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是道教辉煌的时期,唐代传奇小说家将其文化底蕴融入文学创作,成就了唐传奇独特的文学内容与表达形式。尤其是道教文化底蕴中的神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和重视女性思想,深深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促进了唐代传奇小说走向高峰。没有道教,就没有唐传奇丰富婉转的内容;没有唐传奇,唐代的小说发展无疑会滞后。  相似文献   

2.
仙境是道教神仙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神仙人物的落脚点,也是道教彼岸世界的物质环境。从方仙道开始,仙境一直是道教建筑其神仙谱系的重点之一,因此道教关于仙境的叙事,不仅成为道教小说的内容,如《十洲记》、《神仙传》,而且波及六朝志怪小说的洞穴描写,进而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丰富了传奇小说的叙事艺术,提高了传奇作家的艺术想象力,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早期民间道教是尚美的宗教,成仙是它的最高理想。神仙境界是中国古代生命美学和身体美学的重要资源。早期道教对于自由享乐生活的珍视和对于安静和谐环境的肯定,开拓了身体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自由和享乐代表了早期道教生活方式方面的审美理想,神仙题材汉画所表现的以生为美、力抗自然和肯定自由享乐的观点,折射出早期道教得道以超越时空和社会限制,获得生命永恒欢乐这一极富审美价值的人生态度。汉画对安静和谐仙境的描绘是对传统形式论美学和认识论美学自然全美理论和“自然的人化”理论的框复与超越。这些修仙证道汉画从生命生存角度对生命文化所做的阐释和开拓,给世人领略宇宙人生带来了新思路、新理念和新空间。  相似文献   

4.
魏晋士人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此时,修仙成为他们探索生命的一种方式。葛洪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家,他所著的《抱朴子内篇》是道教的重要著作。它反映了神仙信仰,体现了魏晋士人追求生命永恒与精神自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小说中的梦,是以道教的思想为内蕴、道教的思维方式进行艺术构思、借道教的法术表达自己的意识的审美意象,包括三种类型:因梦示教、梦获情缘、梦中时空,表达出唐人的人生意识、情感意识、文化意识,是道教人生观、世界观透视下的现实人生、情爱姻缘和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6.
道教的神仙观念不仅以各种道教经文来表现,同时也通过各种神仙传记来形象传播.与传统道教经典比较,道教神仙传记更加准确地表现了道教中的民众宗教意识和倾向,以及道教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通过对道教神仙传记作品的分析,可以研究不同时期道教神仙观念的同与异,以及道教在不同时期对神仙内涵、修仙观念和道教伦理等问题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7.
论道教与李贺的诗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才诗人李贺那些精采艳艳的诗歌除承楚辞、乐府、宫体等文学源流而扩其波澜外,还受着中唐儒道佛文化的熏陶,尤其是受道教文化的深刻影响。李贺的许多杰作无论在表现宇宙意识、生命意识、社会忧患和人生苦闷方面,或是在含英咀华、命意取象和驰骋想象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打着道教文化的鲜明印记。而这正是李贺研究者们往往忽略之处,难怪郝经曾有“几个识得神仙格”①的深深叹惋。为此,笔者试图全面考察李贺诗歌与道教文化的诸种关系,探索他接收整合道教文化的心理动机与审美表现方式,揭示其某些诗歌“幽深橘媚,较骚为尤甚”o的道教文…  相似文献   

8.
唐传奇中侠女的命运模式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传奇侠女题材的作品可谓是唐代小说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侠女题材的作品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侠女们的身份是各异的 ,或商女 ,或婢女 ,或将女 ,但她们却有着相似的打抱不平、惩恶扬善之行以及或为尼 ,或为道士 ,或不知其终的大致相同的归宿。这些侠女们的经历艺术化地再现了唐传奇与时政、社会、经济、思想等关系的现状 ,也适时地提出了女性的地位与才艺、女性的德操与自主意识等不朽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红线》、《聂隐娘》新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是卞孝萱先生唐代小说与政治系列研究的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对《红线》、《聂隐娘》的题材和背景的考察,就两篇传奇的创作意图,主人公的形象持征,相关人物的仕历、事迹、行为和表现以及传奇的作者,作了详细的辨析和考证。这对于全面把握唐传奇的创作倾向,深刻揭示唐传奇的社会价值,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仙道文化的影响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仙道诗歌。南北朝仙道诗是指南北朝时期以道教活动为题材的,其形象塑造和意境的创造都是以道教活动为本原的诗歌;具体则包括南北朝时期以说明道体本身或者述说道教的神仙及信仰者(包括道士)的事迹、活动以及描写道教的宫观、名山,记录道教斋醮仪式活动和阐明道教教义,并宣扬信奉之效果及自我体道的情怀为题材的诗歌作品。  相似文献   

