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月玲 《社区》2005,(9):38-40
耿稚平是北京同仁医院的大夫。有一天,她在一所医学院监考,很快她就发现有个男生异常,偷着打“小抄”。考完试,她留下这个学生谈话。“大夫,跟您说实话,我根本就不喜欢学医。”“那你干嘛考医学院呢?”“这是我爸妈的意思,是他们非叫我学,替我报了这个学校。上学后,我一点也不爱学,而且,我害怕上解剖课,从没进解剖教室上过一课,我不敢进。”交谈中,她明显地感觉出这个学生消极压抑的情绪。过后,她跟学生的班主任建议说,你跟家长沟通一下,这孩子最好不要学医了,即便他能凑凑合合毕业了,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而且他会活得很不开心。没想到,…  相似文献   

2.
因为工作的原因,生下女儿悠悠之后,她一直由外婆和阿姨照顾。和外婆还有小姨在一起的时候,她总是很听话,可是每次我下班后去接她,她就会千方百计地和我作对,要么是缠着我不肯好好吃饭、睡觉,要么就是故意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变成了“两面派”的问题儿童。害得我经常抱怨母亲说:“这孩子这么不听话,都是你惯的!”母亲宽容地笑笑说:“她还小呢!”  相似文献   

3.
我的笨孩子     
田正武 《社区》2012,(20):59-59
我们大院里和我女儿同年的孩子还有五个。不幸的是,就数我女儿最笨。每回期中、期末考试后。妻子捧着女儿的成绩单总要掉半天泪。她平常埋怨我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个老师怎么当的,也不教教孩子。”  相似文献   

4.
德拉·霍尔1994年在辛辛那提“好前程”婚姻介绍所登记时,其个人档案中有一栏这样写道:“我很温柔,也很敏感、有时百依百顺、有时又很放肆。”然后,她又挑逗性地补充道,“我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女人”。 现已45岁的德拉娇小而娴静,这个白肤金发碧眼的离异妇女成了介绍所最引人注目的人物。“很是令人感兴趣”,一位约会对象回忆说,“她面带愠色,谈话时带有孩子般的稚气”。 通过婚姻介绍所,德拉为自己又找到了新的丈夫,55岁的胸外科医生达里尔·萨特瑞斯。他是美国  相似文献   

5.
艾小羊 《社区》2010,(12):24-25
1 妈妈的虚荣一直在伤害我 妮子 32岁 工厂会计 母亲年轻时是“厂花”。追求的人排长队,她偏偏喜欢上了农村来的穷书生,这个穷书生后来成了我的父亲。她时常抱怨父亲赚钱太少,还指责我跟我父亲是一伙儿的,都是乡下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邻居辛阿姨的女儿曲歌,一直很挑剔,处过好几个男友都不成功,前段时间终于与医生秦健喜结连理,辛阿姨乐得合不拢嘴。但才一个星期,辛阿姨脸上的喜悦就被愁云覆盖,她说女儿婚后好像很不开心,问她她又不说,想从秦健那里得点信息,他也躲躲闪闪。辛阿姨对我说:“你是看着曲歌长大的,你帮我问问这俩孩子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7.
提起“鹏”这个名字.二年段的老师们不是摇头就是叹气。我刚接手二年级的数学就有老师和我说过这个“大名鼎鼎”的孩子.除了学习.其他十八般武艺无一不通。许多孩子都怕他.不愿意和他在一起。他是一个让许多老师都很头疼的孩子.因为先人为主的原因.我于是一开始便带着有色眼光来看他。  相似文献   

8.
她是我姐姐     
《阅读与作文》2011,(6):6-7
我很幸运地在一个很好的家庭里做牧师。这个家庭并不大,只有一位母亲和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大的是姐姐读高中,小的是弟弟读初中。有时我会觉得母亲就是圣徒。“紧张”这个词也许能很恰当地表现出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状况。孩子的母亲告诉单身无子的我说:亲情之爱的温暖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得到的。认识了这家人后,我才真正相信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9.
女儿的国庆     
又到国庆节了。往年,女儿早早地就盼着这一天了,因为她的生日是国庆前一天,过完生日接着过国庆节,让她开心极了。可今年,女儿却不高兴了。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小脑瓜里似乎有了不少想法。离国庆还有一个星期,她的问题就来了。“爸爸,我为什么要叫霖霖?”“因为爸爸希望你一辈子都沐浴着甘霖,健康幸福地生活。”我说。“可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女儿嘟起嘴。“那你想叫什么呢?叫小白兔好不好?”我对她说,因为女儿以前特别喜欢兔子,也随口说过让我叫她小白兔的话。“不!”女儿很坚决,“我要叫国庆!”我一听笑了,“傻孩子,这是个节日名,是祖国…  相似文献   

10.
蔡依林从出道以来,就被媒体冠以“少男杀手”的称号,对于这个称号,她就不太认同,她说:“我本人并不是很在乎这个称号,我想更多的还是做回自己,按自己的路线走下去。这个称号对我其实有点过了,因为我并不是那么漂亮的,我只是一个喜欢跳舞的人。我想,我还是做最真实的自己比较好。当然,我还是比较可爱的,至少不丑。”  相似文献   

