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对茶业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扶持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几乎所有的产茶州、市、县都成立了“茶办”,省农业厅负责统一管理全省茶叶种植,牵头协调茶叶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科技推广、人才培训及茶叶产业扶持政策的贯彻实施,实行茶叶产业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  相似文献   

2.
郑锋华 《今日南国》2006,(17):55-55
“广西的红茶比云南稍差些,但云南重点发展普洱茶,顾不上红茶,所以,对广西茶业来说,发展红茶应该是一个方向,以建立优势,回避竞争。此外,应该大力发展六堡茶。从拳头产品来说,要有所创新,突破六大茶叶的概念,做些中间产品、茶类边缘化产品。如广西石乳茶业公司开发的红乌龙出口到美国就是一个成功例子。”谈起广西茶业,广西茶业协会会长、广西石乳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宁长裕川名茶总汇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异先生见解独特。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广西梧州温暖如春.六堡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于11月7日在梧州市举行,在彩旗飘扬的江滨广场,人们四处可见“振兴六堡茶经济”的标语.身材娇小的苏淑梅和大批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中国茶业学会”年会的专家们一起参加了“六堡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正如外界评论的那样,这是一次打响六堡茶征战全国号角的会议,是一次将六堡茶产业化发展引入快车道的会议.然而,和台上热烈的发言相比,统领梧州茂圣茶业的苏淑梅却显得格外淡定.  相似文献   

4.
安化茶区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茶源地之一,茶叶远销我国西北、蒙古草原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茶业经营活动中,安化遗留了大量与茶业相关的碑刻资料,客观上反映了清代安化地方政府对茶业的管控情况。从现存碑刻资料看,安化地方政府在茶叶生产、运输、贸易和采办贡茶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试图构建在政府管控下的茶叶市场秩序,以保障茶叶市场的正常运行,这些措施对安化茶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社会动荡、管理者认识和能力缺陷等原因,茶业经营活动仍弊端丛生,违规经营屡禁不止,反映出地方政府在社会大变局背景下基层社会管控能力的削弱与不足。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呈突飞猛进态势,“云茶”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迅速提高。为学习云南茶叶生产、经营的经验,加快广西茶叶的发展,2006年7月6—16日,在广西区农业厅副厅长韦祖汉的带领下,由广西区农业斤经作处、广西茶业协会、广西桂林茶科所及昭平等茶叶主产县农业局领导组成的15人考察团,对云南普洱茶的  相似文献   

6.
茶业品牌经营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品牌关系视角出发,对中国茶业实施品牌经营所面临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走品牌经营道路,提升中国茶业竞争实力的战略对策:(1)创新技术,坚实茶业品质基础;(2)建设区域品牌,实现品牌阶梯发展战略;(3)充实茶叶经营主体实力,推动品牌战略与资本运营紧密结合;(4)培育品牌意识,提升茶叶企业品牌经营水平;(5)强化政府扶持作用,改善品牌茶业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和栽培茶树的国度,也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加工和利用茶叶的国家。然而,从古至今,茶在国人眼中,更多地停留在文化层面。尽管通过我国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产业大军的持续努力,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传统茶业的规模与效益、提高茶叶资源的利用率、拓展茶叶的应用领域、提升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从茶叶大国向茶业强国跨越,是一直摆在我国茶叶  相似文献   

8.
“黑茶”属后发酵茶.中国黑茶家族有五大贵族,分别是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湖南黑茶(茯茶)、四川藏茶、湖北老黑茶及陕西黑茶,俗称“黑五类”.在普洱茶盛行全国的当今,另一匹黑马——六堡茶正悄然崛起.2013年,在第7届深圳国际茶业茶文化博览会上,一筐早期的“中茶牌”92103六堡茶,被推到了68万元的身价,其品质丝毫不逊色于其他高端黑茶.日前,在央视财经频道《一锤定音》栏目中,一款40年的陈年六堡茶被专家评定为10万元一公斤,并且未来还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高身价、高品质、高升值的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瑰宝?  相似文献   

9.
吹响广西茶业进军世界的号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锋华 《今日南国》2006,(15):54-54
广西茶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在新时期弘扬传统文化、发掘民族文化、打造品牌文化,是当今广西茶文化研究的重要任务。广西茶叶生产主要以绿茶为主,花茶在国内外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中“中国茉莉花之都”——横县已成为全国茉莉花茶的最大产地。现今,全国茶叶种植出现了“南茶北移”,茶叶产量大增;国际检测标准提高,茶叶出口锐减……中国茶叶市场进入了一个鹿死谁手的“战国”时代。广西茶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同在、希望和困难并存的战略机遇期。《品茗尝香》诞生的目的就是为吹响广西茶业进军世界的号角而来。它将用  相似文献   

