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路军西征期间,由于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先后两次创建河西苏维埃政权:第一次西进,建立永昌、山丹苏维埃政权;第二次西进,建立高台、临泽苏维埃政权。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西路军在河西建立苏维埃政权,是从全局出发,从战略目的出发,这就是要西路军配合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配合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军事条件下,西路军失败了,最终河西苏维埃政权也归于失败而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2.
《老友》2003,(8)
——"那时,杨宇霆就抓住了我,我就外出带兵打仗,他就在里面辅助我父亲。"——"我把军情告诉了他们,假如敌人今晚上攻破这儿,那我们就完蛋了,整个地完蛋了!"——"奉军所有的部队都被打垮了,就我指挥的部队没有被打败。"第一次直奉战争,分东路军和西路军。西路军是整个地垮了;东  相似文献   

3.
陈昌浩与西路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路军失败问题上,陈昌浩到底负怎样的责任,从西路军失败之初就有不同说法,张国焘将全部责任推给了陈昌浩;许多西路军研究者将西路军西进的责任说成是陈昌浩所为。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对上述诸观点做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1937年4月至11月,陈云依靠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支持,利用新疆的和平及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出色地完成了援接西路军进疆及安置任务。在疆期间,陈云还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不仅使历尽磨难的西路军余部重新振奋士气,还在坚持统一战线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生存与发展利益。  相似文献   

5.
1936年10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建立河西革命根据地,徐向前,陈昌浩率红四方面军之九军、三十军及五军(红四方面军三十三军和红一方面军五军团合编而成),共二万一千八百余人,从甘肃靖远地区西渡黄河。不久,于十一月上旬改称西路军。西路军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同甘、青的马步芳、马步青等敌血战近五个月,歼敌二万五千余人。  相似文献   

6.
援西入儒既是现代新儒学区别于传统儒学的重要思想资源标志,又是构成儒学之所以为"新"的必要因素;援西入儒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新儒学的理论展开方向,形成了哲学儒学、知识儒学、政治儒学、生活儒学四种范式.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问世了。这次修订《毛选》,主要是校订注释,使其更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本文仅对有关西路军的两条注释的修订,谈谈自己的认识。 《毛选》第一版袖珍合订本第223页注释19原文为:“一九三六年秋季,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合后,从西康东北部出发,作北上转移。张国焘这时候仍然坚持反党,坚持他一贯的退却主义和取消主义。同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后,张国焘命令红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二万余人,组织西路军,渡黄河向青海西进。西路军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西路军战士。我们1936年8月 从会理出发,经过了几天的行军,上级决定 我们西渡黄河。我们是过去的红9军、30军、 5军团和总部警卫部队,共3万多人。这时在 我们后面有胡宗南匪帮和甘肃省地方系部队, 在我们前面是黄河和马匪。敌人企图利用他 们占优势的兵力和对地形的熟悉,死守黄河 对岸的一条山,把我西路军消灭在黄河岸边。 我们的先锋部队是红5军团和红9军。他们 在中秋节的夜里,趁明朗的月光,分5路,用 皮船、小筏等顺利完成了渡河任务。  相似文献   

9.
西路军历史功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革命史上,西路军的艰难历程是许多篇英雄史诗中极为悲壮的一篇。西路军历史功绩在于策应主力红军行动,有着重要战略作用;沉重打击了顽固、反动的马家军阀;传播了火种、宣传了革命思想;保存了骨干,为我军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红军长征史,不应忽略敌方统兵40万的追剿军总司令何键湖南省主席、第四路军总指挥、二级上将何键,与顾祝同、蒋鼎文、陈济棠是蒋介石第五次“围剿”红军的四根台柱子,分别担任赣粤闽湘鄂“剿匪”西路军、北路军、东路军、南路军总司令。红一方面军长征,连续突破四道封锁线,属西路军作战地区,其中三道在湖南。1934年11月蒋介石任命何健为“剿匪”军追剿总司令,统兵10个军40余万人,包括薛岳、周浑元所部“中央军”及四个省人湘部队。几乎使红一方面军濒临绝境的广西全州湘江战役,亦是何键秉承蒋的旨意所部署和指挥的。三大主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探讨抗战中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后,南京国民政府对八路军的军械补充问题。按照双方当初达成的协议,八路军作为国民革命军作战序列,其待遇应与其他国民党军相同,但实际上除了编制内的军饷和被服外,国民政府极少给八路军补充武器,仅给予必要的弹药。随着八路军的发展,蒋介石更担心其势力尾大不掉,1940年前即停止对八路军的武器弹药补充,不久又停发了八路军的医疗等物资和军费。虽然国民政府对八路军的军械补充较少,也不积极,但这些军械装备对抗战初期的八路军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帮助。探究抗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对八路军的军械补充问题,可以作为考察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一个独特视角。同时,探究此一问题,也可借此明了共产党是怎样在抗战艰难的情况下一步步壮大,最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对抗战史的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的指导,必须要用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新史料探讨了苏联、共产国际与红军西路军的组成、西进、失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根本标志。党的绝对领导不仅体现在党员在军队中占据一定比例,更重要的在于军队内党的组织的巩固与增强。抗日战争前期,八路军内党的发展经历了谨慎发展,大规模发展到组织巩固的发展过程,其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政策具有不完全重合性。虽然其间一些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但这对于巩固和加强党在军队内的领导地位,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敌军工作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军工作从政治工作中最薄弱的一环发展为促使日军士兵投降反正的强大政治武器,这与八路军根据形势的发展采取了不同的敌军工作方针密切相关。八路军的敌军工作方针经历了从主要依靠原有工作经验到通过日本人民解放联盟进行敌军工作发展过程。对这一过程从历史角度进行梳理考察,对了解和认识军队敌军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代革命宣传家邹容在留学日本期间形成了《革命军》的底稿。在这本小册子中,近代西方的启蒙思想、资产阶级革命以及革命后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受到了邹容的推崇,并占据了全书较大的篇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书提及日本仅有六次,且始终不是作者的论述重点。这一现象反映了邹容漠视日本与推崇西方并存的态度。而这一态度的形成,是与邹容短暂的留日经历、内心对强国的向往以及其宣传革命的主观目的等因素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6.
蒋介石与援闽粤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介石与援闽粤军(含东路讨贼军)的关系是其军事生涯的起点和重要环节,对其一生有很大影响。总的来看,他能站在孙中山一边,其军事才华得到锻炼与释放;但同时.他个人性格中的弱点也暴露无遗,主义不真,功名利禄思想过重,是这一时期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7.
在l940年10月新四军与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时,新四军参加会师的部队是苏北指挥部二纵队六团,而不是二团.八路军参加会师的部队是五纵队一支队一团,而不是三团.会师的时间、地点是事先联系好的,而不是偶然碰上的.  相似文献   

18.
锦州及辽西地区是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发祥地,抗日义勇军艰苦卓绝的斗争,掀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绿营兵营制总册是清代有关绿营兵基本情况的档册记录,目前学术界既无此类文献的研究论著,也较少将其应用到清史研究中.营制总册作为最为原始也颇具权威性的绿营兵资料,是清代政书、史志"军制"、"武备志"等篇目的重要资料来源,对于补充、考辨史志有关绿营兵的记载以及加强研究清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