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水浒传》中梁山起义军的组成成分、起义的原因、起义的目的、起义的纲领或口号等几个方面,剖析了梁山起义的性质,针对学术界在《水浒传》评论中普遍公认的“农民起义说”,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认为把梁山起义定性为农民起义是片面的,梁山斗争的性质已不仅仅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还包括了统治阶级与市民阶层的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因此,这不单纯是一次农民的起义,而是包括了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在内的一次大规模的武装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2.
《李文学起义》(以下简称《起义》),由云南大学历史系编写组编写,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3月出版,内容系反映清成同年间,云南哀牢山区以彝族李文学为首的各族农民反清斗争事迹。 为歌颂农民起义,尤其是历来反映甚少的少数民族起义,《起义》编者能够收集资  相似文献   

3.
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有了很大变化。经济方面,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政治方面,中央集权逐渐加强;阶级斗争方面,农民起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宋代的农民起义,无论就它的高涨、斗争的深化以及封建统治者对起义的残酷镇压来讲,都超过了前代。本文只就下列三个方面来谈宋代农民起义的高涨。一、起义次数多、地区广、声势大宋代农民起义的高涨,首先表现为起义的次数多、地区广和声势大。在宋朝刚刚建  相似文献   

4.
南宋初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举行了武装起义,其斗争锋芒直指南宋朝廷。这时是宋代农民起义最濒繁的时期。与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湖湘钟相杨太起义的同时,在福建路有著名的范汝为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自建炎四年(一一三○年)七月爆发,到绍兴二年(一一三二年)十二月失败,前后经历了两年半之久,队伍发展到十多  相似文献   

5.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有千百次之多,而东晋末年,爆发于浙东绵延浙、苏、闽、粵、湘、赣等省,有众数十万,历经十一年之久的孙恩、卢循起义,就其规模和影响来说,在南方是空前的。可是,它是否算作农民起义,史学界看法却有分歧。在对起义群众和领导者的关系,对起义军领导人和封建王朝的关系以及对待农民军的破坏和滥杀的看法等方面,认识不一。本文试就这三方面探讨一下这次起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水浒》究竟写了些什么?传统的说法是写农民起义的.近年来有人说是写市民起义或市民斗争的,也有人既反对“农民起义”说,也不同意“市民起义”说.我以为,要确定《水浒》究竟是写了什么,需从以下几个问题来考察,即:(一)梁山这支义军首领的组成成份;(二)义军的纲领、口号;(三)义军的活动场所和范围;(四)义军的斗争对象;(五)义军的其它行动.而这几个问题是互相联系着的,把它们弄清楚了,《水浒》究竟是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昭然若揭了.  相似文献   

7.
农民起义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之一,然而关于明代农民起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明末农民大起义。在明代的前期同样存在着一些农民起义事件,这些农民起义与明末农民起义不同,主要是由于局部地区农民所处的特殊处境,导致无法正常生活从而引发了明前期的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8.
这里选译了我国历史上一些农民起义领袖批判孔孟之道的部分言论和诗文。历代反动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对广大农民实行压迫和剥削,都把维护奴隶制度的孔孟之道作为统治工具。因此,从陈胜、吴广起义到太平天国革命,历次农民革命战争总是把斗争的锋芒直指孔孟之道。农民起义领袖对孔孟之道的批判,也和奴隶起义的杰出领袖柳下跖一  相似文献   

9.
在1381年的英国,封建农奴制的残酷压迫与封建国家对高额人头税的滥征,导致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下层群众的反封建起义.为争取人身的自由与经济权益,起义者在伦敦以及不少地区展开暴力斗争.这次起义沉重地冲击了农奴制,促使安茹王朝衰亡.西方史学家对这次起义的历史作用的评价多有分歧,但一般都肯定农民反抗的合理性.这对于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农民起义,应是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锡桐起义(一九○○年六月——一九○三年十月),是义和团运动期间,在浙江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反帝斗争.王锡桐起义虽局限在宁海一隅,但其意义和影响则远远超过了起义波及的范围.这次起义是在义和团运动的鼓舞下展开的,它与北方义和团的反帝斗争相呼应,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二次革命高潮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明确提出了“均贫富”的战斗口号,它标志着我国农民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是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本文就这次起义的原因、地点、坚持斗争的时间和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2.
《大众日报》一九八一年十月十二日第四版上载有王洪志同志所写“一次未列入正史的农民起义”一文,对清朝乾隆三十九年(公元一七七四年)山东阳谷王伦起义“正史未记载,只能从旧《县志》和一些私家著作中查到一些资料”的说法,据我们所知,这是有其极大的局限性和不准确的。 山东阳谷王伦起义是清代一次著名的农民暴动,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有着一定的地位,决不应说“只能从旧《县志》和私家著作中”才能查到一些资料。《清史稿》本纪十三·高宗本纪中就记载了这次农民起义。对当时清王朝镇压这次起义的一些官员,如大学土舒赫德,山东巡抚徐绩,直隶总督周元理,总督衔河南巡抚何煟等人,在《清史  相似文献   

