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关系复杂。民族迁徙、民族矛盾、民族战争、民族融合、民族重组等内容成为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基本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现象,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各民族对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的积极贡献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内地和北方甚至西域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220至58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上河中.中原地区政权更迭频繁,一个个王朝就像走马灯似地一掠而过。这一时期,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各地诸民族之间的大融合,不仅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图书发展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促进了当时的文化发展.论文从这一时期图书编撰兴盛的原因出发,按照四分法对魏晋南北朝官修图书编撰业进行分类探讨,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图书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彭无情  刁龙 《兰州学刊》2011,(1):150-153
受民族大迁徙运动的强烈影响,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新疆历史上众多民族角逐争衡、多种宗教文化争奇斗艳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宗教文化主要有佛教文化、萨满教文化、祆教文化、道教文化、摩尼教文化和景教文化。结合当时历史史实,对这六种宗教文化的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马艳辉 《兰州学刊》2010,(11):196-199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民族间的长期斗争和民族的大规模流动,导致民族问题错综复杂备受关注。而作为这个时期史学一个组成部分的史论,其中对民族关系的探讨以及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认同观念、统一意识,都明确反映了这一时期各民族在纷争中走向重新组合和政治统一的历史过程,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林立,更迭频繁,政局空前动荡,情形极其复杂,客观上增加了学术研究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作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玄佛思想兴盛,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受到严重冲击。但中国封建法制儒家化的开端与初步完成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玄佛思想对当时的法律制度看不出有任何重要影响。儒家正统法律思想仍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的指导思想,它的法律化表现在“八议”入律等若干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功能论发展的奠基阶段。这一时期,绘画的认知功能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教化作用得到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绘画的审美功能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主流。所以,对魏晋南北朝绘画功能的论述就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如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时期一样,低男人一等,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但作为历史研究来说,仅仅作这样抽象的认识,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欲真实、准确把握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社会境况,必须从婚姻、家庭、社会活动等方面,具体考察其实际的生活情形。而客观、真实地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社会生活状况,对于魏晋南北朝史及整个中国古代妇女史的研究,又有着重要意义。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婚姻、家庭状况研究 在男权社会中,婚姻是妇女生活的最重要内容,家庭则是其活动的最重要空间。因此,要了…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的全面剖析─—李刚《魏晋南北朝宗教政策研究》张泽洪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变乱时期。因其战乱频仍、人生无常的世况,影响中国社会的佛道二教,在此历史阶段迅速传播、发展,渗透进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之中。因此,宗教文化的兴盛是魏晋南北...  相似文献   

11.
张伟 《船山学刊》2012,(2):145-149
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一个社会政治比较混乱的时期,也是一个人文精神成果比较丰富的时期。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兴起较为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状况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相关性。从谢灵运的山水诗与宗炳的山水画论的比较研究中,可以推究出一条阐释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政治状况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理路。  相似文献   

12.
<正> 我这次向大会提交了题为“魏晋南北朝民族观初探”的论文,其目的是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并进而展开讨论。民族观,简而言之,就是对本族和他族以及民族问题的看法。在阶级社会中,民族观是由统治阶级的民族属性、阶级属性及客观形势所决定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短暂统一外,经常处于群雄割据、汉族和少数民族所建政权鼎峙并存的状态,是我国分裂混战时期,也是各族发生大规模迁徙和融合时期,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13.
<正> 第二届全国魏晋南北朝史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21日至26日在山东烟台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一百多人,提交论文九十多篇。会议主要围绕着“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和“八十年代如何研究魏晋南北朝史”两个问题进行切磋、争鸣。关于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有人指出:过去流行的关于这个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承上启下”说。表面上肯定了魏晋南北朝的重要历史地位,实际上都是一句空话,因为其他时期同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并非单纯地“承上”,由于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史学发达原因新探李颖科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史学发展史上辉煌灿烂的历史阶段,梁启超曾经指出:“两晋六朝,百学芜秽,而治史者独盛。”①相对于以前各朝,这一时期,史家辈出,史学范围扩大,史书体裁增加,史籍数量剧增,“一代之史,至数十家...  相似文献   

15.
<正>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民族融合的伟大时代。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及社会生活诸方面,无不渗透着民族融合的内容。因此,民族融合的问题,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关键,对于北朝史的研究,尤具典型意义。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历程,以北魏分裂为界,划为前期和后期。对于北朝前期民族融合情况,研究者颇多,论述亦甚精详,以至于人们一提到北朝的民族融合,就往往将它与北朝前期拓跋珪、拓跋焘、元宏等人的活动加以联系,划上等号。历观研究北朝民族融合情况的论著,都有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使佛教和道教获得了广泛传播的“社会心理基础”与“政治功利基础”。而佛道二教的迅速发展,对魏晋南北朝史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纪传体正史、杂传、史注以及史学思想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表现,在此基础之上促成了新的史学类别——佛教史学与道教史学的产生。它在给魏晋南北朝史学留下了更为明显的“时代烙印”的同时,也使这一时期的史学呈现出一种异于前代的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咏怀诗是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的主流 ,这一时期是咏怀诗走向成熟的阶段 ,题材丰富 ,主题深刻 ,表现手法多样。其发展同时反映魏晋南北朝人文精神的嬗变 ,对唐及后人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琼州学院学报》2016,(6):16-20
女史是中国古代在宫廷中任职的女官。根据相关记载,女史最早可能出现在周代,在两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设置。女史在宫廷中承担协助后妃处理事务、参与典礼、掌管文书、进行宣传教化等职责。女史的地位不高,一般选拔具有文学基础的女性担任。考察这一时期女史的职能、选任、地位,以便进一步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职官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特点及其成因石荣伦魏晋南北朝之史学,灿若星辰,乙部之作达千部之多,在“二十四史”中独占5部,仅次于唐,其史学史地位令人瞩目。本文试就此间史学的特点及其成因略陈管见。由附庸到独立:史学受到重视史著大增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撰述、历史学和历...  相似文献   

20.
黎虎 《晋阳学刊》2002,(3):109-110
在数千年统一为主流的中国历史长河中,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里,地域史的研究有其突出的意义,从而引起人们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关注,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尽管魏晋南北朝地域史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成绩,但是,对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的并州地区的系统性、专题性研究却迄今未见。汪波君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魏晋北朝时期的并州地区政治形势演变作为其研究课题,撰写了《魏晋北朝并州地区政治形势研究》一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学术空缺。在此基础上,汪波君又对论文作了一些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