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东亚合作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是发展友好合作,还是竞相寻求战略优势压倒对方,将关系到整个东亚的稳定与和平以及一体化进程。东亚地区合作的浪潮给中日两国提供了建立“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也是21世纪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2.
开创和平友好的中日关系新世纪——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高海宽继去年中日复交25周年之后,今年又喜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目前中日两国各界都在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事。同时,中日两国人士也都在认真地思考《中日和平友...  相似文献   

3.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后,中日两国的经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中日政治安全关系不时出现问题,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程度下降,致使部分日本学者主张,中日两国的“友好蜜月时代”已经逝去,今后的中日关系只能是而且应该是一般性的国家间关系。本文不赞同这...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0周年。回顾条约签订20年来、乃至1972年中日复交26年来中日关系的发展,确实令人感慨万千。其中,特别是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与其他领域的中日关系发展相比,更显突出,引人注目。然而,中日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又是与两国政治关...  相似文献   

5.
锁国闭关时代中日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锁国闭关”时代。在这200余年时间里,日本建立了锁国体制,中国实行闭关政策,但两国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却有较大不同。1、锁国时代,德川幕府虽然禁止外国人来日贸易,但仍开放长...  相似文献   

6.
1999年4月30日至5月2日,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召开了题为“近代以来中日文化关系的回顾及对21世纪的展望”学术研讨会。会议在回顾近代以来中日两国文化关系的历史及其教训的基础上,特别就当前中日两国文化关系、日本文化研究中的倾向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且着重讨论了发展中日两国文化关系的意义、各种相关因素以及21世纪的发展前景。中日各主要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学者近50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会议依照广义文化的范畴,分9个单元开展了研讨。这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密切结合中日文化关系的现状,与会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许多建设性…  相似文献   

7.
共书佛教“黄金纽带”的新篇章——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随笔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日月不居,光阴流迁,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已经度过25个春秋。在这四分之一的世纪里,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各个领域之间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为两国乃至亚洲、...  相似文献   

8.
汲取历史教训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赵阶琦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3周年。回顾100多年来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可以说最近的20多年是两国关系发展最好的时期。自从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都十分重视发展相互间的睦邻...  相似文献   

9.
面向未来增进理解——“日本文化与中日关系”研讨会侧记王伟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明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0周年。应当说,20多年来,两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往来、文化的交流和人员的交往不断扩大,并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为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  相似文献   

10.
承前启后维护和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中日友好协会王效贤正当中日两国人民共同欢庆两国邦交正常化25周年的重要时刻,人们不能不想到这一天来得多么不容易,其中饱含着多少两国老一代人的心血。进入21世纪以后,乃至今后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日这两个亚洲举足轻重的大...  相似文献   

11.
1999年9月12日—15日,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东北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就中国及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之间关系的历史、现状及其未来发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下面着重对与会学者的主要学术观点加以概要综述。一  中国与日本作为亚洲的近邻,自古以来就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中日两国各自的文明发展历史及中日关系史一直是两国历史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近代史对于人们认识两国近代发展的差异、如何促进两国交流关系的发…  相似文献   

12.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上半期,中国两国都处在闭关自守的状态中,两国的文化和文学的直接交流也不多。明治维新后,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日本积极推行侵略中国的“国策”,一步步地对中国进行渗透和扩张。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许多文学家也关注中国的情况。但是,这种...  相似文献   

13.
许瑛 《日本研究》2008,(4):71-74
中日两国环境保护合作和交流始于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后。中日两国通过政府、企业、民间友好人士进行了多层次的内容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合作,取得了丰富成果。以此为基础,在中日两国战略互惠合作伙伴关系的框架下,中日两国在环境保护合作和交流上将会迎来新的机遇。中日两国在环境保护上的合作和交流将会成为未来中日关系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4.
秦岭 《日本研究》2006,(1):23-2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都面临着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人口老龄化而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一系列特殊或共同问题。因此,两国民间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对中日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领域和研究机遇三个方面对中日民间社会保障合作研究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以此引致中日两国社会保障同行们的回应。  相似文献   

15.
“面向21世纪的中日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综述舍妤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于1997年10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的中日经济合作”国际会议。马洪、王洛林、宫崎勇、下河边淳等中日两国著名学者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及...  相似文献   

16.
略论锁国闭关时代中日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略论锁国闭关时代中日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吉林师范学院历史系田毅鹏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锁国闭关"时代。在这一长达200余年的时问里,德川幕府屡颁禁令,严禁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取缔天主教,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实行严密监视,确立了锁...  相似文献   

17.
2000年4月28—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日中技术留学交流协会主办的“第四次中日青年论坛”,在北京和平宾馆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转型中的中国与日本——展望21世纪的中日关系”。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20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50余名学者出席大会,国内外新闻单位及有关出版社也派员列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中日两国年轻学者认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日两国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历程。在迎来21世纪的今天,整个国际环境以及中国和日本的国情都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  相似文献   

18.
论进口替代与近代国货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进口替代与近代国货市场樊卫国国货相对洋货而言,是进口替代的产物。民族工业在进口替代的刺激下崛起,同时又受到进口替代的诸多制约。国货在与洋货竞争中,价格、质量、一销售技巧是三项主要因素。20世纪20~30年代国货市场日益开拓,国货替代取得了相当大的成...  相似文献   

19.
中日现代化的殊途与交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日两国的现代化 ,既是一个比较研究的对象 ,同时也是近现代两国关系的一个核心内容。1首先 ,中日地理上的邻近、交流史的漫长、双方国力对比的消长 ,使两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了强烈的反差和较强的可比性。其次 ,在近代以来一个多世纪里 ,中日两国相互构成了影响对方现代化进程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正因为如此 ,在 19世纪末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里 ,中国从现代化角度进行的日本研究和中日比较研究绵延不断 ,其中出现了几次高潮。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清末一批“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开始正视“蕞尔岛国”日本的崛起 ,主张“我朝变法 ,但…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中日戏剧交流的基本经验大连市艺术研究所宋延平几乎随世纪诞生而诞生的20世纪中日戏剧交流,又即将随世纪的结束而走完百年历史行程。百年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个台阶,也是中日戏剧交流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段落。因此,认真总结过去经验,探索未来新路,在世纪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