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文金的二胡曲以大气磅礴且具有民族神韵而在二胡音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二胡曲《三门峡畅想曲》是刘文金的一首代表作品,这首作品充分体现出了刘文金二胡创作的基本特点及艺术特征。创作中他以创新的思维把中西不同的音乐语言完美地结合起来,为二胡音乐的创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二泉映月》是一首跨国别、跨民族、跨文化的二胡独乐曲的佳品,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即阿炳)的传世之作。《二泉映月》以如歌如泣的旋律、完美的乐思结构、精湛的演奏技艺,表述了阿炳的沧桑人生经历。《二泉映月》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为从事二胡演奏和创作打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浅析钢琴曲《二泉映月》的音乐及演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曲《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储望华先生根据阿炳的同名二胡曲改编创作的一首中国钢琴作品。该曲在原作基础上,在曲式结构、音乐色彩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大胆尝试,利用钢琴表现力丰富的特点,深刻展示出了原作丰富的内涵,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本文通过阐述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的音乐结构,并对其演奏作分析研究,旨在探索作品中由民族钢琴音乐所表现出的那种民族特色和极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二胡曲《听松》问世后,由于曲作者阿炳的特殊经历,大家对该曲的认识多有不确定性,甚至阿炳本人对乐曲的说明也多有疑点。给阿炳现场录音的杨荫浏先生在对《听松》的说明时也用了"可能也是阿炳的作品"、"内容似乎是描写宋代伟大的爱国将领岳飞"、"很可能"、"可供参考"等一系列含义不定的词语,对乐曲进行介绍。由此,如何正确解读二胡曲《听松》就显得愈发重要了。本文根据自己多年来生活在阿炳家乡的见闻,以及根据反复不断演奏、研习、教学二胡曲《听松》的实践体会,对乐曲的作者、乐曲表现内容、乐曲体裁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阿炳是我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 ,他创作的《二泉映月》二胡曲优美婉转 ,如泣如诉。既表现了江南明媚的风物景色 ,也表现了自己坎坷悲惨的人生道路。拉好这首二胡曲首先要理解曲调的思想内涵 ,把握好曲调的音乐形象及风格特点 ,其次要在演奏技巧上下功夫 ,平稳深沉的乐段要用缓慢的硬弓 ,怨愤激越的乐段要饱满并且和揉弦密切配合 ,到高潮的主题曲时要紧凑 ,要控制好高把位 ,加强运弓的力度 ,只有将曲调特殊的蕴含及韵律充分表现出来 ,才能感染听众 ,达到曲调与演奏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诗》在产生之后就被广泛地引用,历经先秦两汉,到了魏晋时期,“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在创作中大量引《诗》,其引《诗》方式有多种.其作品中或直接引用《诗》中的词语、诗句,或化用《诗》中的诗句、诗意,或用《诗》中某首诗的诗旨.其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对《诗》有所吸收,在艺术手法上有所借鉴.在创作中借鉴《诗》的方法,吸取创作中的经验,这成为中国文人的一大传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李绅《古风二首》研究中存在争议的三个问题进行辨析:(1)《古风二首》之二,《全唐诗》将其又收录在聂夷中《田家》诗中,据范摅《云溪友议》可断定其不为聂夷中作;(2)李绅以《古风二首》求知吕温的时间,众说不一,据《旧唐书.吕渭传》等可确定为贞元十五年;(3)李绅创作《古风二首》有无政治功利目的,从其有意以"古风"名题及对社会政治问题的客观反映,说明有很强的政治讽谕目的。  相似文献   

8.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原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自从被移植成二胡独奏曲之后受到了许多演奏家的青睐,更是各大赛事及音乐院校学生必选、必奏的一首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乐曲。乐曲由引子、纵情高歌、热烈欢舞三个部分组成,只有通过对各个段落甚至乐句进行细致分析以及学习与研究不同的演奏版本,才能忠实地表达作品的创作初衷、掌握地方音乐风格、再现音乐的美感,在演奏中获得真正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搭载"嫦娥一号"奔月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已经到达既定轨道,与之一同绕月的,还有其搭载的二胡曲《二泉映月》等30首经典音乐作品。"嫦娥一号"到达绕月轨道后,于距地球38万公里以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了这一组经典音乐作品。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收音机、电视机以及互联网收听到了这些来自太空的中国天籁之音。据了解,"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这30首太空播放曲目,是在全国公众投票的  相似文献   

