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0.1 本文的“副体结构”系指“副词+体词性词语”组成的句法结构。如“(玩的)净险招儿,(屋里)净书,(明天)才星期天”等。现代汉语副词能否修饰名词,或能在多大程度上修饰名词,从50年代至今一直为语法学界所关心,但至今看法仍异多同少。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口语调查。调查中我们将副词限定在《现代汉语八百词》所收词条的范围之内,同时将名词扩大为包括名词、以名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的字短语及人称代词在内的体词性词语。 0.2 《现代汉语八百词》共收副词(包括兼类、同音)210个,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其中有  相似文献   

2.
"真个"构成的副体结构表达的语义功能主要有三:一是表达强调的意味,可以用焦点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二是表达判断的语义,"真个"是"真"的双音化的结果,唐五代"真个"就已产生,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真个"消失,只存在于方言之中;三是"真个"构成的副体结构既可以用于问句中,表示疑问与强调,又可以用于复句中,表示假设与强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一头黑发”式“量词短语”的特点作了分析,认为:(1)这类量词短语中的数词只能是“一”;(2)可形成“数词+量词+的+名词”的格式;(3)这类量词短语中的“量词”一般不能重叠。  相似文献   

4.
结构独立的比况表达式与结构不独立的比况表达式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点。差异性是,结构独立的比况表达式主要由短语和句子构成,在单句中充当谓语和状语,在复句中充当分句并与其他分句构成解注关系,其结构形式为S+X+Y式;结构不独立的比况表达式主要由短语和词构成,在单句中能充当主语以外的各种基本成分,不能充当复句中的分句,其结构形式不受限制,S+X+Y式或X+Y式均可。共同点是,“X”都是由体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构成;当“X”是短语时,其内部结构一般都是主谓、偏正、述宾、述补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 “名+谓”作定语,结构情况有两种。 第一种是“名+谓”单项定语,即主谓短语定语。它的分解式是(ab)x,图解表  相似文献   

6.
对于什么是定语,在目前的语法著作中,其语义解释大致相同。朱德熙《语法讲义》解释为“体词性中心语前边的修饰语”①。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解释作“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②。但在具体的划分中,其外延所指并非一致。当结构助词“的”字出现,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人物关系名词 +时量 /动量”结构。 (一 )人物关系名词的基本语义特点和关系类型 ;(二 )时量、动量短语的特点 ;(三 )人物关系名词名词与时量、动量短语的组合 ;(四 )“人物关系名词 +时量动量短语”结构的语法分布  相似文献   

8.
"也似的"是一个使用频率不高的比况助词,它是在唐宋以前动词"似"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而产生的,在现代汉语中有逐渐消失的趋势;它不能附着在短语或句子后面,只能附着在单音节(动词或名词)或双音节(只能是名词)的词语后面;由其构成的比况表达式"X也似的"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体词性的具有比喻的修辞作用,谓词性的具有比拟或比较的修辞效果;谓词性的只能作状语,体词性的大都作定语,也可作状语,不能充当其他句子成分;结构形式只能是X+Y1式,而不能是其他任何形式.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体词做谓语研究较多。主要分析体词成分作谓语的语义、结构分类;补充说明体词作谓语的理据,提出“语义的句法提取”、“交际的简洁、经济原则”两种理据;修正“名词谓语句”、“述谓性”等不科学说法。  相似文献   

10.
文言动宾(“D+B”)结构,从语义综汇上看,是一种多义性结构。运用这种结构方式构成的动宾短语,由于受到构成成分诸因素的制约,在语义容量上有些是单义的,有些是多义的;在语义关系上,动宾间具有“动作——承受者”关系的,是一般动宾短语,具有“动作——非承受者”关系的,则是特殊动宾短语。  相似文献   

11.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的小令词人,他的《小山词》情感真挚,感人腑肺,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作为一位“古之伤心人”,他的词中有很深的“悲苦”情结,通读其词,可以发现一组组的感伤词语和意象。文章中选取了《小山词》中几组重复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意象,从这些词语意象的分析来看晏几道是如何在词中构筑自己的苦情世界。  相似文献   

12.
体词性的"N的V"短语有别于一般的体词性偏正短语,这使得人们对"N的V"短语当中的"的"也存在诸多争议。认真考察"的"在"N的V"短语中的表现,我们发现"的"在"N的V"短语中的主要功能是表示强调。  相似文献   

13.
"四字骈语"的词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字骈语"介于四字并列的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之间,是研究自由结构词汇化很好的窗口.出现明显的转义是四字骈语词汇化的根本动因,语义等级越低,词汇化的程度越弱,语义等级序列也是词汇化程度序列.四字语音模式、成分的非独立性、高使用度,以及与成语的类比认同等多种语言内外部因素,共同促成了四字骈语的词汇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对"用"引导的典型的工具状语所作的探索.阐述了在工具状语的运用中体现出来的人的能动性.根据介词短语在句中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类,分析了它们在结构、意义、转化方面的不同,并分别对这两类内部的不同作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对“用”引导的典型的工具状语所作的探索。阐述了在工具状语的运用中体现出来的人的能动性。根据介词短语在句中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类,分析了它们在结构、意义、转化方面的不同,并分别对这两类内部的不同作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6.
"动词+到"的类型及其性质的认定,在语法界存在着争议。本文认为它是一种处于"中间态"的语法现象,是介于词与短语之间的"中介物",并表现出一种由短语向词转变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V+动量短语+N"中的动量短语作动词的补语,还是作后面名词的定语,历来存在争议。本文考察了动量短语作定语和补语的句法条件和句法特征,进而对处于"V+动量短语+N"的"回、遍、下、通、阵、趟、番、顿、次、场1"的语法功能从句法、语义上进行了具体辨析,并试图从认知的角度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青铜器中有饕餮食人造型的酒器--卣.美学家认为"饕餮食人"表现了"由野蛮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血与火的超人的历史力量",因而体现为一种狞厉的美.笔者认为,"饕餮食人"的造型并没有体现"超人的历史力量",也不表现美,而是周朝统治者为了告诫人们和子孙不要重蹈缙云氏不才之子(饕餮)和夏、商统治者因贪食而自取灭亡的覆辙而制造的.由于饕餮的面目是狰狞恐怖的,本性是贪婪的,所以它的形象是丑陋的.  相似文献   

19.
"只是"是词,"只+是"是词组,但由于它们外在形式相同且所处语言环境相似,因而容易引起理解和分析上的错位.本文在分析它们用法的基础上揭示了"只是"与"只+是"的区别性特征和分辨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汉字字族的研究是对一系列以母文为发生源的同族字的研究。本文主要以"母文+类属标志"为理论基础,分析一系列以"官"为母文产生的同族字。把"官"分成具有"管理"义、"控制"义、"中空"义、"多、程度深"义的几组字,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