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国家只有创造出适合本国的独特的市场经济模式 ,才能走向繁荣。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图式 ,论证了中国走向繁荣这一路径创新的科学性 ;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依据评价指标进行了预测 ,划分出三大发展阶段 ,归纳出完成其第一阶段 ,即变革过渡期应完成的四大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特质与民商法之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商立法若能正确反映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必然条件,构建起和谐的法律体系,必须全面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的特质.市场经济即商品经济,它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经济形态.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但都有着其共同的特质,民商法也即具有相应的共同品格.交换性、多样性、平等性、自愿性、利益性、信用性、知识性、开放性、竞争性和法治性,公开、公正与公平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质和民商法必须具有之品格.  相似文献   

3.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的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下)伍柏麟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要从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理论出发,加以说明。马克思以社会劳动的占有为标准,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五种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任何国家和民族,不管其社会性质如何,都摆脱不了这一历史发展规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分析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其相适应的交换方式划分出不同的市场演变形态,不仅有助于揭示市场发展演变规律,而且有助于正确判断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和明确发展目标,为制定政策提供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具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规定性。市场经济在其发展的阶段性上,可划分为前市场经济、初级市场经济和高级市场经济三个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正处于前市场经济时期,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特定的、具体的过渡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特征。必须将企业财产关系的改革和建造市场体系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调整好外生经济市场约束,为市场体系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级阶段后形成的一种经济活动方式,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经济机制;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实行市场经济,而在于在什么基础上和范围内实行市场经济;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是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的前提。可以相信,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我们的市场经济活动一定会比资本主义搞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并不存在根本矛盾,人的独立性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可以而且应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对我国社会人的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全面的判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主性的特点,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与人的独立性相伴随的人对物的依赖性,却很有可能导致社会关系的物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产生阶段提出了关于市场经济的方法论.发展阶段提出了关于市场经济的标准论;成熟阶段提出了关于市场经济的成分论.邓小平杜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形成的过程启示我们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抓在机遇,坚决果敢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由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不是由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成为商品,其根本原因是由我国现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其直接原因是由我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孕育阶段、90年代的形成阶段、新世纪以来的完善阶段;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问题意识看,20世纪80年代的孕育阶段回答了为何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90年代的形成阶段回答了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新世纪的完善阶段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生质变的关节点上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其孕育的前提,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其形成的标志,十六届三中全会是其进一步完善的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其重大创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依次经历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人的自由个性三大不可逾越历史阶段的观点,我国没有经历生成发展人的独立性的资本主义社会,只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以市场经济的形式完成生成发展人的独立性的历史任务.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然首先是社会主义社会,就必然同时进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整合着人的独立性生成发展和自由全面发展,两方面的发展互动互补.  相似文献   

13.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国民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如何审慎地总结农村十余年来改革的经验,积极而稳妥地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而把农民引入市场,推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阶段始终存在和发生作用。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规律的作用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并在其条件下发生作用的。因此,从理论上弄清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作用特点和价值规律对它的制约作用,对于在实践中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主动创造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社会经济形态,对人类具有多重意义和作用.从人类的生成和发展这一历史视野来看,市场经济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促进了普遍独立的个人主体的生成.市场经济,就是以价值规律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来调节社会资源或劳动时间的合理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所谓个人主体,是指从群体中独立出来的自主、自立、自律和自由的个人,它具有人格独立、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其中,独立型人格对个人主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所谓人格,简单地…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葩,其创新之处饱含博大丰富的历史规定和时代规定,即: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体系下赋予新的特质和形式: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达到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以人为本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本身的发展。它增强了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 ,使人的价值和各种潜能不断得到实现 ,人的个性越来越丰富多彩 ,人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就人的全面发展而言 ,市场经济把市场经营及市场机制的运作建立在人的需要的满足和利益实现的基础上 ,这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寻找到了动力 ,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 ,高尚的道德文明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具有重大的意义 ,有利于在体制转轨时期创造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劳动生产秩序 ;有利于形成健全的竞争机制 ;有利于防止社会腐败 ,创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生活 ,保持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代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这种深刻的社会转型,引起社会的方方面面复杂变化,在文化方面呈现出社会转型期特有的新旧更迭、中外交汇、纷繁杂陈的文化景象,从而构成了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即加速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文华背景。转型就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培育和发展必须具备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文化环境。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市场经济下转型期的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以期使文化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育、成长。本文从市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拍岸”,教育令人深深思索 历史的现实的观照 教育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发生物,教育的经济功能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才孕育产生的,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和以机器为标志的现代生产力则最后促成了教育和经济的姻缘,从而改变了经济与教育在古代作为两种独立的社会过程而互不相关,甚至是相互排斥的现象,形成两者相互影响,共同进步提高的良性互动局面。 传统社会如中国古代社会,学校教育以“经”为本,对经济和生产则疏远甚至排斥,学校教育和生产分离。以小农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其经济生产活动不需要接受学校教育影响。自然经济社会,由无以计数的彼此雷同、极端分散而又少有商品交换关系的村落和村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