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18年苏俄宪法创立了社会主义的人民代表制。之后,与苏维埃社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俄罗斯联邦(苏联)的代表地位立法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通过了新宪法和联邦会议两院代表地位法,进一步完善了俄罗斯联邦的代表地位。通过对俄罗斯联邦(苏联)代表地位立法改革的考察,总结其改革进程和制度建设中的经验得失,对我国代表立法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2009年8月30日举行的第45届众议院选举中,民主党大胜,自民党大败。9月16日下午,鸠山由纪夫当选日本新首相,组成民主党、社民党、国民新党的三党联合新政权。战后以来(或日“自1889年即明治22年以来”),日本首次因众议院第一大党交替而建立新政权,这是否意味着日本政治真的走上了战后历史的分水岭,进入一个崭新时代?日本政权更迭对今后中日关系将可能带来什么影响?上述问题便构成本文论域。  相似文献   

3.
纵观近20年来日本签署的EPA,2013年以后其对象国层次和农产品开放程度显著提高。基于贸易政策制定的政治经济学视角,以日本首相和农业保护三集团(农林族议员、农林官僚及农民组织)之间的相对影响力为中心,考察自民党政权(2000年4月—2009年9月)、民主党政权(2009年9月—2012年12月)及安倍晋三再度拜相后的自民党政权(2012年12月—2020年8月)的EPA农业保护政策形成过程的演变发现,随着"1955年体制"被首相官邸主导模式取代,日本EPA农业保护政策形成过程由共识型决策过程转为专断型决策过程,是引起上述两大变化的内在原因。安倍辞职后日本是否会延续专断型决策过程,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在通向法西斯的道路上,不是通过组建法西斯政党来攫取政权的,而是以军部为主导,逐步干预政治,控制现有政权,最后建立军部法西斯独裁体制的。日本的法西斯化过程,为何具有如此特点,只要我们认清日本近代社会调节机制与军部的关系,这一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5.
由俄罗斯联邦过渡时期经济问题研究所所长 E.T.盖达尔任主编的大部头著作《过渡时期的经济——后共产主义俄罗斯经济政策概述 (1 991— 1 997)》已于 1 998年出版 ,全书共 1 1 1 3页 ,由绪论和六大部分及附录组成。绪论《经济改革与革命》简要论及革命与国家政权、革命的经济危机、当代俄罗斯的革命转型等问题。第 1部分 :《后共产主义转型的前提》,包括第 1 - 3章 :经济崩溃的必然性 ;原苏联经济危机的逻辑与本质 ;自由市场改革纲领。第 2部分 :《后共产主义俄罗斯的宏观经济过程及经济政策》,包括第 4- 1 1章 :俄罗斯后社会主义过渡的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干部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基层政权组织权威下降、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职能不清以及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滞后等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制约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权的建设,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难以协调发展,相关机制不够健全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难以保证。为此,我们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体制问题;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权组织整合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干部能力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偏低的问题;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8月30日,日本举行了举世瞩目的众议院选举,最终民主党击败自民党以308个席位赢得了本次大选,实现了政权更迭。同年9月16日,鸠山由纪夫当选日本新首相,鸠山新内阁诞生。鸠山新内阁成立后,提出了一系列有别于自民党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其重  相似文献   

