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德国将在未来20年内逐渐关闭所有核电站,取而代之的是可再生能源,而可再生能源家庭中现实可行的能源是生物能源。”这是德国可再生能源委员会总协调人N.EI.Bassam 教授最近在第二届国际农业可持续发展会议上说的一段话。早在1984年欧共体的专家们就估计过,全球近30年来消耗的能源等于这以前整个历史时期所消耗的能源总量,石油和  相似文献   

2.
分析发达国家和我国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演变历史和现行政策,认为国家对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是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保证;我国的政策不够完善,是影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原因;我国要在战略定位和体制建立上加大力度,在研发和市场开拓上给予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可再生能源广泛传播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适当的融资机制.本文主要介绍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国际经验,以加快光伏系统在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应用.太阳能光伏系统被认为是为世界各地目前没有用上电的绝大数人提供小规模电力服务的最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衣博文  范英 《管理科学》2023,(10):21-35
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电力系统所面临的间歇性、波动性、以及不确定性远高于当前水平,电力供应体系的经济稳定运行遭遇巨大挑战.本研究将电力系统短期经济调度与长期产能扩张规划相结合,通过聚类和情景树技术引入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建立高时空分辨的电力系统随机优化模型,旨在揭示电力系统如何通过电源、电网、储能等措施的协同优化经济有效地接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在应对风、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方面的主要措施是有显著差异的,电力系统需协同优化风、光、煤产业布局,强化跨区消纳和调峰能力,发挥电源、电网、储能的互补优势,同时避免技术锁定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碳限额与交易机制的背景下,构建了由发电商与售电商组成的二级电力供应链,考虑了发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与售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两种不同情形。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价与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问题。通过比较不同情形下的均衡结果,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相对于发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而言,售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中将有更多的投资量。(2)在发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中,售电商的利润低于发电商的利润;而在售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中,售电商的利润高于发电商的利润。(3)可再生能源投资成本系数的增加,将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量、电价和电力需求量,从而导致售电商利润会减少,但发电商利润会增加。(4)可再生能源偏好系数的增加使得售电商利润增加,发电商利润减少。  相似文献   

6.
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较大的领域,在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前景广阔。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产业化,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政策,国内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利用和电能储存的技术创新信息。  相似文献   

8.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问题,发展新能源成为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中可再生能源中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的发展已日渐成熟.文章选取可再生能源中的风能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法和政府规制理论对风能产业投资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邓凯 《经营与管理》2012,(12):117-118
本文通过可再生能源替代率,分析2006~2010年浙江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对2011~2020年浙江可再生能源供给可以达到的各个阶段目标进行预测,发现浙江省在此间前期需要加强政策激励才能完成总体目标,而后期发展需要调整政策,充分利用市场力量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智能电网的提出不仅是电网技术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各国能源和经济发展战略层面的需要。可再生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突出代表,其分布式发电系统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天气等因素导致的可再生能源高度不确定性和间歇性却给智能电网系统的稳定带来很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并发挥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优势,本文从微观运营的角度,研究带有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多对多"能源网络供应链的买电决策问题,求得能源集成商的最优买电量,以及能源短缺成本、发电厂产能、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等参数对最优解的影响。本文发现,发电厂产能对能源集成商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策略有直接影响。并且,可再生能源产能较大的能源集成商因为规避不确定性风险反而会提高买电量。本文的结论能帮助智能电网节省用电成本,为实现节约型、可靠型和稳定型电网系统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的基石,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2009年我国通过修改法律确立了现行的五项法律制度,但是该制度目前仍存在:总量目标未以立法形式明确、并网技术标准缺乏、分类电价制度与费用补偿制度的立法前瞻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借鉴国外可再生能源运作成熟的相关法律制度基础上,"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可再生能源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开发程度,降低成本和加强国际合作,是合理利用资源,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的全球性课题。  相似文献   

13.
浅析生物质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性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的生物质能,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7月17日,中日韩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科技合作论坛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主要围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  相似文献   

15.
陈放 《决策咨询通讯》2006,17(5):43-43,45
<正>随着世界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剧增,能源安全正在愈来愈深刻地影响着当今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的中国正面临日趋严峻的能源安全问题。寻求发展可再生能源来解决目前和未来的能源问题已成为国际上倍受关注的热点领域,不少国家正在或已制定有关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战略。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电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将其确定为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应当  相似文献   

16.
《科学咨询》2004,(17):38
在国际石油市场强势震荡和国内一些城市不断拉闸限电的同时,中国的能源专家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可再生能源发电新技术的R&D投资策略通常对企业价值和消费者剩余起到作用相反的不同影响,从而对基于社会福利的可再生能源电力R&D激励政策的科学制定带来挑战。针对旨在通过研发可再生能源发电新技术从而垄断清洁能源新兴市场的两非对称企业,结合投资时机选择期权博弈和社会福利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以分析社会福利与影响其变化的补贴政策及其它诸多因素间的动态变化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可再生能源电力R&D激励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若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在发电新技术R&D补贴和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的各组合应用中,企业间的R&D能力差距越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新技术的初始价值越大以及R&D成本越高,政府越应该鼓励可再生能源企业进行合作研发,反之则应鼓励竞争;随着电价补贴的提高,企业间的R&D竞争应受到鼓励;一定范围内,R&D补贴和电价补贴均能提高社会福利。论文创新性地揭示出可再生能源电力R&D投资的最优投资时机选择、电价补贴政策组合与社会福利三者间应有的内在联动关系,为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有效激励和管理提供富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该报告从福建省水力机械学科发展现状及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我省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思路、水力机械学科发展方向和近期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冯冰 《领导文萃》2009,(8):21-26
可再生能源——老事物、新话题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到目前为止,人类所依赖的主导能源经历了从可再生能源(以薪柴为主)向煤炭替换,然后又向石油、天然气替换的三个阶段。一般而言,可再生能源包括多种能源产品.如水力、风能、太阳能(热和光电)、生物质能、潮汐和地热等,是人类利用最早也是利用时间最长的能源。“钻木取火”使人类先祖摆脱了“茹毛饮血”的蒙顿。开启了人类的文明。  相似文献   

20.
本文构建动态CGE模型,以化石和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为对象,模拟不同类型能源补贴政策改革对经济发展、资源效率、碳排放及雾霾治理的差异性影响。研究表明:总体而言,能源补贴政策对宏观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能源消费强度;不同类型的能源补贴政策方案影响的差异性较大,化石能源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环境改善和碳排放目标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煤炭补贴能有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极大促进产业总产出和经济增长,但会不利于环境改善,对可再生能源补贴有利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人均资源盈余改善,降低污染物和雾霾排放增速;因此,必须注重不同类型能源补贴政策协调性和差异性,短期内以化石能源补贴为主,长期而言,应逐步加大可再生能源补贴,更加有利于低碳转型和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