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生态技术是现代文明演进的必然产物,生态技术的出现不单是一种新型技术形态的产生,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哲学事件。这种哲学事件体现在生态技术反映了近代以来占人类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主体性哲学的自我调整,其表现为:从无限主体性转变到有限主体性,从主体—客体二元对立转变到主体—客体融合共生,从片面、抽象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变到完整、具体的人类中心主义,从对自然的一般筹划转变到深度系统的筹划。这种哲学事件的实质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深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19世纪上半叶德国历史的“时序错误”出发,论述了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历史地位、理论贡献及其局限性。作者认为: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社会问题赖以解决的理论形式,标志着作为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先导的哲学理论之最后完成;就其思想理论内容而言,它是一种主体性哲学,并代表了马克思哲学形成之前有关主体性研究的最高成就。但是,这一哲学仍然是滞留在抽象的主体性中,从而也就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对青年黑格尔派主体性哲学所内合的两个极端的直接扬弃和综合  相似文献   

3.
古代美学建立在实体本体论之上,具有客体性。近代美学转向理性主体性。现代美学在实存哲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非理性的主体性。后现代美学以他者性否定了主体性,建立了反主体性的美学。于是,主体被话语权力解构,审美和艺术成为无主体的能指的游戏和意义的消解。后现代反主体性美学虽然有反传统形而上学的合理性一面,但却排斥了审美主体,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美学的出路是超越主体性美学和反主体性美学,走向主体间性美学。  相似文献   

4.
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从现有理论结构及其基础中找出它的生长点;认为主体性问题是这样的生长点上的问题之一,主体精神是当前时代精神精华的一个方面,主体性问题是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和阐述得不够充分的问题,也是现代科学和实践提出的各种问题的哲学理论焦点之一;分析了现行哲学思维方式中缺乏主体性内容的几种表现,探讨了主体性问题作为哲学发展生长点问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是西方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尽管主体间性的提出与对主体性的反思和检讨密切相关,主体间性字眼也从没有出现在古典哲学中,但是主体间性问题并不唯现代哲学所独有,古典哲学中也牵涉到该问题,并体现了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探索。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是西方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主体间性问题的提出在黑格尔哲学中就有十分具体的体现。自我基于他者的确立,个体意识的独立,互相承认的双重自我意识,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现实的斗争与统一,个体意识向普遍的自我意识的回归,都闪烁着间性思想的火花。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问题,是现当代中国哲学讨论的一个热点,为推动这一讨论的深人发展,揭示这一讨论的内涵及其历史意义,学术界很有必要加强对主体性问题的历史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一下中国古近代哲学史中的主体性思想的历史演变,不足之处,请专家指正。人的思想意识发展史首先是人脱离动物的历史,是由无自我意识到有自我意识、由无主体性到具有主体性的历史。人之不同于动物,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在于动物不能区分主体与客体,在动物那里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无主体性可言。只有把主体与客体分离开来,对立起来.才谈得上主体,而这一切只有人才能做…  相似文献   

7.
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关系,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充满了种种谬说,需要我们一一加以澄清的领域。多年来,传统哲学教科书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阐述,带有一定程度的机械论和预成论的色彩。近年来,随着对主体性问题讨论的深人,人们开始重视社会历史发展中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研究视点的转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然而,有些同志却又由此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社会规律既然是人的规律,那么它  相似文献   

8.
哲学界关于主体性问题的争论是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必然归宿。探讨主体性问题不应仅仅停留在一般性层面上,而应该使主体性范畴建立在具体的历史实践的基础之上。不仅要突出主体的地位与作用,而且要探求主体实践的合理形态或合理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层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主体性思维与经典文本交互作用的过程,是经典文本的生成及其实践解读过程。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历时性和内生性特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必须结合时代的实践需要。从主体的向度和历史反思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中国化的阶段性成果所表征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加以区分和比较,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是一个牵涉到对这一哲学之基本性质及当代意义有以理解的重要问题。然而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解说在很大程度上被局限于近代形而上学的框架之内。论文力图表明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关于主体性问题之论域的开展,不仅以对黑格尔观念论的“翻转”为前提,而且以瓦解近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为前提;这一基本建制的核心是“意识的内在性”,在此内在性中意识的存在特性通过主体性被规定。马克思哲学唯经由“对象性的活动”以洞穿意识的内在性,方始开启出主体性问题的全新境域———在这一境域中,才有可能来谈论“不是主体”的“主体性”,亦即完全不从属于意识之内在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对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尼古拉.哈特曼哲学的简明而系统的研究。哲学一再追问物质和精神、存在和意识、人和世界、意义和价值这类终极基础问题,却始终不能最后解决这些形而上学的问题。在形而上学这种矛盾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同时一直存在着哲学的批判活动。批判哲学主张不再从形而上学中寻找解决终极问题的出路,而要开辟新的道路。哈特曼提出的新存在学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文章论述了新存在学的最主要理论:批判传统存在学,阐述新存在学认识论,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整个实在世界的存在结构及其不同领域和层次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范畴分析,以达到对世界统一性的存在学理解;简要分析了由存在学、认识论、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伦理学、美学和逻辑学构成的新存在学理论体系;指出新存在学在现代哲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对康德哲学的“哥白尼转向”的反转向,将认识论置于存在学的基础上,为解决近代认识论批判所产生的认识形而上学奠基的难题提供了批判实在论的论证,确立了通向存在学的新道路;改变了胡塞尔现象学以主体意识及其意向活动为基础的认识方向,从反思态度重返自然态度,走的是一条不同于本质直观和先验分析的范畴分析的道路;以新存在学为基础,实现了对传统的以主体意识为中心的人类学转向。  相似文献   

