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韩孝俊 《新天地》2011,(12):474-474
农村初中,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辍学。应该说,虽然考上大学已不再分配工作,但家长也很支持孩子上学,即使举债也在所不惜,前提是孩子必须有冲击重点高中的希望,否则,一小部分孩子就会有辍学的可能。十几年前,刚当班主任的头几年,我家访辍学生的结果大都以失败告终:任凭你跑穿了鞋底,磨破了嘴皮子,家长就是不吭气。  相似文献   

2.
丑是一个具有独特重要性的美学概念,几乎贯穿西方整个美学史。但丑是一个绵延发展的概念,是尼采把非理性的真正的丑带入了美学,丑是强力意志的体现。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都是非理性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神秘的力和无意识及相互关系的探讨和分析,指出神秘的力支配人类行为的结果往往通过无意识来实现,揭示了悲剧过程的基本模式:物质——精神——物质。  相似文献   

4.
宋定国 《中华魂》2011,(4):61+58
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是我的父亲,我一生最为崇敬的人也是我父亲。由于工作的原因,父亲两年前去世时我未能在他身边,也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我父亲的文章而拖至今日。我之所以要写此文,除了对父亲的愧疚和怀念,更是想将父亲的精神永远继承。  相似文献   

5.
廖魁英 《老友》2010,(4):64-64
我读了2009年《老友》第11期罗诗音写的《她的心里只有爱》一文后,肖满菊的宽广襟怀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惭愧地留下了眼泪。我今年84岁了,一生胸怀  相似文献   

6.
红旗 《山西老年》2010,(6):31-31
日本:家庭悬挂鲤鱼旗在每年的5月5日男儿节上,日本的家庭都会悬挂鲤鱼旗,象征儿童消除厄运,克服困难,顺利成长。寓意源自中国的"望子成龙"和"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不过日本在3月3日还有单独的女孩节,女儿节以摆放各种玩偶来庆祝。  相似文献   

7.
犯罪原因非常复杂,它是犯罪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尽管犯罪是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已达成共识,但在究竟哪种因素起着主导作用的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当然,现代犯罪学家大多倾向于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然而,既然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也是通过作用于心理促成犯罪行为,就必须探讨犯罪的心理动因。精神分析学作为深蕴心理学和心理动力学,有助于我们揭示犯罪的深层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对法医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说明这些改革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作了有益的探索.为新世纪等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人类所创造的自然数是从1和2开始的,初民数的观念的起源历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具象走向抽象,再从抽象走向序列。初民数的观念形成历史这三个阶段中皆是通过艺术符号表达出来的。数的观念自身的外在物质呈现。即初民数的观念外化为固定的符号书写方式,是在甲骨文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10,(9):57-59
相传,在古代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岛上,曾矗立着一尊丰姿绰约的大理石少女雕像。她那动人的倩影使过路人无不倾倒。塞浦路斯王皮格马利翁见了雕像更是心驰神往,生出一片恋情。他亲吻她,和她说悄悄话,求她嫁给他。结果,竟使石像返生,投入他的怀抱。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形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良好的大学形象是大学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是大学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利器”。本文从大学形象与大学精神的关系入手 ,阐述了大学整体形象、大学领导形象、大学师生形象、大学学术形象和大学公共媒介形象。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用与众不同的方法和内容来塑造大学形象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文化的三种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文化建设是现代中国大学的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也是近年来学界所热论的话题.大学文化必然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为用;但对社会文化又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批判性.大学文化的真髓和核心是大学精神,而大学精神的本质是学术精神,学术精神是大学之为大学的内在规定,其他具体的大学精神都由学术精神延伸而来.大学文化对人类文化的传承表现在其对科学文化的传承、对人文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大学文化自身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大学章程为学校内部最高规则,大学章程建设以实现学术自由为其目的,在制度上体现为大学章程对学术自治以及教师权利的保障,而程序规则则是章程遵循形式正义的要求。中国大学章程建设从清末开始至今共经历4个发展阶段。在国家教育部门的积极推动下,2013年11月,国内6所公立高校出台了自己的大学章程,也是《办法》(教育部第31号令)制定以来教育部核准的第一批大学章程,这些章程从一开始即被寄予了依法治校、推进高校改革的美好希冀。在梳理中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历史沿革、分析国外大学章程特性的基础上,本文拟就6部章程,一窥中国大学章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未来中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推进,高校校报显得越来越重要。对高校校报进行准确定位是办好校报的前提和基础。具体来说,高校校报必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需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必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5.
何谓大学之"大"--关于我国大学之"大"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之"大"涉及到大学是什么、做什么等大学发展的根本问题,涉及到大学教育的本质及其规定性,涉及到大学的定位与特色的形成。在我国的大学发展历程中,先辈对大学之"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许多独特见解,这对指导当前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参考价值。当代大学只有从关注大学的有形之大、有限之大,即重视大学的时空之大、大楼之大、规模之大转向关注大学的无形之大、无限之大,即重视大学的胸怀之大、文化之大、精神之大,才能使大学真正肩负起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大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精神的时代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精神是大学之为大的根本精神,是历代大学人经过长久努力,结晶而成的共同创造和追求的理想、价值、信念,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要素,在现时代它表征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大学理想的追求,学术传统的承传,办学特色的彰显,大学人人格气质的张扬.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历久弥新的生命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理念是指那些反映大学本质和规律 ,并能对大学的发展起指向和引导作用的观念。19世纪洪堡提出的经典大学理念是大学发展内在逻辑和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反映。随着当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经典大学理念的内涵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文章在分析经典大学理念提出的背景基础上 ,将关注视角置于经典大学理念内涵在当代的变化上 ,试图为人们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的理念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学章程体现了大学内部治理规则,是我国大学治理中引进的西方舶来品.引进大学章程的目的是既要解决我国大学“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状,又要使其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保驾护航.通过考察西方大学章程内容后可以发现,作为大学自治传统载体的大学章程体现出了秩序规则的二元性,其内生秩序决定了大学的本质,也成为其事业发展和传承的核心,其内化的秩序规则体现了大学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内生秩序规则与内化秩序规则的变化对应了大学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兴衰,而历史的经验将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学术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文化正面临着认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上的双重困境,主要受到知识民主化和学术资本主义的严重冲击。为秉持大学精神文化之鹄的,需要坚守和发扬大学哲学性格。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策略在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理念,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大学志趣,塑造理性的大学学术精神,并在开放过程中变革大学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组织的内在逻辑是追求人类的认知,传递对未知的探索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大学科技园的内在逻辑是产业的逻辑,强调市场的作用,强调环境和应用发展的价值,着眼经济的发展。当两种逻辑共存于一个组织中,必然出现逻辑的内在冲突,因此必须对冲突进行内部控制,同时提供冲突控制的制度保障。现阶段比较合理的逻辑选择是维持两者的微妙平衡,同时从制度上维持两者的相对独立。大学与大学科技园冲突的内在逻辑体现了转型期大学变革的理念冲突,对此研究有助于对大学变革的更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