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探索反腐败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如加强党性锻炼,重视反腐的思想教育,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严厉打击惩治腐败等。刘少奇同志的反腐败斗争科学理论,对当前的反腐斗争有着重要的指导、启迪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反腐败,主要是实践问题,但也有一个理论问题,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存在、既有根据,又有条件。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反腐败斗争一直是很重视的。其基本做法,一是思想教育防腐,二是群众运动治腐。对腐败现象产生认识不够,忽视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明显的缺陷。树立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观念,搞好体制改革的同时坚持反腐败,才能把这一重大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8.
张国安 《南都学坛》2007,27(2):94-97
十月革命后,针对苏俄党内和国家机关中出现的诸如铺张浪费、贪污受贿、追求特权等严重的腐败现象,为确保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永久性地位,防止国家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列宁在对腐败现象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阐明了社会主义国家应以法律为武器同腐败现象进行斗争,并提出了一系列反腐败的法律对策。加强立法,为反对和治理腐败提供法律武器;加强法制教育,培育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观念,根除腐败现象的思想基础;严格执法,依法对腐败分子实行严惩,以儆效尤;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从制度上堵塞腐败现象赖以滋生和蔓延的漏洞。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江泽民同志的反腐败思想,研究、分析了江泽民同志关于反腐败斗争的性质与定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社会主义条件下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略等方面的科学论述和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惩治腐败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惩治腐败论略席富群建国初期,由于旧社会习惯势力的遗留影响、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和党内贪图享受思想的产生等,曾一度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自觉性与巨大的决心和魄力展开了反腐败斗争。党在紧紧依靠群众反对党内的腐败现象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江泽民同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等,深刻分析和全面总结了我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概括地说,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改革和发展、维护稳定为目的;必须综合治理,走法制化之路;必须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坚持总体规划,稳步推进;必须从严治党,又坚持对人的处理持慎重态度;必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必须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自身建设;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必须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2.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同时也找到了一条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之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贪腐整顿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整风和整党运动,从改革开放新时期推进党的廉政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廉政建设的完善成熟。全面总结党的廉政建设经验,明确党的领导为核心,夯实思想教育为基础,筑牢制度建设为保证,紧抓权力监督为关键以及营造文化氛围为导向,对于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廉政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由“虚”到“实”的根本转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着重要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陕甘宁边区政府廉政建设经验对新世纪加强执政党的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增强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仍然应高度重视廉政建设,因为廉政建设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廉政防腐的力度决定着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廉洁自律的领导集体是增强执政能力的内在合力。  相似文献   

14.
电子政务可以从五个方面促进廉政建设:一是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二是可以加大制度和规则的执行力度;三是电子政务使全程监督、实时监督成为可能;四是电子政务可以成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途径;五是促进公众参与,加强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90年反腐败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一部反腐倡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从未丧失对腐败危险的警惕;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反腐败斗争的领导,从未放弃或松懈自己的职责;始终坚持依靠人民的力量,从不脱离群众;坚持标本兼治,着重提高人的觉悟,加强法制建设,从不舍本逐末;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反腐败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从不僵化和教条;坚持边实践边总结,注重以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反腐败实践,从不轻视理论。  相似文献   

16.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建国以来,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成功树立了"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的执政党形象;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体制机制逐步成型;见利思义和劳动致富等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观;承载和支持廉洁理念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稳步发展.对我国廉政文化建设成就的总结,有利于人们客观认识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关于腐败的危害性、腐败产生的根源及廉政建设的思想构成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同志在廉政建设方面的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精神 ,对我们当前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一整套廉政制度,但制度反腐却未取得明显实效,腐败形势仍然很严峻。制度反腐未取得明显成效的原因在于:廉政制度的适应性状况不佳。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廉政制度与制度环境不相适应;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不相适应;廉政制度与制度实施机制不相适应。其根源在于:现有廉政制度效率释放已尽;新的廉政制度变迁动力不足;廉政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9.
宋代司法官员既继承了前代重视廉政的传统,又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廉政思想。一是在选用官吏时将清廉与否作为重要标准;二是提倡节俭生活以"节用养廉";三是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四是奖廉和惩贪并举,以促进吏治的清明。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将廉政风险防控引入高等学校的反腐倡廉工作中,结合高等教育实际,在把握廉政风险防控内涵的基础上,加强以预警、监控和处置“三道防线”为主体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形成以廉政风险防控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与党务校务公开相结合、与目标管理相结合、与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四个结合”为突破点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