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育人的关键在于培养、提高学生自身的德育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高尚的社会主义情操,在这方面,政治课重任在肩。但政治课不能单一地给学生传授和灌输政治理论和课本知识,而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指导思想,探索适应技校教育需要和本校特点...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课作为学生德育的主渠道担负着促进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思想品德,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重要职责,其目标是系统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以及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居于统领性地位.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将思想品德课与农村特色少先队活动有效结合起来,使孩子们受到更深刻、更多元、更广泛的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新形式下的中职德育教育不仅面临着新的各种意识思潮的挑战,也面临着由于重视技能轻视德育而导致的德育欠缺。德育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其在心理上实施系统的影响,把社会公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过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内外环境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加上德育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因此探索新的德育教育方法已成当务之急。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育人工作。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不仅为素质教育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新的活力。安徽省近年来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在当前职教大省建设之际,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具特色,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创新德育方式,拓展德育途径,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形成了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和谐局面。本刊记者对该省部分去年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先进集体以及先进个人所在的学校进行了采访,介绍各校在德育教育上的成功经验和特色亮点,以期在全省乃至全国交流。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成为广大师生关注的焦点要改变目前思想政治课存在学生轻视、厌学的状况。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让学生成为探索思维的主人。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是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有效措施,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下.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现代教育要求改变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状况,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民主教育和活的教育,必须按照青少年学生的实际需要而组织教学。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其教学行为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以下是就如何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作出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对于学生而言,思想品德在个体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育部更加明确的强调在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对于学生各项素质综合评价,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然而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思想品德档案形成过程却存在着各种问题和阻碍。本问研究将从原因分析及策略提出等维度来提出就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档案形成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开设德育课,意在教导学生,如何提高品德素质、如何做人等,德育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素质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李睿 《职业》2015,(6):110
思想政治课是对技校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技工院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意志力能引导受教育者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以及控制行为走向,是连接认知和行为进而促使知行转化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受过度个人主义、价值多元化、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意志力并不总能发挥作用。因此,注重对受教育者意志力的锻炼和培育,发挥意志力在知行转换中的作用,进而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康得安 《职业》2011,(8):109-109
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素质教育之魂。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所必需的,也是与时代发展脉搏相合拍、与学生成长特点相符合的。探索变革政治课的教学模式,解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于增强职业学校政治课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杨献杰  马保怀 《职业》2014,(14):126-126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本文在培养学生能力、育人方法和育人渠道方面对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增强问题意识,精心设计话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课堂实践,让每一位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觉地参与思考、辨析和议论,主动认识社会现象,领悟正确观点,解决思想问题,不断增长才智,提升思想品德素养,进而实现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增强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提出当前高校改革的重心是"立德育人",要想落实这项任务,教师首先要理解"立德育人"的含义,然后再在课堂中实践贯彻。弗桑德斯"品格能决定人生,它比天资更重要",高校的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应该引起重视。另外,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高校里的学生正在经历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这个阶段不重视德育,未来学生步入社会会因缺少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会成为不完整的人。因此,应该对高校中如何有效地展开立德树人教育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施琦 《职业》2017,(33):97-98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有必要把中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在中职学生思想教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更对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择业观的形成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而班级是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班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成败.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管理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就班级管理中中职学生的德育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鲁晓刚 《职业》2012,(2):111
技校政治课是技工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由于社会、家庭、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个体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学生厌学情绪,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工作在一线的政治课教师。对此,技校政治课教师应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6.
中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同时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也处于形成过程中,因此,这个阶段学生所接受的德育对其一生有着深远和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是教育部门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发现思想政治课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厌学程度则有轻有重。学生能不能学习并学好思想政治课,  相似文献   

17.
白金福 《职业》2013,(27):24-25
技工院校牢固付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紧燎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核心不放松,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综合职业素养这个宗旨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是教职员工德育教育工作的共同任务。本文阐述加强技工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做好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国良 《职业》2012,(18):21-22
技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实现需要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特别是课任教师更为关键.课任教师应具备“三师”素质,即讲师、工程师、政工师.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已开始表现出认识上的困惑、情感上的被动和行为上的多变等倾向.这些新的问题给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技工学校德育工作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入手,应该从“铸师魂、修师德、练师能、立师规”几个方面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现在,全世界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问题。心理健康关系到一个人正常的生长,思想健康品德修行关系着这个人的长远发展。在我国,许多人由于心理问题而自我封闭或者是产生了一些影响着自我人格形成的问题,尤其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青少年的人格正在形成,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日后的长远利益,是件重要的事情。中学教育必须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同时要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实施,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形成比较健康的人格。本文以中职生为例,来谈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与技巧,养成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的运动能力的教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体育教学中,学生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情况多变,学生的思想也随着变化。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实际情况及具体表现,才能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