10.
坤静 《山西老年》2011,(5):18-18
被人们传唱了60多年的歌曲《南泥湾》,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大型歌舞作品《东方红》的34首插曲之一。那么,这首脍炙人口、享誉国内的经典民歌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1.
《关雎》论     
历来对《诗经·关雎》主旨的理解意见不一。本文将《关雎》置于艺术活动系统中加以研究。应用系统论的原理,从作品自身系统、创作系统、《诗三百》、时代社会系统几方面对《关雎》作了分析,肯定其是一首爱情诗。并对产生歧义理解的原因作了解说。  相似文献   

12.
陈才训 《南都学坛》2008,28(2):51-54
有着深厚古文功底的蒲松龄对作为先秦古文代表作之一的《左传》涉猎颇深,因此,其《聊斋志异》中许多古文笔法即导源于《左传》。首先,以古文笔法从事小说创作,使《聊斋志异》中某些情节对《左传》多所借鉴和模仿。其次,蒲松龄还从《左传》中汲取了许多古文笔法以资其小说创作,如他以隐晦曲折的"春秋笔法"寄寓满腔"孤愤"、表情达意;他对"层叠"、虚实相生的古文笔法也多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更像是读《老子》的注解,亦有读书笔记的性质。《喻老》当为韩非后期重读《老子》所作的解说之文。正是这种创作时期的不同,使得二者甚至在文本上也有了一定的差异。这类文章的文体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经说体"的继承与发展上。  相似文献   

14.
琵琶乐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是大家熟悉的两首琵琶武曲,它们虽然在题材上、形式上有相似之处,可仔细比较起来却还是有许多差异。通过对创作特点,演奏特点和审美特点三方面的综合阐述,揭示了两首乐曲的内在联系和不同之处,便于欣赏者更好的了解两首古曲的动人之处。  相似文献   

15.
在南宋前期诗坛上,先后出现了楼《耕织图诗》45首和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60首。两组大型农业组诗,都反映了农村一年所经历的生活,都对农村生活作了较为细致、深入的描写,但在创作背景、反映农村生活的程度、艺术特色以及创作价值四个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6.
《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紫氏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创作深受白居易诗歌《长恨歌》影响,两者之间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再到审美意识都存在明显的"互文"关系.紫氏部深谙白居易诗歌,《源氏物语》中与白居易诗歌相关的部分就有近百余处.因此可以说,白居易诗歌构成了解读《源氏物语》的重要"前理解".紫氏部借用《长恨歌》的"悲剧"情节,既是在歌咏男女主人公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是在悲叹人世盛者必衰的"无常"之道.  相似文献   

17.
在南宋前期诗坛上,先后出现了楼(璹)《耕织图诗》45首和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60首.两组大型农业组诗,都反映了农村一年所经历的生活,都对农村生活作了较为细致、深入的描写,但在创作背景、反映农村生活的程度、艺术特色以及创作价值四个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巴托克《小宇宙》作品的多调性多调式、调性种类划分方式、调性确定的手法,和声思想、轴心体系、和弦构成,以及集合截段音级集合数目与音程含量的关系等作曲技法研究进行了疏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巴托克《小宇宙》中153首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调式音阶入手,将其调式音阶构成分为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八声音阶、人工调式音阶等多种音阶,进而对这些不同音阶在作品中横向上与纵向上的重组、分配、安排进行探讨,以窥探《小宇宙》创作思维"大世界"的主旨。巴托克这种运用音阶多样性的创作手法可以给作曲创作带来新思路、新技法。  相似文献   

19.
《徵圣》具有独立的价值,它提出了文章的创作主体和以圣人之文为标准的创作准则。将《徵圣》与《宗经》进行比较,从逻辑上得出《徵圣》为《宗经》之前提,二者内容相似但论述重点有所不同。另外,《徵圣》提出的为文标准与刘勰于此篇所提的"体要"观在全书也得到了由始而终的贯彻。因此,纪昀评价《徵圣》的"装点门面"说有其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20.
对《二泉映月》几种不同演奏谱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是瞎子阿炳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毕生从事音乐生涯的创作结晶。这首乐曲不同于一般的抒情性的写景乐曲,它既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意义,又在演奏艺术和创作手法上有着很大的发展和创新。 《二泉映月》早已成为当代二胡演奏家经常演奏的曲目之一。但是,许多二胡演奏家在演奏此曲时,根据他个人对乐曲的理解和体会,对原曲进行了不同的剪裁和压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