11.
在仙道文化的影响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仙道诗歌。南北朝仙道诗是指南北朝时期以道教活动为题材的,其形象塑造和意境的创造都是以道教活动为本原的诗歌;具体则包括南北朝时期以说明道体本身或者述说道教的神仙及信仰者(包括道士)的事迹、活动以及描写道教的宫观、名山,记录道教斋醮仪式活动和阐明道教教义,并宣扬信奉之效果及自我体道的情怀为题材的诗歌作品。  相似文献   

12.
《太平经》的民间道教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 ,既是汉魏时期中下层老百姓美学意识与宗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又是中原古代文化中审美文化的宗教化和民众化。《抱朴子》既是学者型学术著作 ,又是神仙道教理论思想体系的集大成 ,体现了上层人士、上层知识分子的神仙道教理想及其美学思想 ,具有江南文化色彩。两相比较 ,《抱朴子》的神仙道教美学思想 ,既是古代道家美学理想的宗教化 ,又是古代神仙理想和魏晋美学理想的结合 ;同时 ,它既是早期道教包括《太平经》在内的美学思想的主流化发展和理论提升 ,又是早期道教美学意识、美学思想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晚唐作家裴鉶的文言小说集《传奇》是一部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著作,长期以来一直被治小说史者所重视,因为它成了唐代小说的文体共名。其实,这部小说的作者裴鉶是一个具有道教情怀的文人,而他所创作的小说集《传奇》,是一部顺应崇道潮流、宣传道教文化、神仙思想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唐女侠传奇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我国文言小说的成熟期,豪侠小说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度,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女侠传奇的大量出现.唐代社会崇尚游侠的风气,北方民族文化交融,文学题材的历史传承,唐代小说作家自觉的创作意识,以及唐传奇求新求异的体裁特点,都是唐代女侠传奇出现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宋徽宗诗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徽宗诗歌在题材上主要是宫词、道教、题画三大类,在体式上多为七言绝句。宫词诗记录徽宗享乐的宫廷生活。道教诗反映了徽宗飘飘欲仙的神仙志向。而题画诗因为抒写的层面多样,体式富有变化,才算是徽宗诗的精华,但是都只是针对进贡的画而作,缺乏对大自然的真实描绘,所以艺术价值也不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下半叶至今,武侠题材小说的创作极度繁荣,蔚为大观。如果考察它在小说史上的源流,则必定追溯到唐传奇。唐人"始有意为小说","文采与意想"皆有可观,被誉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座高峰,而"侠客"正是唐传奇三大表现题材之一。中晚唐时期士人对侠客题材产生浓厚兴趣,塑造了一大批各具风姿的侠客形象,留下不少传世佳作,并对后世的武侠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类型分析的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唐以前和晚唐时期传奇小说中的侠客形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唐传奇内容的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产生于史学氛围中唐传奇身上所带有的史学印迹。一、记述神仙怪异故事的唐传奇,有许多是在实录社会传说及前代典籍尤其是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而写就的,这也是史家“实录”的一个反映,在历代史书中都有体现。二、记述社会生活中真人真事的唐传奇,目的则是为了补正史之不足,同时也是为了体现“寓褒贬,刑警恶”的史学传统。这两方面都带有史学印迹。  相似文献   

18.
按照道教的一般理解,整个世界是由三个层次的存在构成的:神仙界、世间、地狱。故除人在现世之外的存在形式尚有两种人生归宿,即神仙和鬼魂,故道教生命的层次为鬼·人·仙。在具备一定修道基础上进行分类服食可以提升生命的层次,这与道教的宗教生命理想观念是有联系的。在此影响下,服食也是有层次、有差异的,可分为成仙的食材、疗病食材、日常饮食食材以及其它灵性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唐代道教兴盛,留下了大量的道教组诗。内容涉及道观场景、导引服气、炼丹服药、研习经书、斋醮仪式、道俗交往、女冠生活等方面,其中展示道教修炼理论的部分最有特色。异乎世俗生活的题材和神秘莫测的境界,增添了道教诗歌的神秘感。而组诗特有的包容性又使道教重视生命、渴望长生的好生意识和享乐主义得到了全面展示。  相似文献   

20.
晚唐作家裴铏的文言小说集<传奇>是一部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著作,长期以来一直被治小说史者所重视,因为它成了唐代小说的文体共名.其实,这部小说的作者裴铏是一个具有道教情怀的文人,而他所创作的小说集<传奇>,是一部顺应崇道潮流、宣传道教文化、神仙思想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