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学界对政府文化职能概念界定局限的基础上,以及透析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前提下,从文化学视角,于政府文化职能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对政府文化职能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2.
对知识产权概念的质疑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有关知识产权概念的诸多观点存在着两个共同的缺陷:一是不符合概念的要求,没有反映知识产权的本质和特征;二是逻辑上不严密,割裂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么仅从外延的角度界定知识产权的概念;要么只从内涵的角度界定知识产权的概念。要正确界定知识产权的概念,必须克服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缺陷,从概念的要求和逻辑的严密性入手进行研究。知识产权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3.
市场概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的起源、内涵和外延是市场概念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市场的起源是一个过程,是诸多条件和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市场的内涵涵盖了场所、活动、机制、组织、制度、结构、关系和文化等内容,是极其复杂的,每种都不可能冠盖其余,市场的内涵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变化。市场的外延包括市场的类型和市场的边界,而市场的边界又有地理边界和社会边界之分,政府、企业与习俗是界定市场社会边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完全竞争市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亚完全竞争市场的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做了界定。采用模型等规范分析方法,对上述两种市场在消费者福利和资源配置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亚完全竞争市场存在重大缺陷。其政策含义是:应通过政府干预优化农产品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5.
旅游文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学江 《东岳论丛》2004,25(6):85-87
旅游文化研究首先应该界定"旅游"与"文化"的概念,在旅游与文化的联系中把握其内涵、外延、本质和特征。旅游文化是一种传统性和现代性交融的非功利性文化,具有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旅游文化个性张扬、充满活力,具有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民"的概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界定"农民"的概念对于认识和理解农民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从对"农民"的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入手,系统的界定了当代中国"农 民"的概念,剖析了各种认识的误区,提出了重新认识"农民"概念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西部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后 ,如何使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得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 ,关键在于西部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分析 ,以求对开发西部有所裨益。一、职能定位的理论分析政府职能如何定位问题 ,西方国家已经有很多学者对此作了探讨 ,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 ,如市场失灵论和政府失败论 ,分别界定政府职能的内涵和外延。这些理论对西部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是有所帮助的。(1)市场失灵论。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固有的一系列弊端 ,如失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民”的概念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界定“农民”的概念对于认识和理解农民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从对“农民”的内涵与外延的发展入手。系统的界定了当代中国“农民”的概念,剖析了各种认识的误区,提出了重新认识“农民”概念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政府行政的目标指向绩效的取得,其职能实现的方式直接影响效果的取得;由此,完善的体制结构和具体的行为模式构成政府绩效取得的宏观前提和直接动因.在当下中国情境,"一票否决"作为增强政府执行力的主要形式,与政府绩效的取得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对政府绩效影响的性质判断则有赖于对"一票否决"和政府绩效概念的准确操作,根植于本土的内涵界定是实现两者关联有效性的决定性前提.  相似文献   

10.
政府行政的目标指向绩效的取得,其职能实现的方式直接影响效果的取得;由此,完善的体制结构和具体的行为模式构成政府绩效取得的宏观前提和直接动因。在当下中国情境,“一票否决”作为增强政府执行力的主要形式,与政府绩效的取得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对政府绩效影响的性质判断则有赖于对“一票否决”和政府绩效概念的准确操作,根植于本土的内涵界定是实现两者关联有效性的决定性前提。  相似文献   

11.
在创业过程中,如何体现政府的职能与作用,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以南京市为例,探讨了政府职能的界定与内涵,对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作了全面评析,提出政府职能一定要从"全能型"转向"服务型",确立服务型政府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12.
虚概念与模糊思维的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概念的实质及有无内涵和外延的问题,在逻辑学界各抒己见,至今未有统一的认识。而能否对虚概念实质的正确理解,将会直接影响到对虚概念在逻辑学中的地位及其在模糊思维中的作用的正确认识。本着学术探讨的精神,本文试对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实质、特点及其在模糊思维中的作用等问题,提出个人肤浅的看法,以求教于诸位专家、学者。一、有悖于概念含义的一个逻辑误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对这个特征能否正确理解,是我们正确认识虚概念的实质和作用等问题的逻辑前提。所以,要探索虚概念的实质和作用问题,首先就要从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在逻辑学界对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争论主要有四种意见:一是认为虚概念只有内涵没有外延;二是相反的主张,认为虚概念只有外延,没有内涵;三是对上述两种意见持否定态度,认为虚概念既没有内涵也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论述了四个问题:(一)为什么要界定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二)怎样界定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三)政府失效能否作为否定政府经济职能的理由。(四)对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关于空类概念(包括:虚概念、虚构概念、虚假概念,虚幻概念、…,本文把这类概念统称为空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问题,当前在我国所流行的形式逻辑著作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种:①空类概念没有内涵和外延;②空类概念有内涵而没有外延;③空类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外延为零)。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公共利益辩     
公益概念的存在在于公共利益总是与一个社群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社会价值密切相关,公共利益的法律功能在于立法价值的宣示性和权利(权力)范围的界定性。在价值多元化时代,惟有通过正当程序来确定公共利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方是正义的,公共利益的需要最终必须也只能通过个体权利去获得界定和评估。  相似文献   

16.
庞晓宇 《学术论坛》2003,(4):135-138
文化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其内涵十分丰富,不易归纳概括,因此,人们至今也没有给文化下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义.然而,作为客观存在着的文化的外延,却是能够被感知、被认识的.文章通过对文化外延表现形态的分析界定,从总体存在方式的角度,把文化的表现形态划分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知识形态的文化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三大类.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区就业概念界定与现代就业政策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对于转型过程中的当代中国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影响的热点问题,“社区就业”概念与政策是中国就业政策框架与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伟大创造,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理论与政策意义。作者归纳了社区就业概念的四种界定取向及其内涵外延,提出由自由市场就业、准市场就业和政府保护就业三部分组成的新型现代就业政策框架,并分析其理论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8.
“正变关系”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变关系”质疑刘世英形式逻辑告诉我们: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存在反交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外延扩大,内涵就减少;一个概念的外延缩小,内涵就增加。属概念与种概念相比,属概念的外延大、内涵小,种概念的外延小、内涵多。而有些辩证逻辑的研究者说:从...  相似文献   

19.
文化就是社会化——广义“文化”概念的逻辑批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概论众说纷纭,但根据“文化”一词在古今中外的各种实际用法,我们认为,广义的文化概念,在外延上包括一切社会现象,所有社会现象都在文化的外延之中;文化的特有属性就是社会化,因而从内涵上可以把文化定义为“社会化的过程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认知实际状况,从外延数量角度对概念进行基本的逻辑划分,除了外延大于等于一的实概念和外延为零的虚概念外,还应建立外延分子存在状态尚不能确定的悬概念.悬概念是内涵相对模糊、外延分子存在状态暂时无法确定的概念.从理论价值上说,它完善了概念的逻辑类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