12.
技术哲学与技术史: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哲学和技术史都起源于德国,是20世纪发展迅速的两个研究领域或学科门类。两者虽然研究主体都是"技术",但这个"技术"概念在这两个研究领域或学科中是不同的。技术哲学研究的技术有很强的抽象性,技术史研究的技术有很强的实证性,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范围、方法论、价值观、学科性质、学科成熟度、成果表达、研究人员素质等诸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二者又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正如拉卡托斯套用康德的格言所说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那样,完全可以认为:"没有技术史的技术哲学是空洞的,没有技术哲学的技术史是盲目的。"  相似文献   

13.
康德以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开启了德国的主体性哲学,但康德、费希特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片面化为客体对主体的服从,就远离了启蒙运动以来的唯物主义原则,谢林试图将这一唯物主义原则补充进哲学。谢林既肯定康德的主体中的纯粹理性的存在,又认为客体中存在同样的客观理性,认为这两者具有"先定的和谐",两者是绝对同一的。谢林认为这种先定的和谐只有少数天才在"理智"、"直观"和"美感"中才能把握。谢林将主客体的矛盾内化为主体内在的感觉,并在感觉中、在艺术中消解这种矛盾,使哲学和艺术成了一种纯粹个人的东西,哲学和艺术失去客观性和普遍性,走上了通往神秘主义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深刻的革命性。从实践基地的建构出发,把被唯心主义颠倒了的认识图式颠倒过来,构成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认识基础;从实际的生产活动出发,把虚幻的主体从天上拉回人间,完成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践还原;从哲学的革命出发,将单一的抽象主体转化为关系网络中的主体际,完成了马克思革命哲学的基本逻辑。这一逻辑是一个开放的、需要不断更新内容的革命逻辑,坚持马克思哲学精髓,就必须在保持革命精神的前提下,继续不断地深化革命的哲学。  相似文献   

15.
意向性的本体论地位问题,是心灵哲学中的前沿和焦点问题,主要有两种回答,一是意向性怀疑论或取消论,二是意向实在论。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两种理论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而一种新的、既融合了已有理论的合理因素又有诸多超越的折中理论脱颖而出。它尚在发展之中,但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折中理论有多种形式,其共同点在于,在“实在”“存在”等本体论概念上大做文章,纷纷提出关于存在的新理论,然后据以说明意向性的本体论地位。这些新的理论既提出了解决心灵哲学问题的新方案,又对相关本体论问题作了不无创新的解答。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划活动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社会与技术过程,作为其思想演变的诸多主导因素之一,科学哲学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文章从科学哲学这一视角,着重从古希腊时期和近代,分析在城市规划学科萌芽和起源时期,科学哲学的发展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方主体哲学自古希腊隐秘的开端到哲学的后现代时期贯穿了西方哲学的历史。其中,胡塞尔和尼采对主体哲学的发展有着独特和卓越的贡献:胡塞尔通过他的先验转向完成了从“意识主体”的向度构建主体哲学的最终可能性,实现了一个二千多年柏拉图主义的理想;而尼采则通过他的强力意志形而上学从“身体主体”的向度使“现代”(西方形而上学时代)趋于完成。而这种完成,按照海德格尔的话说,是以对柏拉图主义的颠倒而达到的。在此基础上,现代哲学进展到后现代时期时,对主体是否退隐的争论愈演愈烈。但是,不论争论的结果如何,“收敛的主体”形式似乎已成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哲学的学科定位、学派定位和功能定位三个角度发表过对“哲学是什么?”的看法,这些看法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观的基本内容。从哲学的学科定位看,马克思、恩格斯把哲学和实证科学区分开来,强调哲学学科的非实证性;从哲学的学派定位看,马克思、恩格斯突出了自身哲学的实践特征与辩证特征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从哲学的功能定位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哲学能够开发人的理论思维能力,能够影响其他学科的思维范式,同时哲学具有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哲学基本问题方面的通行观点 ,提出了以下观点 :哲学基本问题和世界本原问题是有区别的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是世界本源问题 ;在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中 ,第二方面是第一方面的前提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以感性形象为中介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真、善、美的问题 ,因为思维方面包括形象思维 ,存在方面包括主体自身的存在 ;每个个体都生活在“多重世界”中 ,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多重世界”的基本关系 ;不可知论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否定回答 ,而是不回答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学界,马克思哲学存在于三种理论形式中。长期以来是以下列两种形式存在着:一个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分板块"结构,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形式存在着;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也即是"三驾马车"之一的形式被讲授和研究。第三种则以哲学"权威体系"的形式存在着,这就是近年来四种版本的哲学教科书的出版,因为它们是以"工程"或"课题"的形式出现的,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被称之为"权威体系"。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出现理论创新,而我们的哲学还是在沿着"哲学原理"的框架建立体系。马克思哲学不是什么体系,它是研究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它本身的初始形态就是开放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马克思哲学都需要探寻它的"原生态"。这个"原生态"既是科学方法,又是开放性的,因此,它为后来者提供了理论创新的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