8.
张健 《社科纵横》2009,24(8):46-4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其性质决定了她首先要改变农村旧的传统生产关系即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土地改革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土地改革的成功激发了农民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形成了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为新政权奠定了合法性基础;同时。乡村政权的重建实现了国家政权基础的再造;农民国家观念的转变塑造了新型国家—农民关系。新国家成功地把农民培训成革命需要的“政治人”,从而完成了解放初期对乡村社会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1949年~1952年北京市政府在短短的三年里,采取了多种强有力的措施,使贫民问题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通过对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的比较,北京市的贫民增加了对中国共产党及新政权、新社会的政治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是一种独立运行的机制,而是政治起支配作用的政权经济体制,其主要表征是价格运行中的权力商品化,收益分配上的官本位制和企业扩权中的两权难分;在现实表象的背后则是政权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收效未显,根本原因是未曾对症下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变态表现,都导源于这种政权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使政治和经济有效分离,形成独立的经济运转机制。只有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才能治愈社会经济生活的表征病灶,才能实现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本文在揭示政权经济倒立体系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周喜峰 《求是学刊》2004,31(4):111-116
在后金———清政权建立和兴起过程中 ,努尔哈赤及皇太极父子对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蒙古、索伦、东海女真等民族非常重视。他们根据黑龙江地区的不同民族 ,分别采取了联盟、联姻、征服、招抚等不同策略 ,基本上完成了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的统一。这些策略是成功的 ,它不仅使黑龙江地区各民族成为后金———清政权的臣民 ,也为清政权的强大和入主中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独立。作为苏联的"法定继承国",俄罗斯联邦在继承苏联复合式自然保护检察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自然保护检察制度。目前,俄罗斯联邦设立了1个全流域性的伏尔加河跨地区自然保护检察院。此外,在36个联邦主体内建立起42个独立的、隶属于本联邦主体检察院的跨区自然保护检察院。而在另外32个联邦主体内,仍由区域性检察院负责对自然保护和自然利用立法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认真研究俄罗斯联邦的自然保护检察制度,不仅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对我国专门检察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喜峰 《求是学刊》2006,33(3):133-138
科尔沁蒙古是明朝末年游牧于东北西北部地区的蒙古族部落。在满族形成过程中,科尔沁蒙古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军事上,科尔沁蒙古归附后金政权,改变了其孤军奋战的被动局面,为后金统一女真各部和漠南蒙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政治上,科尔沁蒙古的归附,既壮大了后金政权的政治势力,又扩大了后金政权的政治影响,使之发展成为当时与明王朝抗衡的最强大的政治势力。在经济上,科尔沁蒙古是后金政权战马及牲畜、粮食的供应地,对后金政权的发展强大给予了重要的经济支持。科尔沁蒙古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促进了女真族的统一和满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我国北方民族政权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民族政权类型的划分是由各民族政权的属性及其与主体民族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决定的。作者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北方各民族政权的关系,阐明这些政权发展的层次及特点,并把北方草原的游牧型及东北地区的农业型政权作为“边境”民族政权的类型;把五胡十六国在中原开创的封建割据式政权以及北朝作为“中国”的民族政权类型;而夫余、高句丽等政权则是不同样式的奴隶制政权。建立在中原的属“中国”型政权,建立在边境的属“边境”型政权,同在“天下一体”之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体观是历史形成的,它构成了我国各民族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尤怡文 《社会》2017,37(3):85-102
本文由曹正汉提出的“风险论”出发,以威权政体政权存续的理论视角,探究中国治乱周期与统治者风险治理策略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治乱之间,统治者透过何种机制调节动态平衡以维系政权,又为何调节风险平衡机制在某些时候能奏效在另一时点上却失灵。藉由历史制度主义的时序分析,本文提出风险治理的“不可能三角”,以解释治乱周期的波动,并发现风险调节机制之所以越到朝代后期越难奏效,肇因于开朝初期统治者为防制政变风险所采取的政治吸纳策略。这些策略随着时间演化及一连串反应序列后,破坏了统治者用来防治民变及外患风险的机制,并进一步弱化了国家的基础权力,导致国家能力下降,风险平衡机制失灵,从而陷入统治危机。  相似文献   

16.
冤家缘何联姻─—评自民党与社会党的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刘映春1994年6月29日,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富市在该党和自民党、先驱新党的支持下当选为日本新首相,组成了自民党、社会党和先驱新党的三党联合政权。村山政权虽然也同细川、羽田政权一样是联合...  相似文献   

17.
在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演变进程中,民主党形成了"由官僚主导转向政治主导"的政策理念。民主党上台执政以后,鸠山内阁设置了国家战略室和行政刷新会议,并通过"事业甄别"与"国会立法"的方式来实施政官关系改革。在此过程中,民主党政权对运营机制做出了相应调整,但也显现了弊端。展望未来,民主党政权实施的政官关系改革具有历史延续性,改革成效将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并关联到民主党执政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冷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演变进程中,民主党形成了"由官僚主导转向政治主导"的政策理念。民主党上台执政以后,鸠山内阁设置了国家战略室和行政刷新会议,并通过"事业甄别"与"国会立法"的方式来实施政官关系改革。在此过程中,民主党政权对运营机制做出了相应调整,但也显现了弊端。展望未来,民主党政权实施的政官关系改革具有历史延续性,改革成效将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并关联到民主党执政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刘尧 《日本研究》2014,(1):51-57
本文以幕府末期日本思想界的皇权思想为研究线索,探讨幕末时期的皇权思想在明治维新前后的思想变化过程及对明治政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敦煌西汉金山国文学文献三题新校并序颜廷亮敦煌西汉金山国是张议潮之孙张承奉在敦煌建立的一个以汉族为主的独立的国家政权。其立国和终结时间,经学术界多年研究,大致可以认定,分别为910年和914年。有关这个政权的历史及评价,笔者已另有论述。这里只就其文学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