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2.
4.
秦玉娜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35-37
当前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全国职业院校大规模开展,大赛几乎成为全国职业教育领域的最大盛事。然而,职业大赛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全国职业大赛背后的问题,并对大赛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西欧中世纪的比武大赛及其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世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59-66
比武大赛是西欧中世纪骑士的重要活动,它的出现与战争密切相关。自12世纪有确切材料记载以来的五百余年时间里,比武大赛不断地发展变化。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比武大赛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骑士们出于各种愿望和目的积极参加这项活动是其能够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指导学生备赛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学生普遍存在理论与实际脱轨现象、职业素养欠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动力不足等。以参加报关技能大赛为契机,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并将其成功的应用于教学实践。在此总结我们的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肖立志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50-51
近年来,中国各类服装设计大赛迅猛发展,在为服装行业挖掘设计人才的同时,也为中国高校服装设计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行业氛围。本文通过分析服装大赛与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各类服装设计大赛的规则设置、评判标准及组织形式,并针对大赛参与各方如何共同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永红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5-96,121
针对大学生在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和参赛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一现象,分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及发展规律,探讨了电类学科教学中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试论凌家滩玉龙、玉鹰、玉龟、玉版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修松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6):40-45
从凌家滩遗址所反映的社会分工、贫富分化、氏族贵族、专业巫师和礼仪源头等 视角,分析凌家滩遗址的文化性质。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考古、文字、文化人类学等资料和 方法分析认为:玉龙即虬龙,是后来的夏部族虬龙(即句龙即禹)崇拜的源头之一。 玉鹰即鸷鸟,是大汶口文化的创造者少昊氏部落集团首领少昊挚的神形。玉版综合反映 了当时人们“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及相关内容,是以大湖山、土山为坐标,测算春分等四时八节 的器物。玉龟系相关的龟卜文化及“玉龟衔符”等的反映。再加上对祭坛等文物综合分析,反 映了凌家滩人山岳崇拜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段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4):116-118
艺术设计领域中,同构图形以自身极强的可塑性与巧妙的结合构造出一幅幅神奇的图画,也在插画、广告等商业设计当中彰显着图形的内涵和积极意义.追溯同构图形的历史,了解同构图形的现在,可以看出图形的构成与塑造有其可循的方法,分别归结为相似形态的异质同构、不同形态的异质同构、相似形态的同质同构.诚然,所有的规律只是方便设计者掌握这一图形手法的较为便捷的途径而已,要灵活运用同构图形创造更为精彩的设计作品,所需要的依然是设计者敏感而富于幻想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关于"玉匣"与"玉衣"的义项,学界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出土文物,纠正"玉匣"仅为"盛玉之匣"的观点,补充梳理"玉匣"义项为:1.汉代皇帝、王侯所用的玉制葬服;2.玉制之匣,用以贮藏珍物;3.盛玉之匣。 相似文献
15.
16.
17.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