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社会救助从16世纪开始制度化,典型的有英国《亨利济贫法》、《伊丽莎白济贫法》、《新济贫法》等,此后,尽管历经调整与改革,但这些救助制度仍然受到诸多的批评,如侵入调查、耻辱烙印、低效、贫困陷阱等。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救助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创新转型。1948年英国《国民救助法》的副标题为“一个终结旧济贫法的法令”。  相似文献   

2.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源于西方.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萌芽期。世界上最早的社会工作起源于贫民救济或个人的慈善事业.因此.这个阶段也称为个人的慈善事业阶段。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正式承认政府有济贫的责任.从此.济贫的责任开始向政府转移。第二个阶段是发展期.这是一个有组织的宗教活动阶段。1788年.德国汉堡市采用了一种救济制度.即“汉堡制”。  相似文献   

3.
刘俊 《公关世界》2010,(3):28-29
2007年4月,到伦敦的第一周,傅莹便出席了“中英媒体论坛”,主动与媒体接触,不畏惧、不退缩。此后,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登门造访英国各大媒体老总,和他们喝茶聊天,希望他们能报道真实的中国。当然,她也不是什么媒体都会造访,从《泰晤士报》、《独立报》,到《每日电讯报》、《经济学家》,都是英国中产阶级才看的媒体。“中产阶级是英国社会的核心,说服这部分人至关重要。”旅居英国多年的中国留学生曾飚说。  相似文献   

4.
社会救助始终是社会工作的核心议题。从1601年英国的《济贫法》到1788年德国的汉堡制;从最初的协调救助资源到参与家计调查;从睦邻运动到提供专业社工服务,社会工作的变迁历程与社会救助的发展如影随形,相伴始终。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工作仍以政府提供的物质或现金救助为主,鲜有社工介入,主要救助项目均由行政机关或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5.
英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较早面临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国家;处理贫困问题,不仅考验英国的政治家,也是对政府职能的一次现代转型。近代早期,英国的济贫政策更多的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政府能发挥的作用没有那么突出。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贫穷已经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单纯的惩罚只会激起更大的阶级矛盾和反抗;尤其到了20世纪济贫法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新的济贫、福利政策呼之欲出;构建新的济贫福利体系,标志着政府已经全面接手贫困问题,不再漠视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1994,(12)
清政府“割让”香港内情中英《香港条约》,是腐败的清朝政府签下的一个卖国条约。这一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租期”为99年。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道光皇帝在太和殿召见从广州回京的钦差大臣、直隶总督琦善。道光问:“英国人要我们把香港割让给他们...  相似文献   

7.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大”字头的有些词语的释义有不妥之处,如“大姑子”释为“丈夫的姐姐”,“大舅子”释为“妻子的哥哥”等等,要么释义不准确,要么不周全,要么有不恰当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作家出版社以12%的版税-举签下了当前网上最走红的《木槿花西月锦绣》、《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迷途》、《末世朱颜》四部所谓的“2007穿越奇书”,且都以10万册起印。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作家出版社要么是在炒作,要么是疯了。  相似文献   

9.
<正>一、“面子”一词的概念阐述在中国,“礼”一词是由孔子提出的,意思是如何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在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中规范人的适当行为。中国人对“面子”的概念有两种具体的理解:“面子”和“脸”。这两个字都与有信誉的、受人尊敬的形象有关,个人可以从他们互动的社区或他们所属的社区中声称自己是这样的形象。一方面,“面子”代表着威望或声誉,这要么是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要么是由自己所在群体的其他成员赋予的。  相似文献   