13.
南宋(1127——1279)时期,农民起义和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见于文献记载者多达200多次,几乎与南宋王朝相始终。分析、探讨这些起义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对于了解南宋社会和农民战争的发展规律,都是有益的,故本文拟对这两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说明:本刊1979年第二期刊有高维嶽同志《太平天国革命期间湖北农民起义活动初探》一文,原文较长,未能将各个起义活动的全部情况一一说明,因另制概况表(即附表一)一份;对这一时期各地农民起义活动的年次,也制成一个统计表(即附表二),兹一并发表于此,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二五六——公元前一九五),沛县人,出身于富裕农民家庭,曾做过泗上亭长,后来参加了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和项羽各领导一支农民起义军继续斗争,在推翻秦朝统治的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推翻秦朝后,刘邦转化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窃取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建起地主阶级政权,做了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相似文献   

16.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北方农民起义是以捻军为主体的。除了捻军起义以外,围绕着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北方地方性农民起义,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是遍地而起,犹如雨后春笋之蓬勃生长。要把这么多的农民起义全部弄清楚,那是要用几年的静心研究,才能办得到的。这里,我们只把一些重大的,对于全局具有影响的农民起义加以探讨,其它许多规模较小的农民起义,暂时略而不谈,且待以后再说。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北方主要农民起义的名称、发生年代及其顺序,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7.
晚唐农民起义特别是黄巢起义爆发后,知识分子急剧分化,其心态表现非常复杂,更具敏感性的诗人尤为如此:有的加入了农民起义队伍,直接参与推翻统治者的斗争;有的顽固地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立场上坚决反对农民起义;一些身为朝廷重臣的诗人则混水摸鱼,首鼠两端;而更多的是逃避现实,避祸全身。这种种不同的心态和表现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迥异的命运。从主观上讲,他们复杂的心态表现及命运是由其诗人特定的身份决定的;从客观上讲,则与晚唐社会现实及农民起义的特殊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淄川刘德培起义(1860年—1863年) 咸丰、同治年间,围绕着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山东地方农民起义淄川军,其领导人刘德培,字雪田,为淄川东关纸坊庄人,家有兄弟五人,他排行第二,故群众中有“刘二哥”之称。此人家庭贫苦,中过秀才,教过私塾,是农村贫苦的知识分子出身。在1860年(咸丰十年)前后,河南、山东等省许多州县,爆发了抗纳钱漕的群众斗争,斗争的范围相当广阔,参加的人数极为众多,山东省这年只有“登州一府未报抗粮  相似文献   

19.
洪武年间,朱元璋曾以重典治吏的政策来打击元末的豪强地主,甚至包括建明过程中的功臣宿将,想以此来缓和人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保住朱明江山.但地主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土地兼并周期性的经济问题,决不以朱元璋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英宗以后,各种矛盾增加,全国各地爆发了无数次农民起义.沉重的赋役及土地问题,成了斗争的焦点.本文试对武宗时期四川的一次农民起义进行剖析,探讨其起义特点与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鄂西北红巾军起义是太平天国时期湖北地区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在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影响下,鄂西北地区农民反对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一次激烈阶级斗争。这支起义军在襄阳起义后,先后攻克鄂西北、豫西南、鄂西南等地10多座城镇,队伍号称10万,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和全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起义军在斗争过程中消灭了大批地主武装,摧毁了大量设于鄂西北等地的清政府统治机构,开仓济贫,把储存在各地的粮食分给贫苦饥民,沉重地打击了鄂西北地区的封建统治,对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反清斗争作了有力的声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