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现状分析当前中学生认知主流是向上的。绝大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是积极的,健康的,道德情感高尚,是非分明,意志力强,行为习惯良好。在对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中有98.5%的学生把爱国  相似文献   

2.
如何指导学生正确欣赏动漫,尝试制作动漫,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观念和美术能力,成为学校美术教学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确有积极意义,但其消极影响也是必须正视的。首先,网络的隐匿性使青少年学生思想认纵,弱化了其道德观念。其次,网络的开放性对青少年学生尚未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知的目的在于行,激发道德行为作为品德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品德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职场中的同事。可能是你进步的良师益友,给予你无私的帮助,共同创造双赢的局面。也有可能是你的对手.专门与你作对。处心积虑地刁难你.甚至在你有望成功的时候,给你使绊或“下烂药”,使你功亏一篑。同在一个企业.摩擦是在所难免的,而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摩擦对我们的伤害减至最小.或者在刁难中尽快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6.
智若愚 《决策》2011,(12):63-63
把一张纸折叠51次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邪么.它有多高?  相似文献   

7.
《领导文萃》2013,(6):110-110
1.我骂人的方法就是别人都骂你是王八蛋,可我有一个本领,我能证明你是王八蛋。 2.我相信法律,却怀疑法官。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情感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看来:“人人都有感情,但并非都有伟大高尚的情感,要培养陶冶伟大高尚的情感,取代卑劣的情感,除了美育,别无他途。而且他把艺术作为对人们进行美育的基本手段,认为美育可以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到他们遗失的情感”。法国美学家卢梭说:“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要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这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独特的特点,思想品德教育更注重对人的思想、品质及道德观念的培养,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在不断的扩展,充分利用中学生的经历,在审视、分析、探讨他们的生活经历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主动的、有意识的积累生活的经验,从而能自主的正确的选择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这正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为了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文中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机关说话     
孟宪利 《领导文萃》2008,(11):78-80
“说”在机关,永远不会是信口开河。总的原则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是你最应该说也必须说的。超越职责范围的家长里短、是是非非.除了消耗体力、引火烧身之外,对于我们的发展并无实质意义。而且凡是习惯议论长短的人,最终会被领导在潜意识里认为“能力有限”——这是一条真理。但你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你必须搞懂搞清楚,有思路、有观点、有办法,特别要有独特的见解,随时能够“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1.
“教育好比谈恋爱,永远不会单相思。”我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学生是万般在意他的老师的。所以,老师也要万般在意他的学生。很多时候,学生习惯不好,或许真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没有在意他的感受。如果在意学生像在意你的恋人一样,把学生当作你恋爱的对象,工作就会简单得多。
  一、学会得体地夸奖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恋爱中的人,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我喜欢看到学生什么好就夸什么。有一个老师曾经问我,你把学生夸得心花怒放,听起来舒服极了,你是怎么夸出口的?我就夸不出口呢!我说,我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说了我眼睛看到的,说了我心里想到的。她又问:“原来你看到的只是学生的优点。难道在你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就没有缺点了?”我笑了,哪个学生没有缺点?比如,姚翱翔期末语文只考了50分,数学基本一位数,平时不做作业,写字乱七八糟,读书永远发不出声来,而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骂了他,他像大人一样,会说我去告你。你摸了他,他会说今天你把我弄疼了,我要找你。一度以为,他真的不可救药。可是,从这学期来,他真的很给力,这得源于得体的夸奖。有一次上课,他读书特别卖力,特别洪亮,把我高兴得不得了,忘了他以前的形象,马上夸他:“天啦,翱翔,这是我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快快教教大家!”他喜形于色,更加努力地教大家读书。考试时,他总是有几个大题不做,稍好一点我就会夸他:“翱翔,今天只剩三个空没填了,有进步!”今天中午考试,他说:“我只有一个空没做。”我笑着说:“相信你做得完。”他就开开心心做试卷去了。这样的夸奖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读书,包括他的字,他的爱劳动,他的热情,他的考试成绩,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到了,都表扬他鼓励他,他信心十足。我的学生也学会了我这样的方法,谁有优点,就会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别人。他们也会夸奖:“今天你读得可响亮了,声音比以前大多了!”“翱翔,你好多天没打架了,要继续努力哟!”因为学会了相互欣赏,学会了互相夸奖,班上孩子们幸福了,快乐了,学习积极性也高了,行为习惯也慢慢好起来。  相似文献   

12.
放低自己     
快活的鸟儿在树枝上甜美地歌唱,树底下在草丛里掘洞的田鼠却听得不耐烦:“闭上你的嘴,为什么要发出这种可怕的声音?”鸟儿回答:“哦,空气新鲜,阳光灿烂.树林茂盛.这个世界多可爱,我内心是多么甜蜜.怎能不歌唱?”田鼠大惑不解:“我在这儿生活了这么多年,每天掘土.除了草根和蚯蚓外,什么有意义的东西也没有发现。世界哪有你说的这么可爱?”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化时代,各种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等信息都会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结合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特点,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优化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阮炜 《领导文萃》2008,(22):85-88
什么是“学人的官欲”? 暂不下定义,发挥一下想象力吧。试想,你得在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的一段时间内寒窗苦读,甚至得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平心而论.你如果是这种人,你可能并非一点学术能力也没有;只不过这种能力与真正的学术能力有本质区别,而更像是一种裁缝功夫,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人们往往只看到教师对德育的影响及学生受到的教育和启发,但是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却很少受到人们的重视。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而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最多的,而且学校亦是一  相似文献   

16.
决策者说     
《决策》2006,(10):7-7
访欧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接受了欧洲五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泰晤士报》记者问“你在晚上睡觉之前最喜欢读什么书?掩卷之后,有哪些问题常使你难以入眠?”温家宝说,你实际上在问我关于读书和思考的问题。让我引用中外名家的诗词著作.可以形象地告诉你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经常读哪些书,在思考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7.
出于种种原因.老板们往往对自己重金请来的CEO及其他高级经理人并不信任,在他们身边安插亲信。像防贼似地防着经理人,是最常见的做法。特别是有些老板亲信.本身人品就有问题,靠给老板打小报告讨生活,使经理人开展工作时束手束脚。尽管经理人对此普遍反感。但也很无奈,因为与老板相比,再高明的经理人也弱势。想把他弄走?除非你有非常高明的手段,否则,会得不偿失。不过,你总有办法让他的监控作用失效。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3,(16):108-108
谁的规矩多 在书城里,一女子拿下一本《中国刑法》,对着身边十来岁男孩一顿训:“天天嫌我烦,天天嫌我罗嗦,天天嫌我管你,再过几年你就18岁了.管你的将是这本书.你给我好好看看.是你妈的规矩多还是它多……”  相似文献   

19.
200、人不可无良友也 他们是你的另一个生命,良友都该是善良而睿智的。当你和他们在一起,会所得很多.许多事情也变得顺遂。其他人看重你,或许会是因为你的良友的价值,你须善用这种价值。一位真正的朋友只有心中觉得你好时才可能当面也说你好。要打动一个人,最好的办法是真诚无私地帮助他.如果能以朋友待人的方式待他.所得会更多。我  相似文献   

20.
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学习习惯不好、意志品质较差、理想道德观念淡薄等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对新时期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进行系统有效的素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引进企业管理中的五常管理法,以班级管理为载体,探讨如何通过五常管理法把素质教育融入班级管理中,进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素养和道德品质,培养职业学校学生技术和德育全面发展,满足企业对新时期技术工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