10.
除了“一目了然”的肥胖之人外,在人群里还有一类“隐形肥胖者”,这些人不仅自己不觉得胖,连他们的亲友也常常误认为他们身材保持得不错。最近微博、微信热转的英国BBC纪录片《关于减肥你应该知道的十件事》中,有一个身材匀称的医学记者迈克尔正是这类“隐形肥胖者”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2001年,英国圣安德鲁大学著名理论物理科学家乌尔夫&#183;利昂哈特宣布他和其他英国科研人员将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一个黑洞,当时没有人对此感到惊讶。然而俄《真理报》日前披露俄罗斯科学家的预言:黑洞不仅可以在实验室中制造出来,而且50年后,具有巨大能量的“黑洞炸弹”将使如今人类谈虎色变的“原子弹”也相形见绌,成为不足一提的小儿科——  相似文献   

12.
柯嘉囝 《老年世界》2014,(18):12-13
数千年以来,人们奉行“棍棒底下出人才”的教育理念,其实,体罚儿童要么会把孩子变成野蛮残忍的怪物,要么会把他们变成懦弱无刚的废物。但人称“中国圣雄”“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在清末民初便不体罚孩子。  相似文献   

13.
钱琦 《老人世界》2014,(2):49-49
《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再而后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总共47种之多。研究表明,五谷杂粮可养五脏。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学家茶座》2009,(2):159-160
英国《金融时报》刊登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经济及哲学教授阿马第亚&#183;森的文章说,新的全球经济危机最突出的问题不是关乎“资本主义的终结”,而是“资本主义的性质”及改变的需要。危机总会过去,但对于未来经济系统的问题仍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有这样一对年过七旬的“帅哥”、“靓女”在央视《家庭》栏目中亮相,他们多次双双走上舞台,参加当地的“选美比赛”,获得过比赛冠军,他们还上过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节目,让国人见识了他们的精彩表演。对他们来说,老年生活成了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可谁能想到,这对明星老夫妻是“半路夫妻”,大半辈子却经历了非常坎坷的人生。现在,他们成了越活越年轻,越老越出名的大明星。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对于鲁迅研究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100年前,即1908年,鲁迅发表了《文化偏至论》,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核心思想。90年前,即1918年,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说出一个大发现:从“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史册上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慨叹“难见真的人!”这一呼声成为旧中国“铁屋子”的第一声“呐喊”。  相似文献   

17.
漫画与幽默     
女教师在课堂里提问:“‘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这句话是谁说的?知道的请举手。”隔了一会儿才有人用不熟练的英语答道:“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  相似文献   

18.
阿龙 《职业》2008,(10):44-45
生于都市,白领们是幸也不幸。收入虽然差强人意,但要么被迫加班,要么无奈充电,要么费心拉拢客户关系……大家脸上都写着“压力”。精神负担需要倾倒,可是适合的知己未必是你的家人,你描述能力再强,他们再有耐心,也难产生共鸣,因为他们是局外人。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个办公室知己,你们在同一屋檐下,私底里进行一定的交流沟通既有利于工作又会释放压力。  相似文献   

19.
乔尔吉娜&#183;唐思:“一个女人的战役” 乔尔吉娜&#183;唐思(Georgina Downs),女,英国西苏塞克斯郡人,生于1974年,活动家、推动英国农药政策改革的环保卫生。 少女时的乔尔吉娜&#183;唐思身材高挑、面容姣好,有一头俏皮的棕色卷发和清脆的嗓音,在她的家乡——英国西苏塞克斯郡的舞台上,她出演的音乐剧《芝加哥》曾赢得如雷掌声,她梦想着登上伦敦西区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看,历史这小姑娘,要么是花枝招展的,要么是衣衫褴褛的。比如在西方一些记录者眼里,他们可以进入“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号称是“被我们忽略的真实故事”;而在东方,中国人则是琢磨“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可以与正史相媲美的是研究“我们历史的有另一张面孔”,看着好玩,还可以让阅读者找到快感。所谓“秘密档案”,不过另类的另一种方式,比如作者李阳泉在新书《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我们历史的另一张面孔》中写道:古代打屁股是最常见不过的刑罚了,然而,打完之后为了填充屁股上的血流如注的洞,居然用羊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