10.
以安徽省茶叶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市场能力、品牌关系维护能力以及品牌基础能力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安徽省茶叶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选用具有安徽区域代表性的四大名茶代表企业——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和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茶叶企业品牌竞争力测度。结果表明:安徽省茶叶企业品牌竞争力不高,四家代表企业内部在品牌竞争力的不同方面存在短板。因此,建议通过完善品牌服务体系、整合供应链、健全市场环境及品牌管理体系等来促进安徽省茶叶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1.
陇西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陇西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效果明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也有相当的规模和数量,在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陇西县地方经济的发展。由于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存在着农民合作意识淡薄、政府扶持力度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因此要从深化合作社宣传、加强政府帮扶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并积极培养人才等方面着手,积极促进陇西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市场的绿色需求为宁德茶叶实施绿色营销奠定了基础,当前茶叶市场的特性为宁德茶叶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了契机。宁德茶叶绿色营销具备自然地理、茶种资源、人力成本、文化传承、产业规模、技术储备等多方面优势,其劣势则表现在:经济落后、自然人文资源分散、传统市场等方面,以及其它一些问题和困难。宁德茶叶绿色营销,既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和引导,也需要企业的科学运营。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19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由于洋茶强力竞争,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急剧衰落,突出表现为茶叶出口数量、出口价值、占外贸比重的减少,茶叶产业萧条。茶叶贸易衰落导致区域经济衰败、金融税收萎缩、社会生活嬗变。茶叶贸易衰落的严重影响震惊了晚清社会,社会上形成了一股振兴茶业的思潮,并最终转化为振兴茶业的系列行动。受社会性质、时代条件等多方面影响,茶业振兴行动虽解决不了中国茶业衰落的历史命运,却为中国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型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又是蔬菜、茶叶、水果、花卉以及部分畜产品出口贸易占一定优势的国家。"入世"后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与美国、欧盟、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横向比较的方式,着重论述了"入世"后我国政府应在技术、协会、补贴等方面加大对我国农业扶持力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皖南地区先后推行红茶合作运销与统制运销,二者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成本控制、金融扶持、集中运输以及革除贸易积弊等系列措施,从制度上减少商业资本对茶业利润的过度分割。运销改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茶业下层农商在出口贸易中的话语权与盈利能力,打破了近代中国茶业由来已久的“产、制、销”失衡的结构性困境。在近代中国茶叶产业升级滞后的背景下,运销改良的意义更多地体现为对茶叶外销制度与路径的变革,是一次增强华茶国际市场竞争力与重塑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制度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兴盛的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鸦片战争后,受国外市场需求强力刺激及茶价高昂影响,中国茶叶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至1888年,中国茶叶对外贸易迎来了全盛时期。茶叶对外贸易兴盛产生了广泛深刻社会影响,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茶叶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容忽视。19世纪60年代前,中国茶叶出口地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广州、上海、福州,北方茶叶输出地点为恰克图。这些地区的茶叶输出有了很大增长。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中国茶业虽受到外国茶冲击,但中国茶叶外销总量继续保持增长。随着茶叶出口数量迅速增加,茶叶出口价值维持在高位运行,茶叶出口比重平均占据外贸半壁江山。二是茶叶对外贸易兴盛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茶叶对外贸易的兴盛推动了植茶业的迅速发展。外销茶区呈现一派繁荣,新茶区不断涌现,老茶区扩大生产,植茶面积迅速扩大,各类茶均有较大发展,尤以红茶最为典型。茶叶对外贸易的兴盛活跃了资本金融业。茶叶大量出口对茶税征收带来促进作用,同时又活跃了茶区金融,推动了资本流动。茶叶对外贸易兴盛促进了相关行业发展。茶叶从采、制、销均涉及不少行业,它们都得益于茶叶对外贸易的兴盛。三是茶叶对外贸易兴盛促使茶区面貌发生变化。茶叶对外贸易兴盛影响了农村种植结构。适宜植茶的地区废林开荒,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让位于茶叶种植。茶叶对外贸易兴盛增加了就业机会。依茶为生,靠茶生活,因茶获益的人员增多。茶叶对外贸易兴盛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深刻影响。人们对种植粮食、环境保护、经商态度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7.
品牌建设对于中国ACG产业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中国ACG产业品牌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如优秀品牌数量过少、品类差异度小、品牌延伸程度不够等问题。未来,中国ACG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同时进行差异化品牌定位,积极打造"大产业链"。政府也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为ACG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8.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与竞争、政府和机遇六个方面。从这六个方面来分析盐城旅游产业竞争力,可以发现,目前盐城旅游产业竞争力还不是很强。要进一步提升盐城旅游产业竞争力,必须要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创新旅游宣传和营销;积极引导旅游相关支持产业发展,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19.
福建名优茶及其经济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名优茶的经济效应机理,促进福建茶业高效发展,本文在介绍福建名优茶产销情况基础上,应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名优茶是福建茶叶经济的亮点、茶叶品牌建设的关键点、茶业发展的支撑点、茶叶国际化经营的新卖点和文化旅游的推广点等名优茶的经济学效用,并提出了构建名优茶航母、规范名优茶的评选与管理、加快名优茶品牌建设、拓展名优茶国内外市场、完善名优茶配套技术和建设生态茶业等大力推进福建名优茶经济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交引茶制是宋代茶叶间接专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引茶制下政府必须组织庞大的官僚队伍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确保茶叶贸易的实施。本文以交引茶制下政府的贸易费用为视角切入分析交引法衰败的原因,并从茶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论述了宋代茶法频繁变动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