11.
亦云 《百姓生活》2013,(10):60-60
在英国有一个特别的家庭.34岁的丈夫克里斯是一个黑人,25岁的妻子苔丝则具有白人血统。他们共养育了4个孩子,令人惊奇的是,4个孩子的肤色并不相同,其中“老三”是“白人”肤色。作为孩子的父亲,克里斯表示:“这很神奇,我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据悉,当克里斯夫妇的“白人”女儿艾米娅诞生时,由于她的肤色是这样雪白,导致克里斯夫妇怀疑她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而是接生医生抱错了。他俩随后要求医院给他们的女儿实施DNA亲子身份鉴定,但鉴定结果证实艾米娅100%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相似文献   

12.
说“心眼”     
想起“心眼”这个词,是因为读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幼儿园阿姨在休了一段时间的病假后回到工作岗位,心血来潮地要班里“想她”的孩子举手。见只有几个小朋友举手,阿姨显然不满意,就启发孩子:你们这么长时间没见到我,怎么会不想我呢?如果你曾经想过我,就把手举起来吧!这回,除了一个小朋友外,其他小朋友都举了手。阿姨就去问那个没举手的小朋友:“你真的没想我吗?”那个孩子肯定地点了点头。阿姨又问:“为什么没想我呢?”孩子说:“我想我姥姥和我姥爷来着,他们把我的‘想’都用完了,我没有地方想你了!”当天,这个孩子是哭着回家的,因为阿姨罚…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4,(16):61-61
如何与“冰美人”上司相处知心大姐:你好!我是江苏省南京市一公司女职员,去年大学毕业,我就分到这个合资企业,我好高兴啊!要知道我们公司很有名气,我的薪水也还是可以的。但我顶头上司是一个女人,虽然有三十多岁了,可长得很漂亮,用时下的话就叫作“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她很少笑,真正的冰美人。听说是一位崇尚独身的现代女性。她也真能干,做事情有条有理,一丝不苟,我们这个部门可是公司的要害,如果没有能力还真坐不稳这个位置。说实在话,我既佩服她又有点怕她。我是她的秘书,每天都要和她打交道,应该说关系要比别人亲密点,但她每天…  相似文献   

14.
蒲德贵 《社区》2011,(21):50-51
“我老公很能干,不嫌弃我,不放弃母亲享受晚年幸福。”在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天池社区7号楼1单元2号,瘫痪9年的妻子鄢如群提起丈夫对她的好,对母亲和孩子的好,脸上的表情就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15.
小木棍儿     
国庆放长假,小外孙女回来了。我问她:“每个星期还去奶奶家吗?”她冷着脸说:“不去了。”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孩子咬着牙说:“我不喜欢她,我恨她!”“啥?!”听了孩子的话我有些惊讶。过去孩子每次回来提到奶奶,都赞不绝口地夸奶奶好,说奶奶和  相似文献   

16.
安宁 《可乐》2010,(8):6-7
她嫁到我们小城来时,名声很臭。年龄那么小,就知道引诱男人,还怀了人家的孩子,怎不教人唾弃.但我还是喜欢她,远远地看见了,都要叫她“新娘子”。她回过头,温柔地笑笑,微微隆起的腹部,在阳光下泛着柔和圣洁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老师,你生日那天希望得到什么礼物?瑚B个叫慧的小姑娘俏皮地看着我,满含笑意。“咦,怎么会问这么奇怪的问题?”一时迷惑。“哦,我爸爸后天就要过生日了,我想送礼物给他,先听听您的建议。”很聪明的孩子,见我不解,赶忙解释。原来如此,坐下来,和她细细商量起来,大宝护肤霜、手机套、生日蛋糕……  相似文献   

18.
李庆伟 《社区》2005,(13):54-55
朋友夫妻双双出国,我租住了他们的两居室。说真的,单身的我,能有这样的住房条件已经很满足了。可不想我的邻居……她是一个三十三四岁的女人,齐肩大波浪的卷发,有一双略显无神的大眼睛,脸色发黄,很瘦弱。本来这个年龄段该是女人最具有“魅力”的时期,可她却显得暗淡无比。她有一个五岁的儿子,长得倒是虎头虎脑的,可没有小孩子该具有的机灵,乍看上去有些发木。孩子寄住在幼儿园里,只有周末才被接回来,我很少看到他。女邻居是个地地道道的麻将迷。每天晚上,当我手捧一本好书津津有味地读着,对面她家中的哗里哗啦的搓麻将声就传入了我的耳鼓,吵…  相似文献   

19.
编读往来     
《新少年》2010,(1):88-88
孩子的态度感染了我 我是小读者索振洋的母亲。当孩子很神秘地把一封信让我寄给你们时,我知道这封信对他是很重要的。我暗地打开看了看,知道了他这是在和你们探讨“涉猎”和“涉及”的用法。他的认真态度感染了我,我原封不动地把信寄了出去。谢谢你们给予了解答,  相似文献   

20.
冯舒明 《社区》2005,(15):30-30
“我这个‘死脑筋’,原来以为与电脑这个高科技的东西无缘,孩子们读书、上班都忙,没时间也没耐心来教我这个笨学生。好在“家庭网上行”活动以后,街道妇联专为我们这些老人办起了电脑培训班,像我这样的老学生,也慢慢学会了电脑操作,现在我也可以像孩子们一样上网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新桥小区居民徐淑莲逢人便说起她的“学习经”。徐淑莲学会了电脑基本操作后,与孩子们的距离也拉近了,在孩子眼里,她不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老“古董”了。有一次她出门办事不知乘什么车,儿子告诉她可以查上海交通网站,她如法炮制,很快查到了。外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